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有赵州桥 南有大石桥
解放战争中的平顶山经典战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有赵州桥 南有大石桥

 

上图:大石桥新貌

下图:大石桥老照片(资料图)

●张振营

大石桥村,俗名石桥,位于宝丰县城东北10公里处的汝河岸边,属石桥镇管辖,是省级传统村落。该村因位于一座古石桥处而得名。

从石桥供销社退休的赵金柱今年84岁了,他热衷于石桥村历史文化的研究,历时数年搜集整理出《古镇大石桥》一书。在石桥采访时,他热情地给我当向导,帮我解疑释惑。据他介绍,这座横跨石河的石拱桥曾是连接郏县和宝丰的重要通道,有“北有赵州桥,南有大石桥”的说法,可谓闻名遐迩。

据传,唐朝以前此地并无村庄,唐初在此修筑漫水桥后,有两户人家先居桥南北。由于地处宝丰与郏县的交通要道上,南来北往的客商经过此桥的络绎不绝,若遇恶劣天气,晚上向北赶不到郏县,向南赶不到宝丰,就需要在此休息食宿,于是就逐渐有了饭馆、茶馆、车马行、药铺等,渐成村落,名曰:大石桥。后来,人们为了省事儿将“大”字省略,称之为“石桥”。

目前,该村566户2000多口人中有汉、回两个民族32个姓氏。石桥一带,北依汝河,又有石河贯境,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民间有“要吃饱饭,石河两岸”之说,也因此被许多人看中,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或经商或务农。大石桥渐渐繁华之后,一些商人看中商机前来发展。山西省灵石县董家岭村的赵福寿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在此开设钱庄。

宋时,石拱桥在重修时改为平板桥。据村中老人回忆,在如今的大桥北头寨门下曾有状如黑漆的石碑,碑正中刻有“明正德重修”五个大字。明朝正德年间,做生意发家的陈氏三兄弟仿照庐山观音桥式样建成五孔石拱桥,桥身长35米、宽5米、高8米,桥上装有铺桥面的青石板76块,雕有十狮、三犼、九猴、十鸡等动物造型的石柱32根,石柱之间有栏板相连。桥拱上雕刻着三条龙,意寓“三龙治水”。龙头朝西,龙尾朝东,龙头探出桥身,昂首瞪目,张口卷须,逆水排列,粗犷古朴。

大石桥由青石筑成,如青龙卧波,又如彩虹飞跨石河,成为一景。桥下流水潺潺,临水的石头上常常有浣衣的妇女,她们爽朗的笑声,惊得野鸭四散飞走。

桥下一潭,水深八尺,潭中有一对乌龟,体大如筛。盛夏,石桥村民喜欢在潭中洗澡,从无人受过伤害,更无溺水者,村中老辈人说,是神龟护佑着过往客商和全村人的平安。

一桥飞架,北连汝河渡口,过郏县达禹州,南通南阳至荆襄,为咽喉要道。1944年,国民党军队为阻日军南侵,将桥南头一孔炸毁。但日军从桥下用坦克开路,南进仍未受阻。新中国成立后,被炸毁的桥按原样恢复。

1982年秋,河水暴涨,河堤决口,数百间房屋和数百亩(1亩≈666.67平方米)庄稼受损,村民怨桥阻水将其拆毁(1983年)。1984年,又建成现在的独孔、拱形、钢筋水泥平板桥,可惜存在了五百多年的古桥消影匿踪。

大石桥北头曾有古寨石临寨,因石河紧临寨墙东流,故得此名。古寨东西长、南北窄,东西如鹅蛋形,把大石桥村紧紧包围其中。

石临寨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康熙十八年重修,清咸丰年间由薛庄曲氏家族出资再次修复加固。曲家人出资是对大石桥人五品武官邢提道出面帮助解决其家族纠纷的感恩行为。

石临寨寨墙由红石奠基,外砖里土,一层层堆积夯筑而成,坚不可摧。墙高三丈,宽二丈八尺,墙上可行人跑马。两座大门用坚实的槐木做成,板厚尺余,用钢板和粗大的铆钉加固,表面刷桐油,不怕风刮日晒雨淋。关门后,几根大檩粗的门闩可横贯封门,再加一把大铁锁,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大门上建有门楼,既是瞭望台也是炮楼。

石临寨也有“水寨”之称,寨壕深二丈、宽三丈,在大石桥西约30米处引河水灌入壕内,绕寨半圈南流入石河,加上南墙外的石河,等于石临寨四面环水。壕沟常年有水,一年四季常有三五小舟在壕沟里捕鱼。在寨门外建有吊桥,由两根粗大麻绳牵引厚木桥板,白天行人,夜间关闭。

由于石临寨寨墙坚固,寨壕水深,防御严谨,成为保一方平安的坚固堡垒。清末至民国时期,兵荒马乱,盗贼四起,兵匪为患,搅得老百姓惶惶不安,然而,大石桥人却平安无事,连周围的亲戚朋友也沾光了。流传在解放前的几句顺口溜是最好的证明:

“张大嫂,李二嫂,跑反咱往哪里跑?往哪里跑?跑反就往大石桥跑,水又深、寨又高,铁大门、活吊桥,跑进大石桥最牢靠。”

为了寨内安全,从石桥过来的大路并不走寨内,而是沿寨墙南侧向西再沿西墙外向北去往汝河渡口。

石桥村有古庙关帝庙、火神庙、民兵庙三座,其中的民兵庙是为纪念与捻军作战死难的民兵而建。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从南召经鲁山于农历十月十七进抵宝丰,当时石桥村五品武官邢提道受命带领民团(当时叫门头兵,又称民兵)一千余人在县城文笔山阻击捻军北进。捻军奋勇,民团初战溃败,撤兵北退,退至槐树湾村燕子河时被河水拦住去路,民兵穿冬衣行走困难,被捻军使用二丈长竹镖戳死数百人,此次战斗以捻军完胜而告结束。战后,清廷拨款于1865年在大石桥村大桥南头路东修建了一座民兵庙,并定于每年10月17日起古刹大会(人头会)以纪念战死的门头兵。现在的古刹大会还在继续,只是石桥村知道其中缘由的人已微乎其微。民兵庙正殿内绕屋一圈有石碑60幢,上刻有名有姓的死难者就有800余人,可见当时战况之惨烈。

如今,石桥村因处交通要道,成了粮食、瓜果、蔬菜、烟叶和日用品的集散中心与中转站。但在没有汽车等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的年代,牛马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清末到民国初年,大石桥有三家牛马站,其中最大的是大桥南头的王如宾牛马站。王家牛马站场院占地两亩,有牲口槽12条,日出车辆20辆左右。王家父子为人忠厚,待人热情,客商到了他家很安心。走时牛马蹄不粘粪,车轮不粘泥,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载重量大、牲畜体弱,难以北渡汝河者,王家借强牛壮马帮拉渡河。王家生意很好,有些客商就是多赶几十里路,也要到他家居住。

清末民初,石桥南头出现了邢家茶馆和王家茶馆,茶馆成为客商和当地村民谈天论地、说古道今、玩牌斗棋的场所。遇到民事纠纷,也会有一些社会士绅到茶馆里协调解决。一到农忙时节,邢家茶馆会在门口放茶罐若干,让过往村民和商人添水续茶,且分文不取。

商业的繁荣,使石桥村形成了丁字形的主街,大街两旁店铺林立。清末有商户23家,解放前夕有商户79家,目前有商户205家。石桥村每年有五个古刹大会,每月逢七有三个物交会,集市为三日两集。

石桥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位于南北大街路西,主要有余广才、肖盘菊、李进才三家宅院。余广才住的房子,由刘集村刘树申于民国二十六年所建,原为三进院,保留下来的是余广才住的二进院的三间主楼。该院落墙体由红石做基,上边外砖内坯,青砖灰瓦,墙上使用有红石拔石。一层两个大窗竖木棂,中间2根横木,二层三个小窗,小方格窗棂,内装木楼板木楼梯,窗台和屋门都装有红石铺窗石和铺门石。

肖盘菊和李进才家各有瓦房三间,建筑结构与余广才家的差不多,原是雷氏家族于清末所建。肖家和李家的分别为一进院三间正房和二进院三间楼房。

1942年,国民党第12军军长孙桐萱居住过余广才家的楼房。该部的前身是樊钟秀建国豫军任应岐部组成的第12军,樊死后,任应岐闲居天津,曾参加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1934年11月9日以“共党嫌疑”被逮捕,11月24日与吉鸿昌同时被枪杀于北平。该军1941年参加豫南会战后移住豫西。1942年12月,集团军总司令兼军长孙桐萱因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被蒋以述职为由骗到重庆监禁,免去其集团军总司令和军长职务。

1948年3月5日,陈赓率部抵达大石桥,司令部就设在余广才这座楼里。2月中旬,陈赓向中央报告洛阳战役的计划,中央批准后,陈赓司令员立即指挥部队向襄城一带集结,他在石桥村等待华野陈士榘、唐亮兵团的到来。在这里,陈赓会见了华野陈士榘、唐亮、孙继先等首长,详细地向他们介绍了洛阳的敌情及郑州、漯河国民党军布防的情况,共同商定了作战方案。

部队经过期间,石桥村青年踊跃参军,这其中就有后来在淮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赵义生、赵武德兄弟俩。

历史的尘烟带走了石桥村的许多记忆,但那些发光点还是会留下闪亮的痕迹。

看得见的变化是当下。

在长达3公里的石桥村中心街,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矗立道路两旁,一幢幢新建的楼房拔地而起,一家家商铺生意红火,村旁公路上车辆往来不绝。道路两旁,门头牌匾统一、墙面粉刷一新的店铺林立,花带中的各种花木树绿花红。

东部的文化广场过去是东寨门前的寨壕沟,曾经堆满垃圾的地方如今百花争艳、绿树成行。休闲去亭台楼阁,锻炼有健身器材,老人们含饴弄孙,妇女们翩翩起舞。经整治的石河河岸是白色的水泥栏杆,沿水面是亲水步道,在河边散步,听水声哗哗,观落日余晖,其乐融融,好一幅和谐幸福的乡村画卷。

一个乡韵十足、诗意可觅、文化可寻的现代化秀美石桥正向我们走来。

图片由宝丰县石桥镇宣传办提供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