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他山之石│积极培育创新主体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百名记者看项目│氢氨项目让尼龙产业更有底气
提高巡察精准度 深入基层解民忧
全市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我市4个项目获批全省首批社区矫正教育帮扶示范点
龙山街道招商引资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靠前监督 筑牢安全防火墙
今日天气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1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研创新之道 建强科创新城”主题报道在我市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他山之石│积极培育创新主体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本报讯 11月22日,《平顶山日报》刊发的报道《科创集群崛起 内生动力迸发——探研创新之道建强科创新城·合肥篇》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强化体制机制改革,集聚各类科研人才,制定创新激励制度,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深化科研院所合作,建强科技创新平台,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奋力推进鹰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中国平煤神马尼龙科技公司党委副书记杨跃彬说,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各方力量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合肥以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用创新把握今天赢得明天的做法,在给尼龙科技公司带来诸多启示的同时,更进一步坚定了公司走科技创新之路,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的信念。今后,企业将付出更大、更为艰辛的努力,狠抓创新、破解难题、多出成果,不断积聚与世界一流企业同台发展、同台竞争的实力和底气。

“合肥既注重原始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下大功夫,又着力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应用、就地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成功经验很值得示范区借鉴学习。”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科技局局长李冀平说,该区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紧紧抓住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战略发展机遇,在加速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汇聚和政策环境优化方面全面发力,积极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建强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积极构建有利于科技型企业高速成长、新技术新业态蓬勃涌现的创新生态,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合肥市积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成立新型研发机构,把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进行孵化、产业化,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石龙区科技局副局长刘广召说,该区将深入学习合肥的经验做法,坚持企业高科技化、产品高端化、技术先进化,推进产业链条互补,构筑绿色、节能、循环产业体系,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嘉北科技、昌茂纺织、慧鑫源等企业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推动创新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

平顶山尼龙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陶智鹏说:“合肥市积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成立新型研发机构,把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进行孵化、产业化,实现从成果发现,到成果评价、成果转化、成果应用各环节的全链条、闭环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公司学习和借鉴。”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以“育好梧桐树,多引凤凰来”为发展目标,积极运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与落户企业建立有效沟通的桥梁,为中国尼龙城中试基地、企业研发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提供更加精细化服务,支持其对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河南省弘宝汝瓷坊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振芳表示:“看了‘探研创新之道 建强科创新城’主题报道,让我再次对科技创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传承是一座宝库,创新是一把钥匙。下一步还要通过更多的科技创新,在新材料、工艺、设计创意等方面创作出更多接地气、符合当代审美情趣的作品,让优秀的传统汝瓷技艺插上科技的翅膀,赋予汝瓷新的文化内涵。”王振芳说,该公司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70多项,取得科研成果5项,攻克了汝瓷5项核心技术,实现了传统技艺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

(朱江淼 吴学清 张亚丹 闫增旗 程颖 田秀忠)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