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议召开
要闻简报
国务院参事室调研组到宝丰县调研教育工作
坚持系统观念 持续优化提升 切实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全市“万名学子进千企,百家企业进校园”融合交流活动启动
有序推广“千万工程”经验
我省分类分级收购受损小麦
筑巢引凤,打造聚才强磁场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3年7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巢引凤,打造聚才强磁场
——我市引育并举、积聚人才新动能深度观察之三
 

本报记者 孙聪利

最近,市人才工作服务中心忙得很,忙着办理我市新一批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团队)推荐立项项目的扶持资金申报,忙着制定新的人才招引政策、筹备新的人才招引活动……为人才忙,忙人才工作,就是在为城市的未来蓄力增势。

功由才成,业由才广。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谁拥有人才上的优势,谁就拥有了实力上的优势。“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建设“四城四区”,均需要人才的支撑和保障,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转化为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城市实力。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创新举措、优化机制、提升服务,探索出了一条人才“引育留用”的新路径。

引育并重,构筑聚才高地

我市坚持党管人才,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制,设立市人才工作服务中心,明确县(市、区)人才工作专门机构和乡(镇、街道)人才工作专职人员,完善人才工作专门机构体系,立足实际、拓宽思路,放出了一系列大招儿、实招儿。

“归根”工程创全省之先。2021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在外优秀人才“归根”工程,以“亲情牌”“服务牌”打好“发展牌”,推动人才回归、资金回流、企业回迁、创业回乡。两年来,1.2万人返平就业创业,累计投资568个项目。各类在外的平顶山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开展座谈活动、回乡活动、建言活动230人次。省委书记楼阳生就此作出专题批示,并向全省推广。

如果说“归根”工程增强了引才“黏度”的话,那“招才引智”则拓宽了引才广度。

近年来,我市持续办好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并积极谋划以“近悦远来,‘鹰’你精彩”为主题的招才引智专场活动、“1+10”求才寻才大行动等,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广纳贤才。以2022年为例,我市共征集企事业单位岗位60889个,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4场次,成功对接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南大学等12所高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149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人、博士研究生294人、硕士研究生3531人、本科生9274人。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面对日益严峻的产业转型和区域竞争形势,今年,我市重磅推出十万大学生集聚工程,成立工作专班,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学科、重大项目人才需求,谋划开展“千企百校”人才合作对接活动等八大活动品牌,力争通过5年努力,引进10万优秀大学生,以高能级聚才引智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我市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用人理念,鼓励引进高端人才。目前,我市从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11家高校院所柔性引才36名,我市尼龙骨干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等11家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实现了柔性引才与技术攻关双突破。

优化服务,打造重才生态

人才引来了,如何留得住?

我市大力营造重才生态,支持各县(市、区)、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设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周转公寓和外国专家公寓,购买商品房提供给高层次人才,并为其解决户籍办理、子女入学、配偶随迁、编制办理等问题,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完善“一站式”服务窗口职能。我市在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市人才交流中心设立人才服务专窗,协调各有关部门梳理政策事项,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环节,对引进的人才实现“一件事打包办理”。

大力推进人才安居保障工作。2022年,全市人才安居房源保障规模达2729套,其中现有可分配房源845套。经认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急需紧缺大专生,3年内享受租金减半入住人才公寓,租住期满可申请续租或按市场价的80%购买该公寓。对高层次人才,在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健等7方面提供贴心服务,目前已累计为195名高层次人才提供健康体检,为44名人才解决配偶就业问题,为84名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同时,我市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支持人才在平安心创业、大胆创新。

对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安排七级管理岗或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硕士研究生安排八级管理岗或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市委组织部定期定向遴选特别优秀人才优先安排正科级、副科级领导职务,并加强跟踪培养。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急需紧缺专科生,在平顶山购买首套住房(不含二手房和人才公寓)的,分别给予购房补贴。

在职称评审方面,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符合条件的博士可通过“直通车”制度申报高级职称。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破格申报高一级职称。

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个人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或者50万元的自付利息贷款,合伙创业可申请最高150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或者300万元的自付利息贷款。

创新驱动,激发人才活力

聚才引才,平台是关键。

我市围绕尼龙新材料、特高压电气装备和人造石墨三大主导产业打造创新链条,依托尼龙新材料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电气装备制造、煤焦盐化等特色产业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中国平煤神马、平高集团等行业重点企业与清华大学、中科院、西安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采取全职引进、项目合作、技术“专利”入股等灵活方式引才。

为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我市对创新产业和人才的扶持政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探索实施重点项目“揭榜挂帅”攻关制度,用市场“赛马”和竞争机制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

吴秀云是中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作为高层次科技人才被引进平顶山后,创办了平顶山市神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并主持氯碱工业副产品的转化项目,为农药、医药和聚碳酸酯、聚氨酯产业提供重要原料。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我市人才工作一直努力的方向。目前,我市与中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培养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与北京大学共建中国尼龙城现代化工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一期项目将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1名;中原学者工作站建站总数位居全省前列,成立了平顶山市首家外籍科学家工作室。

海纳百川,广纳贤才。今天的平顶山正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加快“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相信有了城市对人才敞开怀抱、人才对城市倾囊相授的双向奔赴,定能实现以人才出彩赢得城市精彩的互相成就。

策划 刘 泉

统筹 陶向军 贾志琼

执行 华 谦 楚让蕊

张红晓 朱丙强

赵金萍 徐明卉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