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壮 观 琴 台 阁
尧山:与先祖尧帝沟通对话之地
九峰荟萃
一株残荷恋晚馨
丰 碑
仰 望
冬有约,花不误
史海泛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壮 观 琴 台 阁

 

◇ 杨书欣

细雨如发丝一般从天空飘落,可以打伞,也可以仰起脸接受雨的洗礼。琴台阁就敞开了胸怀沐浴在雨雾之中,雨丝轻轻洗去沾染的灰尘,通体的乌黑彰显着它雄浑的气魄。它还没有建成,身旁一台台挖掘机还在为修建丘壑池沼不停作业。

但是,前来参观的人已经络绎不绝。我就是慕名前来的。一年前,我在沙河大桥上、沙河南岸边看到琴台阁的雏形时,还不知道它叫琴台阁。远处眺望,它犹如一只展翅的大鹏,蹲坐在沙河大坝上,作凌空飞翔前的最后一搏。

它太壮观了。1200年前,“琴台善政”的元德秀在琴台上一面弹琴,一面向百姓宣讲施政方略,对围观听琴的百姓嘘寒问暖,并将所带饭食与民共餐,那与百姓同饮、与民同乐的场面,空前绝后壮观。公元735年,元德秀自编自导自演《于蔿于》,在洛阳五凤楼下向唐玄宗献艺,朝廷因此体察了民情,鲁山得以免赋。鲁山百姓自愿集资筑琴台,搬石挑土,那热火朝天的场面,壮观至极。

唐盛世,今强国。原来,壮观总与昌盛伴随,琴台原址在鲁山二高西墙外,仅一墙之隔。清代鲁山县城琴台图描绘了琴台胜境,琴台高数十米,上有两层的四角凉亭,琴台高大雄伟,凉亭精致美观。登临其上,可近观鲁山全城风貌,远眺滍水两岸胜景。但今天,鲁山琴台经风雨侵蚀,早已破败不堪,仅存一座十五六米高的土丘而已。

我登临鲁山琴台多次。沿着水泥浇筑的几十个台阶徐步而上,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琴台善政元德秀,开封断案包青天”,遒劲的笔迹,旷古的评价,让人浮想联翩。琴台面积不大,一座亭子就占去了将近一半的空间。拨开密不透风的枸桃树枝叶,除了隔墙鲁山二高的操场略显开阔,哪里还望得见大美鲁山的秀美风光?触目即高楼,俯首尽枸桃,昔日的元德秀,施政的一定不是这种氛围的琴台。

鲁山文化底蕴深厚,琴台精神需要传承。但热情的鲁山人民却总是羞于将这样的著名遗址捧给慕名而来的远方游客。仄逼的空间、嘈杂的环境、荒芜的土丘,琴台在许多人的心中渐行渐远,逐渐忘却。

鲁山元德秀琴台为中国四大琴台之一。武汉伯牙琴台穿越历史,成了惺惺相惜的友谊见证。苏州西施琴台的琴声与舞步共生,醉生梦死不由从心底升起。成都的司马相如琴台,爱情的执着占了诸多成分。他们素手抚琴,仿佛都为某一个人而设,只有鲁山琴台,元德秀的清越琴声,装的是家国和人民。

历史上著名的楼阁,大多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滕王阁眺赣水,蓬莱阁接沧海,岳阳楼吞洞庭,黄鹤楼瞰长江……鲁山的琴台也急需一座这样的阁楼,俯瞰滍水东流,远眺露峰独秀。

鲁山城南的滨河新区成了琴台阁落脚的首选之地。沙河与瀼河穿越众多山涧,逐渐交汇,“沙瀼双澄”,清澈的河水缓缓东流,在两座沙河大桥前方分别汇聚成一条橡胶坝。高坝出平湖,平川成汪洋。无数的水鸭子在水中嬉戏,遨游的白鹤在水面上方徘徊,粼粼水波荡漾着朝霞晚岚。洞庭渺远,赣江浩瀚,鲁山的琴台阁,遥看的可不就是烟波浩渺?

元德秀每次登临琴台,面对四周风景、一方百姓,他有喜,但忧愁也一定不少。今天,观瞻琴台阁,面对一派胜景,心中唯有赞叹。细雨中,前来游玩的游客携老带幼,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琴台阁还没有竣工,不能登临,只能站在对面的沙河大坝上观望轮廓。脚下,新开通的滨河路宽阔笔直,从沙河大桥上下来一直向东延伸,连接舒山大道,通向新城区,和平顶山市区连在一起。

琴台阁的西北不远,是河南省示范高中鲁山一高。元德秀兴办教育,鲁山一高相衬琴台阁,可不就是最好的陪伴?旁边,城望顶森林公园林木苍郁,花草繁多。北面不远,如练的南水北调水流缓缓流经露峰山。站在琴台阁上,可眺望露峰独秀;站在露峰山上,琴台阁的朝阳,霞光万丈。

我走下大坝,走进沙河。有了橡胶大坝,沙河水变得汹涌澎湃,翻着浪花,挟裹着偶尔的一两棵水草向白龟山水库奔涌而去。琴台阁的面前,滍水永远东流,一道河成了南北的阻隔。不管唐朝的元德秀还是元结,去商峪山,只能选择赤脚蹚水或者乘船过河。今天,他们可以走沙河老桥、沙河新桥、沙河特大桥,可以走高速,可以坐高铁……短短的二十多里河面,横跨了六七座桥梁。

仰望壮观的琴台阁,不由感慨琴台阁的壮观——鲁山的飞速发展。鲁山,只是祖国的一个缩影,无数个像鲁山一样的县城,不都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飞速奔跑?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