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潜心创作
②擦拭奖牌
③检查画作
④整理作品
⑤精雕细刻
本报记者 姜涛 摄
5月10日,叶县城区一处民房里,杨国峰手中的电动磨具在薄薄的红纸上飞舞着,薄纸上显露出或粗或细的白(底色)线条,不一会儿,纸上就出现一员手持利器的武将,武将的战袍被风卷起一角……
“我正在雕刻一组昆阳之战的场景。”停下刀后,69岁的杨国峰说。他扬起手中的纸,记者用手轻轻捻了捻,就是一张普通的红色卡纸。“约有头发丝般厚。”他解释道。
杨国峰出生在邓李乡普通农家,祖辈都是木匠,爷爷在木头上雕刻的场景,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受此影响,他爱上了雕刻,在萝卜上刻印章,将山水鸟虫刻在泥做的模板上。
“能不能在纸上雕刻?”本世纪初的一天,发小在饭桌上的一句戏言,击中了杨国峰。他翻遍中外资料,没有找到纸上雕刻的详细记录,但感到莫名兴奋,他要把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
他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跑遍平顶山、许昌、郑州等地的纸店,终于在郑州找到了理想的纸——0.25毫米的卡纸;再用缝纫机针、钢丝、铁丝、小刀等制成大小不一的刀。然而,事情总是不尽如人意,制作的刀具很容易将纸戳穿。
经过不断尝试,杨国峰发现电动磨具既能加快速度,还容易控制力道,于是他就在电磨轴上配上大小不等的刀头,在一次次努力后,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浮雕技术,在纸上刻出粗细不一的线条,幻化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丰富的花鸟虫鱼世界。
掌握了雕刻技巧,杨国峰勇于挑战自我,将《清明上河图》作为第一幅浮雕作品。他将《清明上河图》复印到纸上后,凭着严谨细致的态度,用两年的时间,成功地将上百个人物及众多店铺雕刻在了纸上。整件作品长8米,工艺细致,画面生动,将人带回到千年前的繁华开封。
此后,杨国峰相继创作出《百虎图》《昆阳八景》《嫦娥奔月》《五牛图》等作品,山水、花鸟、书法……凡能入画的,杨国峰都能雕刻在薄薄的纸上。精湛绝伦、巧夺天工的浮雕技艺,让杨国峰的作品受到了关注。2013年,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中秋文化艺术节上,《嫦娥奔月》获“中原六省银奖”;2013年,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展上,《清明上河图》获银奖;2021年,《莲年有鱼》参加在韩国举办的中、日、韩国际艺术交流展并获奖。
优秀的技艺也成就了杨国峰。2011年,他被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2012年,他被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大师)资格认证委员会认证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家;2013年,他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同年被认证为中国民间艺术家。他也被称为“中国纸上浮雕第一人”。
今年是叶县昆阳之战2000年,杨国峰再次挑战自我,计划用连环画的形式在纸上雕出昆阳之战的宏大场景,用自己的努力为文化昆阳贡献力量。
如今,杨国峰是叶县非遗文化传承人。目前,他已把纸上浮雕技艺传授给儿女,希望更好地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向世人奉献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本报记者 杨沛洁)
策划 刘 泉
统筹 陶向军 贾志琼
执行 华 谦 楚让蕊 张红晓 朱丙强
视觉 李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