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神经血管介入技术引进神经内科,见证了医院神经血管介入专业的从无到有;他一年要做百余台手术,厚重的铅衣损伤了他膝盖也无悔;他言传身教带出了一个优秀的神经血管介入团队,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他就是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神经内科二区主任张宏伟。
“大龄”再学新技术
张宏伟1994年从原开封医专毕业后进入郏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工作。2004年,他脱产考取了郑州大学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总医院神经内科工作,之后,又读了在职博士。
“常学常新,医生更应该不断学习。”张宏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脑卒中是我国目前致残致死的首位病因,其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而5个急性脑梗死中就有1个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其致残致死率达80%以上。静脉溶栓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对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率仅仅只有10%左右。
2015年,国际上开始采用神经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术来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2017年,时年已44岁的张宏伟毅然决定到河南省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进修神经血管介入专业。
“我们神经内科以前是不做手术的,况且在颅内的血管取血栓难度大,穿铅衣、久站,无论对脑力还是体力要求都很高。”张宏伟说,“同期参加学习的几十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不理解我们几个四十多岁的人为啥还要学习这个。他们不知道的是,曾经我们面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患者时,看着生命逝去有多束手无策、有多无奈!”
2018年,张宏伟带领科室人员在我市率先开展神经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同时广泛开展了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及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等神经血管介入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神经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术作为卒中中心必备的关键技术,在助推总医院顺利通过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认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4小时待命抢救病人
“没想到他的胳膊腿儿还能恢复过来,也没想到他还能这么清楚地说话,真是太感谢张主任了!”7月12日,总医院神经内科二区病房,一看到主任张宏伟走过来,患者家属李女士竖起了大拇指,不停夸赞。
7月4日,李女士的老伴突发失语,右侧肢体完全瘫痪,送医后被诊断为脑梗死,遂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症状迅速好转,但没多久上述症状再次出现,CT血管成像检查提示颅内动脉大血管急性闭塞。
接到通知后,张宏伟第一时间赶到手术室,给患者做了神经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术。目前,患者身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时效性是脑卒中救治的关键,脑梗死静脉溶栓时间窗是起病后6小时内,急诊神经血管介入取栓治疗也是越快越好,因此,这几年张宏伟一直是24小时待命。傍晚和清晨是脑卒中发病的高峰期,也是手术的高峰时段,他牺牲休息时间是常态;随着手术量的增大,长时间穿着厚重的铅衣站立,他的膝盖受压经常疼痛,而铅衣覆盖不到的地方,比如说甲状腺,现在也有了损伤。
“生命可贵,一想到亟待救治的患者,这些事就抛到九霄云外了,只记得救治患者带来的成就感了。”他说。
秉承公心带出优秀团队
总医院在学科发展方面构建大学科发展体系,非常强调大学科科室之间的团结协作和协调发展。
“这几年是我工作生涯进步最快的时期,非常感谢医院给我们每个人搭建了大学科这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张宏伟说,作为病区主任,他时刻牢记王鹏院长经常讲的,“一个好的科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团队带头人,要时时刻刻把‘公心’及责任担当放在首位,做好人才梯队建设、调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促进学科专业发展。”
工作中,张宏伟把自己学到的技术手把手教给大家,带领团队成员共同成长。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目前,神经内科神经血管介入团队已经成长为一支优秀的专业团队,团队中6人均能够独立开展神经血管介入手术。2019年,张宏伟带领科室团队获得我市唯一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神经内科专业资质。
近年来,神经内科陆续承接并成功开展了多项药物临床试验。科室团队在完成试验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和协作精神,受到了申办方的高度肯定。“药物临床试验团队出色的工作,提升了神经内科整体的科研水平,促进了神经内科向研究性科室的转型发展。” 张宏伟说。
(本报记者 杨岸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