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舞钢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三难书记”解民忧
舞钢市举行“强国复兴有我”知识竞赛
为高考志愿填报提供免费报考政策咨询
慰问演出迎“七一”
军分区民兵防汛综合演练在石漫滩水库举行
表彰老党员和先进个人
表彰先进 凝聚合力
表彰优秀党员和典型代表
舞钢市多点发力织密安全网
戚建庄诗歌书法展览暨捐赠仪式举行
公益诵读
“三加三化”力促“红色工地”创精品工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7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难书记”解民忧

 

“从我刚任村党支部书记开始,我就想明白了,有些事就是大干大难、小干小难、不干更难,想要不难只有甩开膀子用劲干、咬着牙关用心干才能有所改变。”6月29日,枣林镇张卜庄村党支部书记胡杏贺一见面就向记者讲起“三难书记”的由来。

2021年舞钢市村党支部换届选举,胡杏贺当选为张卜庄村党支部书记,一个家庭主妇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一把手”,外界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胡杏贺解决的第一难就是家家户户每天做饭的“灶火”。张卜庄村天然气管道施工不规范,致使村民迟迟未能用上天然气。上任后,胡杏贺把565户村民家转了个遍,查找管道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她一周跑4趟燃气公司,打数十次电话,把群众问题直接反馈出来,更把村里的管道难题逐一剖析。

“二组老张家可以直接从前门上面架管道,不仅能看见布管,以后有问题也好排查。”“仓里店临国道那几家尽量顺墙边布管,这样平常过大车也不会太影响。”她变身“设计师”和燃气施工队密切配合,不到一周时间,全村燃气管道就修通了大半。

看着新上任的胡书记尽职尽责的样子,村民们有了新的看法。“真没想到,女书记上任第一把火把咱村‘烧’热了。”“不管男、女书记,能给咱老百姓办好事的都是好书记!”

胡杏贺解决的第二难就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没有收入,村干部想干点啥都没底气。乡村要振兴,首先还要发展村集体经济,只有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才能为村里办更多实事。”在第一次全村党员大会上,胡杏贺面对全村85名党员说出了心里话。

她借助修缮河道的机会,盘活村里废弃坑塘,租给本村水产养殖户,不仅每年有了额外租金收入,而且人居环境还得到持续提升。

2022年初夏,胡杏贺又同本村在外村民郭旭亮取得联系,经过多次沟通洽谈,最终郭旭亮承诺,如果村里有空闲厂房,他可以返乡创业开办箱包厂带动村民致富。经过努力,当年11月,两座2100平方米的村集体厂房拔地而起。今年3月,郭旭亮如约返乡租下厂房,张卜庄村箱包厂正式投产,村里80余名妇女老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再就业,同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也由3年前的8万元增长到今年的20余万元。

胡杏贺解决的第三难就是改善乡村环境。张卜庄村通往省道327的道路因为年久失修,路面损坏严重,道路两侧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路不修好,致富走不出去,好日子更走不进来。”胡杏贺找来村“两委”干部,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后,最终大家达成一致看法。

因为垃圾堆积较久,清理难度大,胡杏贺一边找来铲车清运,一边带领村“两委”干部打扫。大家遇到白色垃圾就扫,扫不动的就铲,铲不干净的就捡。经过半个月的清理,整个路面焕然一新。

看着近年来村里发生的可喜变化,看着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胡杏贺既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又豪情满怀、壮心不已:“张卜庄村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丰富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我们村的亮点,也是我们发展的优势。我的心愿就是把村子建得更美,让村民的生活更富足,让张卜庄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本报记者 杨德坤 通讯员 梁亚洲)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