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弘扬光荣传统 苦练过硬本领 努力锻造敢打必胜的空降利刃
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信访稳定、 生态环保、问题楼盘化解等工作
要闻简报
风雨党员桥 映照为民心
共同续写新时代的党员桥故事
中国报协党报分会2023年年会暨“全国百家党媒社长总编看兰州”活动举行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8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雨党员桥 映照为民心

村民从党员桥上走过 本报记者 杨沛洁 摄
 

本报记者 杨沛洁

叶县辛店镇东白庄村南边有条赵沟河,河上方有一座很不起眼的砖砌三拱桥,长约20米、宽约4米。

“这座桥叫党员桥,别看它不起眼,却让俺村的老荒地变成了丰收田,老少爷儿们永远记着党员们的这份恩情。”7月31日上午9点多,村民董玉朋感慨道。

70多岁的董玉朋是经此桥去察看玉米的,看着喜人长势,老人用种了一辈子地的经验初步判断:今年亩产还得超过1200斤(1斤=500克)。

肩挑背扛、蹚水过河,群众盼望有座桥

“没有修这座桥时,南边这块地‘种一葫芦收两瓢’,大家伙儿都叫它老荒地。”74岁的老党员董玉峰回忆道。

东白庄村位于辛店镇东北部,属于典型的农业村,背后紧靠甘江河,赵沟河将村里田地分成了南北两部分,最后汇入甘江河。

东白庄村辖东白庄、西白庄和闫庄3个自然村,有耕地2800多亩(1亩≈666.67平方米)。赵沟河南岸有东白庄自然村3个村民组的200多亩地,村民种地必须赶着牛蹚河过去,农具及收获的粮食需要肩挑背扛。一旦下大雨发洪水,河里水深五六米,村民就只能望河兴叹了。

由于无法深耕细作,地里草长得特别茂盛,多年的草根盘根错节,用传统的农具很难铲除,村民只能找些草相对少的地方耕种。

“地里的草长得比庄稼还高。”董玉峰回忆道。1973年3月,他从部队复员,身上有的是力气,用蛮劲刨土除草后种了3分地花生,结果收的时候忙活了7天,只收回来一箩头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花生。“草把花生‘吃’得不怎么长,而且地里全是土坷垃,得费劲把土坷垃掰碎后才能把花生找出来。”他说,村里人都不愿意要这块老荒地。

“分田时,我们不得不实行‘肥瘦搭配’,每家都得分几分老荒地。”76岁的老党员张长河说。分田到户时,他是村党支部书记。

提起分田,董玉朋当年意见很大,因为他们家的两亩多老荒地正好在一块埂上。为了安慰他,村里只能将一亩半地折成一亩。

“什么时候能有一座桥?”每每过河种地时,村民都会发出这样的慨叹。

捐出砖块、义务施工,13名党员两个多月建起一座桥

“我们自己来修桥,一定要解决老少爷儿们心头最盼望的事儿。”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张长河听在耳里、急在心里,暗下决心要修桥。

1985年初,张长河将东白庄自然村的12名共产党员召集起来,说出了修桥的想法,得到一致赞成。

说干就干。当年10月,该自然村800多口人每人拿出1元钱支持修桥。可刚买了些水泥、钢筋,钱就见底了。

于是,张长河率先捐了1000多块砖,董玉峰也捐了1000块砖,其他党员你几百块他几百块地凑,并从自己家里找来或借来铁锨、瓦刀等工具。

张长河说,为了节约成本,他们下挖几米桩坑后,将河里的鹅卵石和着水泥做成桥桩,然后用砖一点点向上砌桥体。

“修桥是从10月下旬麦种上后开始的,天气已转凉了。”董玉峰回忆道,他和另一名党员董玉三都是退伍军人,干活儿自然冲在前面。大家从早上天不亮就开始干活儿,晚上看不见光亮才收工,中午吃在工地,各自从家里拿来馍和青菜,一起做大锅饭、喝大碗茶。

“干不了多久身上就出汗了,汗落了就特别冷。”董玉峰说,冷了,他们就抱点玉米秆生火取暖;累了,就躺在玉米秆上歇一会儿,然后接着干。

“没有人监督,大家都很自觉,准点来、一起走。”张长河说。

党员董松林患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重活儿,就承担起晚上看场的工作。“拿卷被子躺在玉米秆上,冷得实在受不了了,就点把火烤烤。”张长河回忆道。

张长河怕董松林身体受不了,提出要替换他,但被拒绝了。董松林说,大伙儿干一天也累了,他得顶着。

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党员连喜、房群海天天来到工地上,干不动重活儿就干点儿杂活。

党员李林山有几天家里有事不能来,就让侄子来“顶岗”。

……

1985年12月,桥终于修通了。

桥修通、路硬化,昔日老荒地变成丰收田

“现在,村民都羡慕董玉朋,说他当年真有眼光,多分了一亩多的老荒地。”望着董玉朋离去的背影,现任村党支部书记董全伟说。

道路通,产业兴。桥连通了耕作道路,大家干活儿再也不用肩拉背扛了,劲头很足:消灭了盘踞多年的草根,往地里送了粪、上了化肥……

粪是庄稼的粮,水是庄稼的血。上足肥的老荒地一天天改变着,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尤其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地里打了机井,老荒地成了旱涝保收田;生产道路也硬化了,收割机、拖拉机等大型农机开进地里,老荒地的产量从当年的亩产300多斤飙升到千斤,近两年小麦和玉米亩产1200多斤,产量超过了当年大家争着要的赵沟河北边的地。

桥修成后,闫庄村村民也从桥上去田间耕作。“所以,这座桥实际惠及了俺村500多亩地。”董全伟说。

历经38年风雨,当年的老荒地如今处处绿意盎然,有玉米、红薯、花生、大豆等,田地里还有人铺上了滴灌管……

历经38年风雨,这座桥的砖体开始出现斑驳。有人提议重修一座现代化的桥,被大多数村民拒绝了。在他们心目中,修再好的桥也替代不了老桥,这座桥早已不是普通的桥,而是一种精神的见证、一种初心的映照。

前不久,辛店镇政府对这座桥进行了安全检测,并用水泥将斑驳的砖体重新粉刷,使它焕然一新。

历经38年的风雨,当年修桥的党员也日益老去,有的已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然而,无论岁月如何流逝,都带不走村民对党员的感恩之情,大家纷纷将党员桥称作连心桥、初心桥。

村民们在桥的北侧立了一块宣传栏,介绍当年党员修桥的事迹,并把已经离世的7名修桥党员的名字写在上面:张德林、董福堂、冯玉梅、董顺卿、李林山、董松林、董云卿。

当年13位修桥党员在当地群众中积下的感情已经“酿”成一壶老酒,日益发酵着浓醇的芬芳……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更得力的措施保护这座桥,世世代代讲好这座桥的故事,最终将此桥打造成广大党员的教育基地。”辛店镇党委书记董泽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