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习近平的黄河情怀
他山之石|激活人才“第一资源” 赋能创新“第一动力”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家园|中国平煤神马交出亮眼“绿色成绩单”
民建平顶山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进驻信息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山之石|激活人才“第一资源” 赋能创新“第一动力”
——探研创新之道建强科创新城·成都篇
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外景 本报记者 禹舸 摄
 

本报记者 陶向军 常洪涛 朱丙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近年来,成都全力争创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方面,成都出台人才新政“1.0”“2.0”“3.0”版,推动从“拼政策给优惠”向“搭平台给机会”再向“优平台营生态”迭代升级。

截至目前,成都人才总量达622.32万人、居全国第4位,其中国家、省、市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5417人。成都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连续4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蝉联“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中,成都排名全国第六。

全力打造全国创新人才高地,是成都与其他城市实现“创新并跑”,且不掉队的“法宝”之一。

11月23日至25日,学习报道组来到“天府之国”成都市,探寻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的成功之道。

从求贤若渴到人才纷至沓来

初冬的成都兴隆湖畔,楼宇林立、林木丛丛、波光鸟鸣。这片黄金之地,成都将其留给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群体——创新人才。

这里是成都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的“一核”,是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科创区域之一。十多年前,这里还只是成都的一处泄洪洼地。

在兴隆湖畔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能路由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水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关键装备摆满展厅,清晰地标注着这个研究院依托四川特色资源,在争创世界领先技术、推动低碳产业发展进程中留下的铿锵足印。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李甦介绍,高能级平台可优化配置科创人才、资源,赋能产业、行业,有力带动一个区域高质量发展。

而在7年前,研究院落地成都之初,队伍规模只有3人。

研究院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人才团队的招引上。“那时候我们要亲自去邀请人才,力劝人才。”李甦说,而现在,“主动来蓉申请入驻研究院的团队越来越多,研究院要组织层层考评。”

人才的高度决定了科研的高度。研究院从一开始就着手搭建“雁阵式”的团队梯队,锁定“头雁”,专攻头部专家,力邀他们带团队入驻。“头雁来了,雁群也就来了”,研究院最初的人才集结,就是这样开启的。

随着成都对创新人才吸引力的不断攀升,研究院曾经需要飞往海内外力邀团队来蓉的经历渐成过往,取而代之的是迎来一波接一波主动申请入驻的项目团队。为了保持科研的“清华水准”,研究院严控数量,如今累计引进了高水平团队44个。在全职人才队伍中,硕博人才占比超过70%,有清华学历背景的人才占比达到20%,而整个人才队伍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

从最初的3人扩展到400余人、办公区从3000平方米到26000平方米、从2个研发团队发展到10个研究中心……作为四川引进的第一个校地合作科研机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在蓉7年的时间里,见证创新策源地加速建设的同时,也在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创新平台力量。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成都的创新环境越来越优越,创新平台越来越丰富,生活环境宜居宜人,创新政策更具吸引力,这种‘快节奏’和‘慢生活’的相得益彰,自然也会迎来越来越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李甦对此深有体会。研究院的求贤之路,正是成都求贤之路的缩影。从求贤若渴,到人才纷至沓来,背后是创新土壤的不断优化。

人才创造的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短短数年,该院已累计申请专利500余件,授权200余件;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7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就有8项。一大批能源电力成果在重大工程中得到示范应用,覆盖全国20余个省(区、市)。

除此之外,研究院还设立了教育培养中心,支撑清华大学开设创新领军工程博士西南地区项目,面向西南地区重点行业、创新型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领军人才。同时,建设了覆盖从小学生到博士生全层次的学生教育培养体系,为高校和地方培养创新科技人才后备力量。

这正是“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的生动诠释。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成都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

创新举措构建人才发展生态

近年来,成都主动融入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布局,全力争创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

为构建爱才育才引才用才良好生态,成都市实施了诸多创新举措。

坚持引育并重,制定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围绕壮大院士等顶尖人才队伍,出台海外高层次人才直通车政策,支持用人主体设立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深化校院企地人才协同机制,联动107家成员单位“一人一策”共同引育顶尖人才。围绕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大力实施“蓉漂计划”“蓉城英才计划”“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给予个人最高300万元、团队最高1000万元资助。支持天府实验室组团面向全球“张榜揽才”,量身定制政策服务清单,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围绕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出台博士和博士后支持政策,给予博士后最高76万元资助,建强博士后“两站一基地”,对新设站点给予20万元资助。围绕培养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深化校企“双导师”制,支持院校等聘请“产业教授(导师)”,建强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坚持破立并举,持续深化更具牵引力的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向用人主体授权,建立面向重点单位的人才计划定向单列支持机制,将人才评审权赋予用人主体,支持用人主体“带指标、带政策”靶向引才。围绕为人才松绑,推行重大科技攻关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持续深化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围绕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以薪定才”“以岗定才”“以赛定才”等评价方式,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在全国率先实施职称评价与企业人才评价开放融通试点,93名企业人才获评高级工程师职称。

坚持创新驱动,不断筑强更具承载力的平台载体。围绕打造战略科技创新策源地,通过给予重点用人主体人才引育奖励、支持重大创新平台“揭岗挂帅”等方式,大力支持高校院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围绕打造产业技术创新强磁场,实施产业链人才开源计划,鼓励链主企业开放生产服务和中试熟化平台,为链属企业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持。发布重点产业链人才开发目录,优化细分强链补链延链的510类人才需求清单,引导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链加速汇聚。围绕打造科技创新功能服务新场景,培育壮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着力建设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西南转移中心和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专业技术经纪人。

坚持服务赋能,全面涵养更具感召力的人才生态。围绕优化人才金融服务,实施人才企业上市梯度培育计划,推出“人才贷”“研发贷”“成果贷”,累计发放贷款超79亿元,支持人才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围绕优化人才政策服务,高质量建设成都智慧人才服务平台,上线后已累计使用超过23万人次,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人才工作。围绕优化人才安居服务,高标准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通过构建“租售补”一体的人才安居服务体系,着力实现“蓉漂之后,再无漂泊”。

人才政策实现了从拼政策、给优惠的“1.0”版本到搭平台给机会的“2.0”版本,再到优平台营生态的“3.0”版本转变。如今,成都已吸引66万青年人才落户,人才总量达622.32万,居全国城市第四位,相比2020年末的433.5万,短短两年时间完成了对近200万人才的吸引。

数据显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3710家,总数增至1.15万家,较2021年增长48%;成都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7.94万户,数量居副省级城市首位;科创板“成都军团”增至17家……两条上升曲线正在这片创新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2022年成都科技创新“成绩单”中,便可见一斑。

这两条看似毫无关联的上升曲线,为城市创新能级与创新指数的跃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同时也成为成都不断厚植创新创业沃土的生动“缩影”。

塑造城市品牌 增加比较优势

“蓉漂之后、再无漂泊”,是一句来自人才的肺腑之言,更是一座城市品牌塑造的核心要义。

近年来,成都创新将品牌化战略植入人才工作,塑造具有显示度和深入人心的“蓉漂”品牌,打造系列拳头产品及衍生产品,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氛围环境。

厚积成势,握指成拳。引才的“蓉漂计划”,累计引进959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8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培育36家上市高层次人才企业;招才的“蓉漂人才荟”,赴海内外重点城市举办超900场次招才引智活动,签约超20万人;聚才的“蓉漂杯”赛事平台,累计吸引1453个项目,落地项目投资额达73.95亿元;育才的“蓉漂人才发展学院”,链接“首尔大学职业发展中心”“得到大学”等25家优质培训机构资源,累计培训近50万人次;敬才的“蓉漂人才日”,以专属节日和系列活动全面诠释“更好的成都,成就更好的你”;礼才的“蓉城人才绿卡”,累计服务超48万人次;留才的“蓉漂青年人才驿站”,累计接待超8万名青年大学生入住……

这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对人才全生命周期发展的立体化支撑,更是将尊才爱才的文化底蕴深深镌刻在城市基因里。

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成都正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在布局创新源头、打造创新平台上奋力求解,将城市作为人才最大的开放平台。

——战略科技“国家队”筑牢底座,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以“国之重器”架构“创新栋梁”。13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布局,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在蓉落地;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纳入国家超算中心序列,截至目前,服务区域已覆盖北京、上海、重庆等45个城市,服务领域涵盖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先后为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中科院、百度等超过1100个用户提供了算力服务,累计完成作业数超4400万个。

——创新创业“热带雨林”态势初显,建成5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76个国家级孵化平台,培育1.1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6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20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跻身全国“双创”第四城。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以“让光影改变生活”为使命,截至去年底,公司总资产52亿元,营业收入42亿元,营业利润5亿元,在中国投影机市场份额达到18.6%,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投影机市场第一。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校地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展,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21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规划建设“环川大知识经济圈”等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累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17家。设立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建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等六大创新平台,推动实现“聚四海之智、借八方之力”。

坚持改革创新 破解科创难题

长期以来,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难,使得许多创新成果“沉睡”在实验室,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亟须成果转化体制改革,破除制度障碍。

2016年1月,西南交通大学拉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序幕,并逐渐在省内相关试点高校院所推开,逐步形成了“先确权、后转化”的成果转化模式。此项“破冰”改革相关内容还被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有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当年,在总结西南交通大学经验的基础上,成都出台新政,明确职务发明人可对科技成果享有不低于70%的股权,这在全国属于首创,被称为科技界的“小岗村”改革。

2020年,成都“加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在产权制度、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

2021年初,为鼓励科研人员走向科技成果转化“主战场”,成都再度“加码”。成都市科技局等11部门联合出台新政,以产权促进创新,赋予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对落地成都的科技成果给予进一步激励政策。

新政推出后,专家学者受到激励,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比如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于全院士疫苗研究团队与天府国际生物城共同成立的成都威斯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仅2年,已晋升为成都9家独角兽企业之一。成都作为独角兽企业增长最快的中国城市之一,已进入“胡润全球前30名创业城市”榜。

“先确权、后转化”的新模式,充分促进了科技成果在蓉转化。改革至今,4所在蓉高校入选国家改革试点,占全国10%,37家在蓉高校院所和国有企业入选四川省专项改革试点,累计完成分割确权1300余项,新创办科技企业530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近300亿元。

除了破除制度障碍,资金也是助力企业跨过科创“死亡之谷”的重要因素。

为破解这一难题,2014年,成都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将传统的“拨款”改为“贷、投、贴”模式,创新推出“科创通”平台,与银行共同成立风险担保资金池,设立“科创贷”产品。经过多年发展,“科创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总规模已增至145.49亿元,合作银行17家。仅2022年,“科创贷”就帮助15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用贷款77.01亿元。成都现有的1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15家获得过‘科创贷’的助力。

2021年,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轻资产、无抵押、无担保、研发高风险”而难以获得银行机构贷款的难题,成都在全国率先推出“人才贷、研发贷、成果贷”等一揽子科技信用贷款产品,将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科技成果、企业资质等科技要素作为银行审贷授信的主要依据,有力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

截至目前,成都从财政科技经费中累计安排4亿元天使投资引导资金、3亿元知识产权运营母基金,引导组建总规模超52亿元的“科创投”系列基金群;累计安排6.13亿元的风险补偿资金,建立超119.41亿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

创新是赢得优势、制胜未来的关键增量。成都,正以城市之名,努力形成各类人才加快汇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