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工会之窗
3上一版
 
打造鹰城新蓝军 赋能高质量发展
用心守护万家灯火
敢啃“硬骨头” 逐梦“特高压”
矿井里的“机电神医”
创新育种助农增收
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建功立业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敢啃“硬骨头” 逐梦“特高压”
——记第七届中原大工匠李雁旭
 

从一名普通数控设备操作者成长为省青年岗位能手、技术能手、技术标兵、鹰城大工匠、中原青年工匠、中原大工匠,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次次的闪亮登场、一次次的载誉而归,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爱岗敬业、不懈追求的工匠精神。

他就是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制造事业部数车班长、高级技师李雁旭。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不断挑战我国特高压开关设备零部件制造的高度和精度,参与攻克了多种关键零部件的加工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关键零部件加工技术的垄断,自主加工的多种关键零部件成功应用在我国特高压工程中,满足了电力装备制造的迫切需要,带动了开关行业及国内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2014年,25岁的李雁旭到平高集团工作。他认真学习,研究技术,练就了一身娴熟的数控车工技能。

参加工作以来,李雁旭加工零部件8万多件,凭借着精湛技术,他加工出来的产品被称为“免检产品”。2016年,在加工特高压产品ZF27-800过渡块时,由于该零部件是800千伏特高压产品中传递动能的关键核心零部件,材质不锈钢,外形斜面上有内螺纹和小直径密封槽,尺寸精度要求高,形位公差要求严,生产质量难以保证。他不怕困难、勇于挑战、主动请缨,通过制作工装使零件的螺纹和槽的回转中心与主轴中心重合,一举攻克技术难题。通过生产测算,该方法使生产效率提高两倍多,合格率达100%,为公司节约成本76余万元。

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廊”,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工程,平高集团参与了工程建设。该工程核心零部件三支柱绝缘子内嵌件筒体加工过程中,最大的技术难题是如何解决变形问题。“零件材质为铝合金,直径为210毫米,且整体比较薄,最薄的地方仅为0.7毫米,相当于7张A4纸的厚度。”面对这样棘手的难题,李雁旭敢啃“硬骨头”,带领同事对加工内孔的刀具进行刃磨和修改,制造专用的扇形爪和胎具,经过20多次的试验,最终成功解决难题,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别人觉得不太可能的事情,我要办成可能;别人认为可能的事情,我要办得万无一失。”李雁旭凭着这股“倔”劲,通过大胆创作和技术革新,独立设计、制作工装75套,累计解决一线生产技术难题102项,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3600余万元。

平高电气机械制造事业部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胡中辉说:“李雁旭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对工作一丝不苟,对质量精益求精,对设计独具匠心,对技艺千锤百炼,值得学习和称赞。”

从自我勤学苦练,到搞好“传帮带”,李雁旭影响带动着班组一起前进,他所带领的班组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省青年文明号等称号。 (本报记者 王民峰)

图为李雁旭在记录加工零部件尺寸。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