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乡村文化数字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了“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乡村是当前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相对薄弱的环节,文化产业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完善的问题,在国家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如何让数字化助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须探索的课题。
激发乡村文化数字化内容创新,打造文化产品供给新模式,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推进文化数字化转型,其本质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之中,使人民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引导,必须坚持培根铸魂。一是持续深挖乡村文化血脉。坚持创意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留得住青山绿水、风俗民情、传统节日,保护好古井老屋、小桥古树、民间文化等,从中汲取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历史智慧,结合实践要求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和表达形式,更好地滋养家国情怀。二是深化乡村文化内容创新。精准分析新阶段人民对精神文化追求呈现出的品质化、个性化、代际化、网络化、国际化等新特点和新趋势,优化供给侧结构,精准对接多元化需求,持续挖掘与整合红色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将创意融入研学、演艺、影视、综艺等文化产品和服务中,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内容,丰富文化供给层次。三是拓展数字技术赋能范围。通过5G、3D、VR/AR、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进乡村文化资源的数据采集、转化和推广,将乡村风光、生产技艺、传统风俗等文化资源搬上网络云端,让数字化手段为内容服务,不断提升影响力、表现力和共情力,推动乡村传统文化设施改造升级,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全景呈现、全民共享。
释放乡村文化数字化产业活力,打造文化产业升级新业态,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作为数字化文化发展趋势和开辟新赛道的重要决策,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内容、业态、模式和场景创新。一是持续深化乡村文化产业领域融合创新。重点推进创意、创造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对乡村文化的加持,突破传统产业发展思维,以创意为核心要素、以创造为关键环节,运用大数据思维、大融合思维、艺术化思维,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双向融合。二是加快构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体系。数字化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推动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如“农文旅+”、短视频、网络直播的融合,催生出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新模式,推动线上流量集聚、推广营销与线下流量转化、在地消费等新消费模式。三是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区域联动协调发展。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促进城乡区域间文化产业资源合理流动、优势集成,在文化产业体制上充分体现出市场供给与消费需求的协调统一,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束缚及条块分割的制约,建立一套符合市场规律的“大文化”“大部制”的管理体制。
凝聚乡村文化数字化参与合力,打造文化成果共享新格局,为实现共同富裕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数字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乡村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发挥人民在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利用新兴技术实时感知、分析和预测不同群体的数字文化需求,要努力消弭城乡、地域、代际的数字文化鸿沟,精准地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二是推动乡村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数字化的发展,要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乡村手艺人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兴办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办数字化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室、数字化农耕体验中心,举办数字化民俗文化节、数字化种养公益活动。三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要增强面向困难群体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具体来说,共同富裕一头连着中华民族“大梦想”,一头连着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小日子”,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建共享。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通过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真正使文化产业更有活力、更有潜力、更强动力地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农村物质共同富裕;真正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真正实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