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碧波安澜水长清 景美人和入画来
植树添绿
“土疙瘩”变身“金疙瘩”
施肥保丰产
2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遵化店镇设立24个乡村微型消防站
百姓故事|俯身甘为孺子牛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古寺村对手工粉条统一包装、标识和销售
“土疙瘩”变身“金疙瘩”

 

本报讯 (记者常洪涛 通讯员李想)“今年栽种的七八亩红薯都卖给老霍了,以前还要先拉回家等人来收,现在从地里一会儿工夫就送到加工坊了。”1月8日,鲁山县仓头乡清古寺村村民郭温莲说。

郭温莲口中的“老霍”,就是清古寺村做手工红薯粉条的霍武昌。当下,正值红薯粉条加工上市的最佳时节,走进霍武昌的加工作坊,只见村民们正忙着制作传统手工红薯粉条。

霍武昌经营红薯粉条已有多年,现在他不仅从事粉条加工,而且利用当地的富硒土壤种植红薯。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50余户村民种植红薯。霍武昌算了一笔账:每亩(1亩≈666.67平方米)地能产2000多公斤红薯,可产出淀粉350公斤左右,淀粉加工出粉条300多公斤。今年每公斤粉条市场零售价为30元,每亩收入能有9000多元。红薯经过深加工后身价可翻几番,曾经的“土疙瘩”变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金疙瘩”。

“用机械加工的粉条口感比不上我这纯手工的,很多顾客专门从市区或县城跑到这儿来买粉条呢。”霍武昌说。

为深入推进“产业兴旺星”创建,清古寺村打破延续多年的原始散装售卖局面,对红薯粉条进行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销售,既保证了粉条的品质,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