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叶县
3上一版
 
瓦房庄村围绕石门水库做足发展文章
加快推进东环路东移工程
金龙嘴村背靠公路巧致富
叶县纪委监委守护村集体“钱袋子”
县行政服务中心推进清廉政务服务建设
套栽辣椒
叶县组织民宿业厨师赴鄂学艺
“阳光救助”为困难群众精准“兜底”
澧河石桥(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3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澧河石桥(下)

澧河石桥上雕刻的龙头 本报记者 杨沛洁 摄
 

5月的翠花桥畔,绿意盎然。绿叶倒映在水中,把清澈的澧河水染成了墨绿色。

桥畔不时传来叫卖声,印证着澧河石桥曾经热闹的情景。该桥也被称作网红桥,因为网红们通过抖音等直播平台宣传后,每天来这里的粉丝达万人之多,使得有关部门不得不采取防护及限流举措。越来越多的游人很容易把各类小吃经营者吸引过来。

澧河石桥,历史上桥名曾数次更迭。据清代《叶县志》记载,乾隆年间,桥北吕庄村的吕氏族人筹集钱款,对此桥进行修缮加固,故而当地人称其为吕桥。又过了若干年,此桥经桥南的董氏家族重新修葺,遂改名为董桥。一桥二名,认之不清,叫之不便,一场关于桥名的争夺战随之发生。经当地乡绅多方调停,吕、董两家仍未达成一致,最后只得讼至县衙。时任知县郭岩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大笔一挥写下判词:“为民涉水之便,行善也,何分吕桥董桥!”从此,此桥更名为善桥。再后来,叶县知县廖思芳平叛有功,升任镇江知府,阳春三月路过此桥,正春风得意心情舒畅,见两岸桃花粉嫩,杨柳依依,景色醉人,美不胜收,于是感慨万千,兴致大发,遂以“翠花桥”命名之,一直沿用至今。

翠花桥不仅是古朴岁月的浓缩者,更是红色历史的见证者。桥畔的龙泉寺曾是叶县县委所在地。每当龙泉寺悠扬宏长的钟声引发翠花桥的共振,互相应和,仿佛当年有志青年约定的革命誓言在激荡。

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当地人也格外关爱澧河石桥。洪水袭后,当地人会自觉地来清理杂物,好让洪水顺利从桥孔泻下,让澧河石桥重见天日。当地人也传承了故事中的美德,志愿者长年义务美化家园,为代代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本报记者 杨沛洁)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