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石龙区
3上一版
 
石龙区持续推动转型发展 “一煤独大”产业结构彻底扭转
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夯实全区“九小”场所安全基础
区民政部门加大困难群体救助力度
收获
区妇联开展反家暴宣传
龙兴街道重点督查“一部四沿五旁”集中整治行动
增设减速震荡标线 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以购代帮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础设施“立”起来 文艺活动“活”起来
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 (记者闫增旗)11月27日晚,人民路街道文化广场上灯光明亮,村民正热情洋溢地跳着广场舞,欢快的节奏、优美的舞姿吸引了不少围观群众加入。

“村里建了文化广场,区文广旅局给我们配置了腰鼓和音响,我们成立舞蹈队,不仅使村民身体得到了锻炼,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和谐。大家都说,我们这个舞蹈队非常有意义。”舞蹈队负责人秦国敏自豪地说。

近年来,石龙区用文化凝聚民心、鼓舞士气,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促使基础设施“立”起来,文艺活动“活”起来,广大群众“动”起来,推动乡村文化兴盛、村民精神面貌改观,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文化支撑。

近年来,该区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推动基础设施“立”起来,统筹资金20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4个街道综合文化站,每个文化站均配置有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多功能教室及室外文化广场和健身器材;建设21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除搬迁村外全部实现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并同步为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了价值100多万元的广播、音箱、桌椅、电脑等设备;建成8个数字图书室、规范27个图书阅览室,并为每个村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配备5000册以上图书,并且每年进行更新。

该区坚持文化服务为人民的理念,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人才培训和艺术教育为目标,积极培育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乡土文化人才30余人,培养文化人才、文艺骨干100余人,组织开展文化传习培训2期、培训学员60余人,开发了五谷画、麦秸秆画、汝瓷、琉璃不对儿等具有地域特色,接地气、有内涵的文创产品。积极引导培育扶持群众文艺团体,建成省级示范性文化合作社1家、区级8家,广场舞、戏剧等自乐班24个,发展会员200余人,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文化人才支撑。

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往深里走、实里去,该区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让乡规民约融入生活、形成实践;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倡导文明节俭、健康向上新风;连续多年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亲家和“石龙好人”评选活动,以榜样效应引领道德新风。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乡村文化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文化建设转型升级,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真正实现文化惠民,助推乡村振兴。”区文广旅局局长梁昂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