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平顶山市“万名学子进千企,百家企业进校园”融合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平顶山学院举行。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二级调研员唐巍巍围绕聚焦产业创新引领发展,为广大青年打造高品质就业平台;开展“百名博士进高新,百家企业进高校”双百活动,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积极开发“科研助理岗”,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三个方面作典型发言。唐巍巍表示,经过30年的发展,高新区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是青年干事创业的“原创地”,是未来可期的“科创高地”,诚邀有志青年投入到平顶山高新区的建设发展中来,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突出“三聚”引领,打造高品质就业平台
聚力创新主体,吸引青年人才。高新区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推行“企业创新积分制”,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流向优秀科技企业,建立双轨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主要经济指标和创新指标近年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体制机制改革以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15家增至82家,增长了447%,全市占比25.8%;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由22家增至156家,增长了609%,全市占比30.8%;市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由21家增至91家,增长了333%;省级以上双创孵化载体增长了150%,全市占比45.5%;今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瞪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瞪羚企业一次性新增6家,以上优质企业、创新平台、载体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施展身手的广阔舞台。
聚焦产业发展,推动产才融合。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高新区始终聚焦主导产业,以人才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汇聚一流人才,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和“归根工程”,坚持项目为王,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国家尼龙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性能塑料及树脂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了以神马尼龙化工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平高集团、美国伊顿公司为龙头的特高压、中低压电气装备产业集群,以平煤隆基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下一步,高新区将不断突破机制障碍,聚焦创新主体拓宽人才引育渠道,完善服务体系繁荣创新生态,让产业发展与人才成长相互成就。
聚焦见习基地建设,促就业达共赢。高新区与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政产学研用贯通融合发展,依托区内的库柏爱迪生、华拓电力装备、平芝高压开关等企业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不仅帮助大学生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就业能力,而且为单位选用人才创造了机会。
开展“双百”活动,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
举办“百名博士进高新”启动会,开启引才新篇章。今年年初,高新区谋划实施“百名博士进高新”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通过建立项目合作需求信息库、博士人才信息库、服务保障库“三个库”,引导人才智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6月6日,高新区成功举办了“百名博士进高新”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启动会,首批35家企业牵手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博士签订了人才引进协议,高新区携手市内两大高校,共建电气装备制造产业研究院和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高新区还将组织100家企业与100名博士进行产学研合作签约。
举办“百家企业进高校”首次行活动,促进校企双向奔赴。6月26日,高新区组织区内20余家企业到河南城建学院开展“百家企业进高校”首次行活动。此次活动是高新区“百名博士进高新”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之一,让企业实地参观高校科研设施和仪器,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企业不仅可以通过申领“科技创新券”方式来使用高校科技资源,降低企业科研成本,高校还可以通过参与科研设施和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绩效评价获得后补助,实现政、校、企三方共赢。全年该区将组织100家以上企业到河南城建学院和平顶山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对接。
积极开发“科研助理岗”,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设置科研助理岗位是培养应届毕业生成为科技创新后备力量、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2022年,高新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开发落实科研助理岗位204个,完成预期目标的102%,为稳增长稳经营主体保就业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获得科技部成果与区域司、科技部火炬中心的肯定和表扬。今年,高新区将积极主动作为,深挖岗位资源,加强政策支持,组织开展2023年科研助理岗位开发,确保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唐巍巍说,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百名博士进高新”系列活动为抓手,以开发好“科研助理岗”为契机,以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为保障,大力吸引青年人才到高新区就业创业,为高新区持续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增添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为全市“万名学子进千企,百家企业进校园”工作增光添彩、贡献高新力量。
(本报记者 高轶鹏 通讯员 马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