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平顶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如果文明有能量,那一定是……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3年4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果文明有能量,那一定是……

感动鹰城 感动你我
文明用餐
人人有责
美好环境
大家共享
乡村如画
心情如花
文明之城
大家共创
 

编者按:文明创建,新风扑面:农村人居环境干净了,家就要更整洁;城市老旧小区变美了,居民自发行动共同维护美好家园;餐桌文明入脑入心,公勺公筷、“光盘行动”蔚然成风……

如果文明有能量,那一定是直抵人心的感染力和见贤思齐的感召力,引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向着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点点微光,汇聚成璀璨的文明星河,照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改造老旧小区 共享文明成果

小区里拆除违建,拓出公共活动空间,私搭乱建场所改造成了休闲小广场……对于新华区西高皇街道天湖苑社区平顶山学院家属院的居民来说,小区旧貌换新颜,环境卫生得到很大提升,生活舒心多了。

平顶山学院家属院建于1985年,共有9栋楼、288户居民。2020年,新华区将其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改造后家属院水电管网入地,居民广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到位,大家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院内拆墙透绿,环境卫生得到提档升级。“老旧小区改出了居民文明美好新生活,也带动了居民共同维护小区环境卫生的积极性,美好家园要共建共享。”3月28日,西高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方方说。

2019年10月,我市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项目763个,惠及居民110629户,累计完成投资15.5亿元。“老旧小区改造‘改’出了居民幸福感,满足了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推动了城市更新与文明建设。”市住建局局长黄建军说。

老旧小区改造改出的美好,群众看在眼里,也带动了不少人积极参与创文等社区建设。家住新华区曙光街街道曙北社区15号院4单元的李春花是该街道的一名“鹰城大妈”,3月28日,她正带领其他居民一起打扫小区卫生。

15号院建于1979年,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过去环境卫生条件很差,2019年新华区将其纳入老旧小区改造,2020年改造完成后的15号院焕然一新。“现在我们这个院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现代文明氛围,大家越来越喜欢这个院子了。好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我们这些退休人员主动加入‘鹰城大妈’队伍,参与创文等基层社区治理,为了创文一起干。”李春花说。

春天的15号院生机盎然,清新舒适,3月28日,居民蒋娇在收拾家门口摆放的花架上的鲜花和绿植。“小区改造好后,大环境变好了,社区还用花架帮我们打造了小景观。我们要各负其责,把各家门前的花架打理好,卫生搞好,让小景观彰显大文明,传递正能量。”蒋娇说。(本报记者 毛玺玺/文 姜涛/图)

整治人居环境 提升文明素养

3月29日,在湛河区曹镇乡杨西村,74岁的村民谢香云一起床就忙个不停,整理屋子、打扫院子。

“你看俺村现在干净又漂亮,乡亲们都不好意思再乱扔垃圾了。”的确,如今的杨西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内道路整修一新、“壹亩荷香”生态园游人不断、村内小河清水潺潺……

“是呀,村里都干干净净的,咱自己家不更得干净整洁嘛!”说话间,又有几位村民出来倒垃圾。

“人居环境整治,不仅让村庄实现了一眼净、全域美,而且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自觉维护整治成果的内生动力。”湛河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魏增江说。

人居环境“质量指数”连着群众的“幸福指数”,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之一,主要领导多次动员部署、督导调度,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域化,“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截至目前,全市2556个涉农行政村实现整治行动全覆盖,已清理垃圾堆42.21万处、坑塘1.94万个,整治乱搭乱建2.9万处,整治残垣断壁、空心院5.3万处,整治规范集镇市场895个,植树种绿221.7万棵,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向好发展。

各级党政一把手真抓实干,基层党员干部冲锋带头,村民也从刚开始的“站着看”变成了后来的“争着干”,卫东区成立24支农村“党员突击队”,出动近万人次参与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湛河区曹镇乡彭庄村群众经常在微信群里提建议、晒图片,微信群成了“大家事情大家办,方法有错大家提”的新平台,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实现“干部干、群众看”到“群众跟着干部干”的转变,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现在环境好了,咱村也成景点了,亲戚朋友来俺家倍儿有面子。”在新华区焦店镇郏山阳村南广场上,几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新变化。

(本报记者 孙聪利/文 姜涛/图)

激发参与热情 构建文明格局

3月29日上午8点,新华区曙光街街道曙北社区60岁的刘素霞,穿上带有“鹰城大妈”标识的红马甲,提着装有宣传单的袋子,又“上岗”了。当天,她要和曙北社区其他“鹰城大妈”一起对片区的商户进行创文宣传;同时她还要当好“啄木鸟”,紧盯社区创文工作,发现问题随时督促整改,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社区。

2021年10月18日,我市以新华区为试点启动“鹰城大妈”志愿服务活动。当天,500名“鹰城大妈”代表统一着装集体亮相。如今,新华区“鹰城大妈”已发展到1000多人。

“感谢区督导组积极推进此事,感谢你们为群众解决难题,由衷感谢!”近日,卫东区居民“小宝”个区创文办发去了一封感谢信。此前,“小宝”通过该区创文办“你来拍,我来改”通道反映:华灿光明城市有个垃圾站,经常半夜收垃圾,影响群众休息,希望协调收垃圾时间。随即,该区创文办组织创文督导组到现场查看,要求相关街道及时清理垃圾,并悬挂“禁止倾倒垃圾”指示牌,“小宝”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去年6月13日,卫东区创文办为激发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情,启动了全民“你来拍,我来改”活动,针对不文明行为以及市容环境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行曝光,截至目前已收到问题诉求23个,整改完成23个。

“东安路南段原帘子布厂铁路专用线人行道盖板破损,影响行人出行。”70多岁的退休职工马大爷拨打12345电话反映这一城市建设问题。市热线办将这一问题梳理到《热线周报》后,很快引起了我市主要领导的重视,批示有关部门尽快消除安全隐患。“修得真好!真为这河两岸的居民办了件实事好事。”过路市民刘红称赞道。

文明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刘素霞、“小宝”、马大爷本是毫无关联的三个人,可是他们却因文明城市创建连在了一起。自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我市群众主动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我市各级各部门也积极带动引导群众发挥力量,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全民创文格局。

(本报记者 王代诺文/图)

杜绝舌尖浪费 引领文明“食”尚

3月28日上午11点多,位于市区建设路西段的大秦宴已经迎来了不少顾客。走进饭店,墙上醒目的位置挂着“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禁止吸烟”等宣传海报,公勺公筷是每张餐桌上的标配。“顾客点餐时,我们的服务员都会提醒按需适量点餐,尤其是主食方面,像油泼面、臊子面、肉夹馍等都可点小份。”该店总经理周启航告诉记者。

13点30分,巴奴火锅名门天街店内依然热闹,门口“巩固国卫文明创建”示范店的牌子格外醒目。店内备菜区干净整洁,几位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备菜。在手机点餐页面,记者看到大多数菜品可以选择“小份”。“我们建议每人点2至3道菜就可以了。”服务员说。点完餐,服务员又贴心地送上清洁盒,方便存放果皮残渣。

“我觉得文明餐桌很有必要而且效果明显,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公勺公筷成了大家的共识。现在在外边吃饭时,很少遇到不文明行为。”用完餐的市民张女士在服务员的帮助下将剩菜打包。

在湛河区南环路街道程庄社区,麻辣烫、米线、热干面等各式小吃店分布在狭窄的街道两侧。馆子虽小,但文明用餐的提醒一样不少,有的店内还贴着文明诚信经营倡议书和文明餐桌公约。

近日,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联合市商务局举行“反对浪费崇尚节约”制止餐饮浪费倡议活动,倡议全市各餐饮经营单位传承传统美德,营造节约氛围,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管理水平,诚信守法经营,要求80余家会员单位在店内显著位置张贴倡议书。

小餐桌,大文明。《平顶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去年3月1日起施行,倡导和鼓励市民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在多方努力下,我市餐桌文明已蔚然成风。

(本报记者 张超/文 王尧/图)

选树榜样典范 筑牢文明“根系”

“珍贵的荣誉不仅是我前行的动力,同时也不断鞭策我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更加广泛、细致地投入到帮残助残工作中。”3月29日上午,“感动鹰城”2021年度人物、市残联退休干部卢雪梅感慨道。

1991年,卢雪梅从武汉工学院毕业到市残联工作。她竭尽所能推动着助残扶残爱心工程:参与完善我市覆盖残疾人教育全过程的救助体系,使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9%;创新残疾人工作方法,解决我市796名重度残疾人托养问题;连续3年被评为市优秀公务员,获得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市第二届脱贫攻坚“鹰城榜样”先进个人等称号。

为充分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市残联多次开展“感动鹰城”先进人物学习活动,我市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纷纷表示:“卢雪梅日复一日,踏踏实实,不怕困难,一心致力于残疾人事业,还开创了残疾人同步工作法,令人敬佩。”“我一定以卢雪梅为榜样,坚守初心,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卢雪梅这种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们要把这种精神践行到工作中、生活中”……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一群典范影响一座城市。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打造“首善之区、好人之城”,秉持“选树一个,带动一批”的宗旨,常态长效推动各类文明评选活动迸发广泛、巨大文明能量。道德模范、“乡村光荣榜”表彰,“感动鹰城年度人物”评选,“鹰城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推荐等文明典型选树活动,发掘典型人物逾千人,带动崇德向善的文明行为在鹰城大地蔚然成风。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回信中所说,榜样能‘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文明评选活动是文明培育的重要载体,这不仅对先进人物自身是一种激励,更能引导广大市民见贤思齐,筑牢全市文明‘根系’。”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张瑛辉说。

(本报记者曹晓雨 /文 牛智广/图)

策划 刘 泉

统筹 陶向军 贾志琼

执行 华 谦 朱丙强 赵金萍

视觉 李永伟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