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习近平回到北京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农工党平顶山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湛河区创新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无偿移交
他山之石 | 化科技创新“关键变量”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探研创新之道建强科创新城·苏州篇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3年1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山之石 | 化科技创新“关键变量”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探研创新之道建强科创新城·苏州篇

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 本报记者 禹舸 摄
 

本报记者 陶向军 常洪涛 朱丙强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苏州市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

苏州,正成为人们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读懂人文经济学的一个实践样本。

目前,苏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形成集聚优势和技术积累。数据显示,2022年苏州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642.7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两个万亿级产业实现产值26597.2亿元,“一号产业”生物医药处于全国第一方阵,2022年产业规模达2188亿元;先进材料产业现有规上企业3878家,有纳米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和高性能功能纤维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

经济与文化交融互动、相得益彰,涵养着优质的人文环境和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投资兴业。如今,苏州市人才总量超370万、高层次人才总量超38万。

苏州的血脉里,传承着文化的基因,也蕴含着争先的密码。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苏州正在以小而精、优而美的姿态切入发展,用刚且强、稳而新的面貌迎接挑战。

11月15日至17日,学习报道组走进苏州市,最大的感受是这座城市正迸发出不竭的创新创业动能,涌现出令人惊叹的争先势头。

领跑者“唯创新者胜”

这两年,苏州一直以超4万亿元的工业规模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作为领跑者,面对发展新要求,如何下好“先手棋”、锻造“新优势”?

苏州坚持“唯创新者胜”,举全市之力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创新集群,有效贯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不断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从要素“相加”迈向“相融”,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让创新“链”出精彩、产业“链”向未来。

去年2月8日,苏州召开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大会,明确提出,打造全国“产业创新集群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集群。

如今,各类产业集群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壮大。这种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方式,对于推动关联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优势、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由于缺少较强科研机构与研发能力作为支撑,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虽然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与上海、深圳同处国内领先地位,实现了量的突破,但工业增加值仍存在一些差距,实现质的提升仍有长路要走。差距的背后,是发展质量与效益的不足,是产业创新能力的短板。

怎么办?苏州的答案是产业创新集群。这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国之大者”、扛起使命担当的战略抉择,也是顺应时代大势的“先手棋”。

——苏州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主赛道,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智改数转”并保持领先,推进工业互联网、在线新经济等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催生壮大一批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用数字经济的蝶变催生创新集群的聚变。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把苏州产业的长板拉得更长、把规模做得更大、把竞争力提得更强、与本地经济结合得更紧,真正实现“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推动苏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再一次跃升。

——立足科技自立自强,更主动融入全省、全国科技创新布局,围绕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强科技攻关及产业化,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苏州标准,进一步增强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

——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中,发挥政府在政策支持、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坚持市场化导向,促进多元要素融合互动,(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推动知识叠加交换更广泛、产学研合作更紧密、创新突破更有力、成果转化更有效,打造一座创新氛围最好、创新浓度最高、创新生态最优的城市。

苏州四大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经过不断努力,初见成效:一马当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去年增长6.2%,其中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20%;组建的苏州创新投资集团设立200亿元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基金,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授信力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100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创新药物、光子产业和新能源等领域也呈现出较强发展势头;一大批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及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布局建设,重大人才及团队的引进与培育紧锣密鼓……

苏州已拥有16万家工业企业,覆盖35个工业大类、171个工业中类和505个工业小类,是我国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连接点。

不断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

经过长期布局,苏州市的科研院所众多,这些科研院所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各自领域积极培育产业集群。

苏州市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以国家材料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为核心,旨在打造材料领域国际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材料创新基地。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自2018年开始筹建,2019年正式运营到现在,无论是在公共平台建设,还是在共性技术研发方面,都取得了有效突破。同时在海内外集聚了顶尖材料领域科学家,在创新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既为创新研发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产业界技术进步提供了很好的支撑。”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高级顾问程晓农介绍。

4年多来,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更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与材料及重大工程用装备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70余家联合创新中心,各共建企业累计提出技术需求500余项,成功对接需求近200项,已签约合同金额超7亿元。“我们和龙头企业共同建立了联合创新中心,实现了创新资源精准对接,研发产品可以直接进入市场,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程晓农说。

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出征,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南极考察征程。此次南极内陆昆仑站队考察任务中,队员们将驾驶由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组织并联合开发的载具,征战南极极端气候和条件,进行南极考察昆仑站各项测试与验证任务。

“这是我们组织并联合研发的第二代极地特种载具及工程装备,此前研发的载具已经参加了第39次南极考察。”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陈洁介绍,根据第39次南极考察的现场测试经验与工程技术难点,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组织各参研参制单位审慎优化,高效迭代,完成7大类总计85项优化及改进,大幅提升了特种载具及装备在南极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适应性。

成立于2011年的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经过多年深耕,已在苏州等地培育形成了一个以汽车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建院伊始,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就定位于成为“产学研融合的纽带、技术转移的桥梁”。从顶层设计上确定“技术、资本、市场”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确立“一个宗旨、两条主线、三大策略、六个平台”的总体发展思路,即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宗旨;坚持引领行业发展、服务产业创新两条主线;以平台运作、金融助推、市场驱动为三大策略;打造技术研发、产业服务、人才培养、科技金融、技术转移、创业孵化六大业务平台。倡导“市场导向型”科技创新,以市场定义产品、以产品选择技术,构建了“四轮驱动、三级孵化”的产业创新机制,即以技术研发、中试验证、创投基金、孵化基地为产业创新的驱动力,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以汽研院、孵化器、产业园为载体,构建产品、企业、产业孵化的“三级孵化”体系,保障从技术到产品、再到产业应用的无缝链接。

作为经营主体,苏州市的企业也都非常重视科技研发和技术转化,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100%。

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展厅科技感十足,讲解员孔祥双说,公司高强度的科技研发、投入铸就了今天的辉煌,还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不断的科技创新,使科沃斯不断发展壮大。科研人员现在达到1600人,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9亿元,同比增长10%。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已近而立之年。

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出优越的营商环境,提升着城市的竞争力。30多年前,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率团访华期间来到苏州,安排考察团对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行考察,坚定了投资信心。1994年2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

时至今日,苏州工业园区已汇聚外资研发中心200多个、跨国公司总部118家。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3515亿元。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主要从事平板显示、智能穿戴、半导体、汽车电子等领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创始人陈文源当年决定回国创业,就是看中苏州人的“工匠精神”:“一生做一件事,并把它做到极致,这种精神在苏州的传统文化里就有。”如今,公司已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是而立将至的苏州工业园区锚定的新目标。

当前,园区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重点突破、协同发力,统筹推进“一流的产业新区、一流的开放名区、一流的创新园区、一流的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推动园区从国内领先迈向世界一流。

今年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工作再次交出亮眼的成绩单——苏州实验室、“一区两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设;产学研协同攻关取得一批先进成果;三大产业保持增长态势,贡献了园区超80%的上市公司;上级人才、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指标继续全市领先。园区在国家高新区年度综合评价中排名上升3位、居全国第四,“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单项排名全国第一。

园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离不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站在即将“三十而立”的新起点,园区将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从创新资源引进、创新平台搭建、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多向发力,打出“组合拳”,奏响“协奏曲”,擘画出科技自立自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图景。

不久前,园区科技领军人才企业——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格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至此,园区上市企业总数已达63家,其中科创板18家。

当前,园区已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招引了众多科技项目、科技人才落地,同时,紧扣企业“初创—成长—成熟”各阶段特点,不断完善梯次培育机制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持续实施高企培育“一号工程”、科创企业“攀高计划”,形成“科技型中小—高新技术—瞪羚、独角兽—上市”企业梯队,涌现出信达生物、华兴源创、思必驰等一批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今年上半年,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四批次入库4014家,占全市24%;2023年中国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分别入选5家及49家,合计占全省超30%。在项目招引方面,园区瞄准英、法、日、韩等国外创新高地,以及北京、深圳、成都、西安等国内重点城市,加大招商力度,今年1—7月,全区新增科技项目639个,科创基金共立项40个,决策项目28个,出资项目20个,累计投资4.37亿元。

人才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多年来,园区打造并动态优化科技领军工程,加大顶尖人才、海外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力度。上半年,姑苏领军园区立项顶尖人才1人、占全市1/3,立项重大创新团队8个、占全市80%。

以创新平台为载体,园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截至目前,园区已构建了以苏州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一区两中心”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矩阵,累计集聚大院大所37家、中外名校33家,微软、百度、华为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均在区内设立了研发及创新中心。

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进一步按下科技成果转化“加速键”,园区还打通“产学研用”链条,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资源互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以法治护航科技创新

7月1日,《苏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作为苏州第一部科技创新综合性地方法规,《条例》共十一章七十条,一方面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把苏州推动科技创新的成功做法予以固化;另一方面瞄准苏州紧迫需要和长远需求,明确科技创新的突破方向。

《条例》将“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法治支撑”的理念体现在制度设计之中,加大了对各类创新主体的赋权激励,保护各类创新主体平等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与动力。

作为苏州首部科技创新综合性法规,《条例》的制定实施,是苏州以法治手段推动科技创新的一项重大举措,对苏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列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苏州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突出位置,依靠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向纵深推进的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布局创新载体,延揽天下英才,培育创新主体,持之以恒构筑创新资源荟萃的“强磁场”。

“立法,能使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苏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围绕科学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平台载体、科技金融服务等8个方面,创新一系列制度设计,着力营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提振创新主体发展信心,让广大企业、科研人员放心去干、勇敢去追。

从起草到公布,《条例》的出台历时一年半,不仅与上位法规严谨衔接,还吸收借鉴深圳、上海等先进地区科技立法的实践经验。例如,《条例》第六十二条提出,苏州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成立由科技、产业、投资、法律、财税、知识产权等高层次专家组成的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委员会,建立科技创新决策企业咨询制度。这一项便是借鉴深圳的做法。

除了对上衔接、横向借鉴,苏州还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力争以机制突破促进科技创新,用改革攻坚一个个“顽瘴痼疾”。

作为《条例》核心条款,第二十条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获得的职务科技成果,应当将不低于80%的转化收益作为对研发和成果转化作出主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的奖励。这远高于国家规定的“不低于50%”和江苏省规定的“不低于70%”的标准。

《条例》第三十一条明确支持本市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牵头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组织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合作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以创新为驱动,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集群为抓手,苏州正在加速奔跑,书写更加精彩的创新故事。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