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永军)6月8日下午,位于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化纤织造产业园的河南林海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林海)挤条车间里,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运转,工人各司其职,在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工作,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39岁的席晓华是众多忙碌身影中的一员。刚刚生产出来的尼龙隔热条被切割后,她熟练地对隔热条进行点数、检查和捆扎。
席晓华家住叶县龚店乡贺渡口村,距离河南林海也就三四公里的路程。3个月前,经过报名、培训等环节,她成了河南林海挤条车间的一名工人。
“厂子离家不远,工资待遇蛮好,也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真的很不错。”席晓华说,骑电动车不到10分钟就能到厂里,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有550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的她比任何时候都有底气和信心。席晓华说,村上有10多人在河南林海上班。
河南林海成立于2022年2月,是最早落户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化纤织造产业园的企业之一,专业研发、生产、销售铝合金建筑型材尼龙66隔热条,主产品是尼龙隔热条,主要用在铝合金门窗断桥铝部件。公司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不同长宽比例和硬度的隔热条。
河南林海投资2.4亿元,建设年产7000吨隔热条、3000吨尼龙颗粒,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正式投产后,跻身国内为数不多的全流程隔热型材专业厂家,项目全部建成后尼龙隔热条总产能将达到2万吨,全国领先。
据该公司副总经理魏鑫介绍,目前河南林海生产的尼龙隔热条在河北、湖南、山东、北京、河南等地的铝型材生产企业和房地产公司得到广泛采用,有良好的信誉,春节刚过,公司订单就已经排满了全年。
河南林海火力全开赶订单。一方面备足资金、生产原材料等,另一方面招兵买马录用新员工入职上岗。席晓华正是赶上了这个好时候。
叶县邓李乡丁杨村的孙延梅今年50岁,是2022年4月到河南林海上班的。
孙延梅曾去广州、江苏昆山等地打工,收入不稳定,也不能照顾家庭。“现在年纪大了,反而不用外出打工了,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孙延梅说,自己村上也有7人在河南林海上班。
“工资是计件算的,多劳多得。一个月的工资5000元左右,现在的生活有甜头,日子有盼头。”孙延梅说,自己家距离公司也不算太远,骑电动车半个小时就到了。
魏鑫说,公司近百名员工中大多数是周边或者相邻乡镇的村民,企业能够发挥社会责任,提供工作岗位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从而融入当地发展,自己也感到非常高兴。
一座中国尼龙城,承载着平顶山市和中国平煤神马转型换道、创新领跑的梦想。一个产业园区,一个工作岗位,也实现了周边人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