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滍汝河畔,受王之命,封建应邦。
三千年后,鹰城大地,绿水青山,风暖人间。
5月16日上午,在平顶山博物馆二展厅,主题动画大屏上,白玉线雕鹰展翅翱翔,啸声陡起。
随后,它跨越时空,飞过古应国与硝烟战场、白龟湖与高楼大厦,停驻在平顶山博物馆上方。
这是平顶山博物馆经过数月精心打磨,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推出的应国主题动画。
“你看,原本静止的文物活了起来,结合当下场景,既穿越又真实。”平顶山博物馆陈展部主任王杰介绍说,这一主题动画是以应国历史文化为主线,运用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动态还原古应国悠长绵延的历史文化,能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鹰城的前世今生。
平顶山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娄金山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近年来,平顶山博物馆在增强互动性、数字化、文创开发等方面不断探索,“活”起来的文物让历史更鲜活、生活更美好。
重参与,让市民走进来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
平顶山博物馆于2012年5月15日开馆,是我市第一座综合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500件(套)。2018年5月18日,河南博物院与平顶山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河南博物院平顶山分院,开创了河南省文博界分馆制建设的先河。
如何让文物资源转化为人们感兴趣的知识、喜欢听的故事,为人们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熏陶,是平顶山博物馆一直探索的主题。
“我最喜欢盲盒考古。”“我最喜欢VR考古。”近日,新华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楚仕博与来自洛阳的堂妹一起在平顶山博物馆体验了一把盲盒考古与VR考古后,兴致高昂。
盲盒考古是最受小朋友欢迎的沉浸式文教活动之一。巴掌大小的方形考古盲盒把青铜器、钱币等仿真“微缩文物”藏进土中,玩家利用迷你洛阳铲等工具,让“宝物”一点点呈现真容,体会神秘惊喜。
“我们这个考古盲盒每一个都由三层不同的土壤构成,玩家在挖掘过程中可以学到考古知识。”平顶山博物馆文创办主任方靖媛说。
作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河南省中小学专项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平顶山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其中,研学课程《我们“鹰”该知道的事》围绕白玉线雕鹰,通过课程导入、情景体验、手工材料包等设计,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新;每年的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暑期志愿者讲解员培训班已连续举办9年,培训小讲解员1500多人,进行公益讲解5000余次。自开馆以来,平顶山博物馆每年平均接待大中小学生14万人次。
除了线下活动,平顶山博物馆还线上推出《鹰蕴》《指尖上的国宝》等馆藏文物系列短视频。其中,《鹰蕴》已发布86集,累计获得2000多万的阅读量;在微博上,“指尖上的国宝”文物话题累计阅读量达4000多万人次。
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
在平顶山博物馆应国印象数字化展示厅,一个由10块55英寸屏幕组成的三维交互式智慧大屏上,市民张先生正在“触摸”三维数字文物——春秋带盖铜浴缶。
随着指尖的点触和收放,正面、侧面、底部……铜浴缶360度、立体式“悬浮”在眼前,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纹饰、颜色等细节。屏幕上,每件数字文物都附有介绍,游客在观赏的同时还能点击屏幕下方大拇指图标,为自己喜爱的藏品点赞。
“每一个文物都要拍摄上千张照片,再合成为逼真的立体动画效果。”王杰说,该三维数字文物是利用高精度三维数据技术对文物进行百分百还原、多元化呈现,让静止的文物在人们的指尖下“动”起来。
三维数字文物区的隔壁,是今年新上线的考古发掘VR体验区。
“我来到了一片户外空地,有树林、草坪,还有考古坑……哎呀,感觉要掉下去……”当天,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市民余女士戴上VR设备后,手握开关,瞬间化身专业考古工作者,体验了一把有趣的沉浸式考古。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特别的文物形式,正从小众圈层走入大众视野——“看得见、摸不着”的数字藏品。
“简单来说,就是一张会动的照片。”平顶山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党勤华说,这张照片只存在于手机上的一个App里,想看的话登录打开即可。
去年6月14日,平顶山博物馆携手《中国青年报》“豹豹青春宇宙”数字藏品平台共同发布了该馆首个数字藏品——唐宝相花铜镜,限量发行2500份,每份售价19.9元,上线仅3秒就被抢购一空。
据党勤华介绍,数字藏品是用区块链技术做唯一标识且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艺术品,每一份售出的数字藏品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标识编码,成为可以永久拥有、保存、追溯的数字资产,在传播形式上更加新颖生动,更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社交需求与价值审美,其不可篡改、永久保存的特性让文物找到了“活下去”的新方式。
重开发,让文创火起来
16日,接近中午时分,霍雅倩和两位同学一起来到平顶山博物馆一楼南大厅文创商店,立刻被展示柜里的文创产品吸引。
她们是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大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参观学习。
为保护和传承鹰城灿烂的历史文化,平顶山博物馆成立了鹰蕴制造社,专门从事文创产品的开发、销售等工作,目前已开发文创产品230余款9000余件(套)。
“我们比较受欢迎的文创产品除了金币外,还有橡皮、考古盲盒和冰箱贴等,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方靖媛说。
透过展柜玻璃,可以看到淡雅的丝巾、古典的团扇、文艺的帆布袋、可爱的冰箱贴,还有笔记本、永恒铅笔、保温杯等,每一件产品上都有文物元素。
方靖媛拿出几块爆款文创橡皮介绍说,白玉线雕鹰橡皮以蓝白色调为主,佐以红橙色,大气不失可爱;鹳鱼石斧图陶缸橡皮图案精美,线条流畅,立体感十足,“不但可以使用,还具有收藏、观赏和学习价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作为我市唯一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平顶山博物馆已举办百余场专题展览,多个展览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奖项:“红色印记——平顶山革命历史展”入选国家文物局2019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不朽的信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平顶山革命文物展”被列入中宣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名单;“窑火神工 千年一梦——鲁山段店窑陶瓷精品展”等获得河南省文物局优秀主题优秀展览。
11年来,平顶山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700万人次,成为打造新时代平顶山“近悦远来”文旅名城的重要文化地标。
(本报记者 徐明卉 程照华)
“平宝”带您奇妙游 一眼览尽八千年
嗨,大家好,我叫“平宝”,顾名思义,就是“大平的宝贝”,也是你们今天的小导游。
文物是城市的记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请跟着我一起穿越历史长河,通过参观平顶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去探寻“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过怎样的路?”
双耳圜底灰陶壶
裴李岗文化时期,盛水器,高14.5厘米,口径6.5厘米,出土于郏县水泉遗址,一级文物。
陶壶小口、圆腹、圜底,整体为灰色,器表素面光滑,肩部两耳有孔,可用于穿绳系挂,是先民的盛水之器。“壶”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上为器盖,下为器底座,中为腹,有的带耳,本义指一种盛装液体的大肚容器。古时主要用于盛酒、盛水等。
早在8000年前,先民们开始从山洞里走出来,进行农业生产及手工制作陶器,从此人类文明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鹳鱼石斧图陶缸
仰韶文化时期,葬具,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20.1厘米,1978年出土于汝州市纸坊公社阎村遗址。
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图中鹳身涂抹成白色,犹如后代中国画的“没骨”画法;石斧和鱼的外形则采用“勾线”画法,用简练、流畅的粗线勾勒出轮廓;石斧、鱼身中填充色彩,犹如后代中国画的“填色”画法。这幅画具备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画法,是中国画的雏形。
白玉线雕鹰
西周时期,佩饰,宽2.2厘米,长5.7厘米,重 16克,出土于平顶山应国墓地,一级文物。
白玉线雕鹰作展翅飞翔状,头向右,嘴衔右翅,形成一个穿孔,双翅前端各有一个小穿孔,为西周应国贵族用以装饰、标志身份的佩器。玉料出自新疆和田,呈白色,略泛青,温润光洁,微透明。头顶和右翅有褐斑,是有意运用“俏色”手法,就势运用高浮雕技艺雕琢而成。头部和身体采用平雕手法雕刻成拱形,鹰眼、鹰背、羽翅均为线雕,双爪呈长条形,卷曲于身下,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商代甲骨卜辞中已记载有应国。周初成王改封其弟于应,以监督殷商顽民、抗击南淮夷,周代应国都城大约在今河南平顶山滍阳镇一带。在我国古文字中,应国的“应”字与“鹰”字为同一个字,因此平顶山又称“鹰城”。
盘龙钮盖盉
西周时期,酒器,高26.9厘米,通长32.5厘米,重3.3千克,出土于平顶山应国墓地,一级文物。
盘龙钮盖盉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两者以蛇形环相连接。器盖为圆形,中间盘绕一只昂首虺龙构成了器盖握手,虺龙两爪抓地,龙颈上挺;器身高颈,敞口,鼓腹三等分,联裆下接三个袋状实心足。一端为虎首管状流,虎昂首张口,作朝天吼叫状;另一端为翼龙鋬,龙首仰望,其两翼和四足与器身相连,龙尾下垂为鋬附耳。表面饰有羽纹、兽面纹等纹饰,结构精巧,造型独特。
盉是专门用来调和酒水的器具,流行于商周时期。西周初期周礼中对饮酒的习俗、礼节、场所等制定严格的制度,并专门设立酒官,对酒进行分类管理。
束腰垂鳞纹升鼎
春秋时期,礼器,通高49厘米,重42.5千克,出土于叶县叶邑镇许公宁墓,一级文物。
束腰垂鳞纹升鼎,敞口,束腰,双耳外撇,鼓腹,平底,三蹄足较为粗壮,折沿表面及耳内外饰蟠螭纹,口沿下饰一周突起纹带,纹带下箍一周凸起弦纹,口沿部攀附六条形制相同的镂空龙形兽,鼎身饰满蟠螭纹与垂鳞纹。整体造型厚重大气,纹饰精美,表现了楚文化独具特色的审美观和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情怀。
许国为周代姜姓国,最早建都于今河南许昌一带。春秋时期,诸侯纷争,许国经常遭到郑、楚强国侵凌,先后迁于叶(今叶县)、容城(今鲁山东南)等地。经专家认定,墓主人是许国十五世国君许公宁(公元前591年—前547年),束腰垂鳞纹升鼎是楚王赐予他的礼物,对研究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漆木方耳杯
战国时期,盛器,长19厘米,宽16厘米,高5.4厘米,出土于叶县叶邑镇。
漆木方耳杯俯视呈椭圆形,内髹红漆,外髹黑漆。耳面和口沿内外侧绘几何云纹、漩涡纹,两耳挑起如翼形的方耳,似鸟雀状,左右形如两翼,纹饰简洁,生动流畅,洒脱舒展。耳杯因似雀形而有双耳呈羽翼的形状,称之为“羽觞”,用于盛酒或盛羹。古人饮宴,以双手执耳杯饮酒,这是当时贵族的社交礼节。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漆器工艺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兴盛于春秋战国,而这一时期的漆器无论数量、工艺水平还是艺术价值都以楚国为最,体现了楚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花口三足洗
唐代,水器,高11.5厘米,口径25.5厘米,足距19.3厘米,重1.22千克,一级文物,出土于湛河区苗侯村唐墓。
花口三足洗,口沿呈八瓣荷叶状,造型大气端庄,三只兽蹄足承托器身,通体为酱黑色,圆底露胎,外壁施酱黑色釉,内壁有多处窑变后形成的放射状蓝色彩斑。这种高温釉上的蓝色彩斑,是古代工匠利用不同色釉随意点、洒、刷,烧制后呈现出变化莫测、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在光线照映下宛如银河。
唐宋时期,平顶山境内瓷业昌盛,窑口林立,其规模之大、历史之长、技术之高、工艺之精、销路之广在全国是空前的,成为当时北方的制瓷中心。鲁山花瓷,创烧于唐代,以鲁山段店窑最负盛名,打破了瓷器青、白、黑单一釉色的传统格局,开创了复色釉的先河,被誉为“汝瓷之母、钧瓷之源”,以色彩绚丽、富于变化闻名于世,代表着当时北方制瓷的最高水平。
唐凤鸟金钗
发钗最早见于春秋时期,其因材质及钗首的装饰不同而有了“金钗”“凤钗”“雀钗”等名称。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内外命妇服花钗,施两博鬓,宝钿饰也”,说明钗在唐代是妇女身份地位的象征。
唐凤鸟金钗,头饰,高6.5厘米,羽长3.9厘米,腿长2.6厘米,出土于宝丰小李庄唐墓。凤鸟金钗,钗首为一立凤,凤头傲立突出,凤体丰满前倾,呈“S”形;双翅展开,作飞翔状,两边羽翅各分为三层,内层镶嵌绿宝石,周围以细小颗粒填饰,中翅舒展如扇状,外翅镂空且中间镶嵌绿宝石,凤翅上沿及胸前饰细小金粒为轮廓;钗下以凤鸟双脚为双股钗头,有“出意挑鬟一尺长,金为钿鸟簇钗梁”的意味。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于绾发,造型精美,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唐代金银器种类繁多、造型别致、纹样丰富。此金钗作为典型的金银器饰品,制作极为精美,展示了大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气度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富足。
北宋临汝窑青瓷碗
盛器,通高8.2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6.3厘米。
该碗胎色灰白,质地较密,通体施天青色釉,釉层较厚,釉面光亮,青中闪绿,莹润若堆脂,有“似玉非玉胜似玉”之美称。
汝窑因宋代产于汝州而得名,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所产汝瓷因在烧制过程中对窑位与火候的要求极高,因此成品率极低,传世器物极少,被人们公认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巅峰。 (本报记者 田秀忠 整理)
平顶山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500余件(套),这么多的文物,那么大的展厅,我的小短腿实在跑不过来,如果想了解更多硬核知识,就自己去一趟平顶山博物馆吧!
考 古 往 事
▶1978年,汝州市纸坊公社阎村一带的村民在种桐树时发现距今5000年以上的鹳鱼石斧图陶缸,该文物在国家文物局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64件(组)重要文物中名列第一。
▶上世纪50年代,蒲城店遗址被发现,1963年被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开始进行考古发掘,从这里发现了两个古城——龙山文化古城、二里头时期的文化古城。
▶1979年,发现应国墓地,位于新华区原薛庄乡北滍村滍阳岭上。1986年至2007年,考古队在应国墓地共发掘墓葬500余座,其中两周应国贵族墓80多座,出土文物万余件。
▶1952年,考古学家赵全嘏在鲁山望城岗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冶铁痕迹。2006年,望城岗冶铁遗址被列为国家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是目前河南发现的面积最大的汉代冶铁遗址。
▶上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的两位专家在故宫看到一个黑釉蓝斑的花瓷细腰鼓,后经考察鉴定系鲁山段店窑制品。1990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鲁山段店窑址进行考古发掘。2006年,鲁山段店窑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0月至12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宝丰清凉寺窑址进行试掘,发现典型御用汝瓷十余件,遂将该窑址确定为汝窑遗址。2000年,第6次发掘中在清凉寺村找到了汝窑中心烧造区,发现烧制御用瓷器窑址15座及作坊等重要遗迹及大批瓷器。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汝州张公巷窑址自2000年被发现后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已发现有作坊、澄泥池、灰坑等,出土器物有碗、盘、碟、器盖、细颈盘口瓶等生活用品及工艺品,为宋代官窑常见器物。它的发现为我国陶瓷界探寻了半个多世纪的北宋官窑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
▶2020年6月,鲁山仙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被发现,2020年9月进行考古发掘。2021年9月27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公布了仙人洞遗址发现的距今3.2万年人类头骨化石,是目前河南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早期现代人化石。
▶2020年1月发现余庄遗址。2021年,余庄遗址被列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2020年至2023年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共出土铜、玉、石、陶、骨等材质器物450余件(套),发现龙山文化墓葬79座。
(本报记者 田秀忠 整理)
策划 刘 泉
统筹 陶向军 贾志琼
执行 华 谦 楚让蕊 张红晓 朱丙强 徐明卉
视觉 李永伟 张梦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