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他山之石|打造科技创新集群 汇聚强大创新动能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实现水体长治久清
5家个体工商户获授信205万元
省革命文物研学基地名单公布 我市两家单位入选
省今年首批智慧物业创新服务典型案例发布 全市3个小区上榜
矿工路街道:聚焦供暖领域 护航居民用暖
鹰视界|捶丸运动如何“活起来”?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研创新之道 建强科创新城”主题报道在我市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他山之石|打造科技创新集群 汇聚强大创新动能

 

本报讯 11月20日,《平顶山日报》刊发的报道《化科技创新“关键变量”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探研创新之道 建强科创新城·苏州篇》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强化集群效应,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打造科技创新集群,汇聚强大创新动能,以科技创新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市工信局材料工业科科长王东洋说,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对我市发展中国尼龙城有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在推动中国尼龙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支持本地企业与知名科研院所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大力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主要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国际化。

“通过这篇报道,我们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认知,更看到了差距、拓宽了思路。”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园区主任谢纳说,下一步,要认真学习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把科技创新作为园区发展的核心要素,立足产业基础,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推动科创载体提质升级,全力构筑创新生态链。要时刻遵循人才发展是提高科技创新与园区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不断加强人才引进,持续完善落实各项人才引进机制与政策,加强科技、人才、产业建设。

汝州市科协负责人王继军说,看了报道后,深刻认识到苏州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的新态势。下一步,汝州市科协要用好用活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发现培育优秀科技人才,积极引导鼓励科技工作者在各自专业领域深耕细研、勇攀高峰,深入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把更多创新成果应用到产业前沿,转变为强市之策、利民之行,更好地肩负起使命任务。

“通过报道不难发现,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在于‘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舞钢神州重工公司董事长侯国亭说,作为河南省的爆炸焊接工程技术研究平台,神州重工公司将围绕舞钢市打造营业收入500亿级的特钢及特种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定位的机遇,发挥压力容器专用复合板等4项国家行业标准优势,布局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优化服务链,着力打造产业创新集群,推动产业链向高性能优特工程用钢、高可靠性装备用钢、高品质工业用钢及复合材料高端用钢延伸。

“协同发展可激发‘集群效应’,合力攻坚方汇聚澎湃力量,这是我们中原电气城在创建伊始就有的定位和方向。”位于郏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原电气城项目负责人、平顶山天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天佑说,下一步,将继续保持高昂的精气神,共触鹰城脉搏、共谋鹰城发展,不断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提升能力,努力将中原电气城打造成我省“最大最优最集群”的智能电气孵化基地,让鹰城产品走出河南、走向世界,为平顶山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苏州市大力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产业链与创新链加速融合,内生创新动力持续增强,苏州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的发展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增添了动力。”石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保民说,石龙区将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将瞄准煤化工产业,依托中鸿煤化和东鑫焦化,围绕现有特色煤焦化工产品,继续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协同发展的区域性煤焦化工工业体系,形成以中鸿煤化、东鑫焦化为龙头的百亿级煤焦化工产业集群,构建“煤-洗-焦-化-电-气-煤焦尼龙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

(孙聪利 吴学清 高轶鹏 李鹏程 杨德坤 张鸿雨 闫增旗)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