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汝州市“党建+产业”融出好“钱”景
市委督查委员会督查组见面会召开
全省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市卫健委通报表扬200名先进护理工作者
豆角丰收
依法合规从事经营主体登记代理服务
擦亮国家高新区金字招牌 助力全市高质量开放发展
誓做学无止境的大工匠
市政协今年重点提案确定
新华区“四推四变”打造“平安法治星”招牌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组织共建 资源共享 品牌共创
汝州市“党建+产业”融出好“钱”景

 

本报讯 (记者毛玺玺 通讯员黄鹏阁)5月10日,在汝州市焦村镇蚕桑产业园内,技术员有序地将从山东引进的450张蚕种摆放在小蚕共育室,进行集中孵化。

自党建引领“拼经济、抓发展”行动开展以来,汝州市通过找准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着力点,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通过党建赋能促产业发展。

组织共建,拓展产业链条。各乡(镇、街道)围绕主导产业延链扩链强链,制定产业融合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产业发展布局,焦村镇成立桑果蜂产业联合党委,通过党建赋能促产业发展,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专业户+农户务工”的运作模式,发展壮大桑果蜂新兴主导产业。按照“七统一”(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土地流转、统一返租倒包、统一采购桑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奖补政策、统一组织收购)方案,标准化建设养蚕大棚280余座供蚕农使用,目前已形成“蚕桑种植—蚕茧销售—蚕丝制被—桑叶炒茶—桑枝种菌”的产供销一体化循环产业链条,带动上下游产业同步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庙下镇以共联共融为核心,成立庙下镇甘薯产业发展党委,由包镇县级领导任党委书记,农业农村、商务、人社等部门负责人及镇党委书记任副书记,统筹助推甘薯种植产业发展。围绕甘薯种植,积极探索“支部+协会+企业+园区+农户”模式,利用市场资源,采取“六统一”(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模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20家、家庭农场56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从事甘薯产业的人数达到9300余人。

资源共享,带动新兴业态。该市将种养基地、加工车间、收购流通企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动形成规模化经营和集聚效应,并以“旅游+”融合赋能机制为基本路径,加快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以焦村蚕桑产业园区为核心,打造3000亩(1亩≈666.67平方米)的蚕桑种植基地,带动2700余人尤其是弱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将汝州烈士陵园、桃花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旧址等红色资源与风穴寺、王湾、云堡妙境等旅游景点结合起来,与各单位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组织生活结合起来,积极打造“党支部+乡村旅游”模式,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兴业态,建成硕平花海、华予生态园等田园综合体项目69个,培育现代农业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89家,辐射带动1.36万户农户增收。

品牌共创,促进规模经营。坚持走自主创新和内引外联产业发展路子,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品牌。“凤凰山”蟠桃、“汝良”杏等10个农产品入选河南省知名农产品目录,“中王农牧”富硒鸡蛋等5个特色农产品获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蟒川镇半扎村、大峪镇袁窑村、蟒川镇戴湾村3个村获评2022年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陵头镇获评2022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焦村镇完成“田园焦村”全品类农产品商标注册,同时创立“豫汝意”蚕丝被、“神仙叶”桑叶茶、“邢村桑枝菌”等多个衍生产品品牌,以独具特色的品牌体系推动市场影响力快速提升。

据汝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康乐介绍,该市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推动蚕桑养蜂、绿色种植、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