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习近平致电祝贺哈西娜当选连任孟加拉国总理
要闻简报
突出抓好项目谋划落实 持续提升城市建管水平
全省侨联系统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暨“侨胞之家”建设现场观摩活动在平举行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研讨
创全国文明城市 建美丽宜居家园|系统改造,“面子”“里子”双提升
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研讨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全国文明城市 建美丽宜居家园|系统改造,“面子”“里子”双提升
——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系列报道之三
1月5日,在湛河区九里山街道光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周五的“红苗苗”读书会正在进行。拥有一定教育经验的居民,义务带领少年儿童诵读国学经典、领悟红色精神。
本报记者 曹晓雨 摄
 

本报记者 曹晓雨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十四五”以来,我市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在优先完善道路、照明、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同时,开展违建拆除和管线安全隐患等专项整治,统筹布局养老、托幼、文娱等公共服务,带动广大市民参与到城市建设中,通过打造美丽宜居的“小环境”,积极构建文明鹰城“大生态”。

改造,由表及里

小桥流水、草木葱茏、绿意盎然……1月6日,在湛河区九里山街道宏伟社区高庄矿家属院门前,孩子们在3D立体墙绘前玩耍,几位长者在旁边的健身器材上锻炼。居民刘源说:“小区如今大变样了,环境更好了、服务跟上了,亲戚朋友来串门都夸‘上档次’。”

高庄矿家属院建于1999年,共有两栋楼60多户居民,改造前小区环境杂乱不堪。宏伟社区听取、收集群众意见后,整理荒地、建起游园,清除院内违建杂物,安装新的健身器材,并对小区绿地进行调整与再利用规划,硬化或绿化黄土裸露部位。

据市住建局局长黄建军介绍,我市按照“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形象、便民利民”的总体思路,在进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时,统筹规划、“内外兼修”。一方面,通过拆除违建、整理线缆、屋面修复、绿植点缀、灯光添彩,提升小区“颜值”;另一方面,注重设施提升与幸福社区缔造,完善电、气、暖管网及给排水系统,增设停车泊位、智能管理设施等,激发老旧小区的新活力。

文明,浸润其间

“孝悌仁爱、推己及人……”上月22日,在郏县东城街道鱼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伴着悠悠古乐,30余名居民同声朗诵。

该社区每周五开展家风家训教育夜读活动,引导居民学习传统文化,厚植文明理念。

近年来,我市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将文明创建思想贯穿始终。

融入文明培育,持续强化思想引领——

改造中,我市充分利用社区空间,新建、改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用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文明理念传播等宣传教育活动。湛河区西苑小区修建文明宣传长廊,讲述身边好人故事,树立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通过“重走长征路”等VR体验项目,让群众汲取精神力量。卫东区蒲城街道在居民区建起孝善广场、榜样长廊等,引领大家向善向上。

恪守人本理念,进行适老化、无障碍改造——

为帮助行动不便的居民“一键上楼”,我市专门出台并实施政策,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住宅加装电梯。市残联等部门精准排查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入户进行无障碍改造。新华区为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的无障碍厕所统一安装声光无线呼叫器;卫东区利用拆违腾出的空间,新建智慧康养中心,为辖区老人提供康复疗养、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等一站式服务。

以文融改,凸显历史文化魅力——

仿古瓦、文化墙,徽派建筑、江南风韵……新华区湛河北路街道因地制宜,对部分小区的大门、围墙重新整修,形成仿古建筑风格,在朝阳路沿线打造出一道亮丽风景线。卫东区优越路街道地质社区设计了多处“家”主题景观,建设了民族团结文化长廊。

满意,发自民心

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是检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成效的关键标准。

“电动车停放有序,飞线充电现象不见了。”新华区幸福里小区居民包静对小区由内而外的变化连连称赞,“小区不仅在每栋楼前后新规划了非机动车停车位,新增了60多处智能充电桩,而且粉刷了内外墙,改建了车子棚,安装监控及照明设施。”

“改造前,小区脏、乱、差,道路泥泞,还没有路灯。现在,你们可以看看,从楼上到楼下、从楼内到楼外、从地面绿化到整体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湛河区西苑小区居民王锁说。该小区累计投资4323.18万元,解决了路面破损、管网堵塞等问题。

按照“十四五”规划改造清单,我市已高标准、高质量完成505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55703户。

“文明创建的目的是提升城市品质、提升群众幸福感,老旧小区改造是创文的题中应有之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照目标任务,加大督导力度,动员、督促各有关部门固强补弱,不断提升工作质效,让老旧小区在破‘旧’立‘新’中完成精彩蝶变。”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创文办副主任张恒昌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