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李是山区乡,退役军人服务站设在乡政府东北侧一个不起眼的院落内,为全乡1100多名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今年51岁的夏李乡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贾合林,1993年退伍后就一直在该乡工作,2017年他被市委、市政府和平顶山军分区评为“拥军优属”先进个人,获得2022年全国百名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站长)提名;服务站被平顶山军分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表彰为“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获得2022年全省“枫桥杯”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提名。
一名基层普通干部为何能获得如此殊荣?2月20日,记者特意来到该服务站,跟着贾合林了解他的获奖“密码”。
精诚所至,以真诚焐热老人的心
上午9点多,贾合林驱车来到先庄村,敲开一户村民家的大门。“哎呀,领导又来看俺了,俺没事儿,身体好着呢。”一位老人走了出来,紧紧握住了贾合林的手。
老人名叫孟庆,1973年退伍。退伍返乡后不久,孟庆的一条腿就出了毛病,虽曾四处救治,也没有治愈。为此他曾到各级上访。
作为一名退伍兵,贾合林怀揣多年的绿营情怀,一次次来到孟庆家,或者将他请进服务站交心聊天。用贾合林的话来说,同样穿过绿军装,有着男儿的血性,很容易聊到共同话题。孟庆告诉他,自己在部队时不怕苦不怕累,获得过多项荣誉,并实现火线入党。
“老人的光荣历史,让我有信心解开他心里的疙瘩。”贾合林回忆道。老人家庭生活困难,他就和乡里、村里协调为其办理低保;每年八一、春节前,他必定到老人家里慰问;考虑到老人腿脚不便,他协调民政部门为其办理临时救助;老人家的房屋需要修缮,他又协调相关部门为老人改造危房……
精诚所至,贾合林的努力焐热了老人的心。孟庆非但没有再去上访,还帮着宣传党的退役政策。先庄村曾是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村委会换届选举时困难重重。孟庆发挥老党员的作用,与多名老党员搞宣传支持选举,冒雨号召村民积极投票,终于为村里选出了“当家人”。
事无巨细,用行动坚定创业者信心
离开孟庆家,10点半左右,贾合林来到侯庄村村外的养猪场,养猪场负责人刘小宁也恰巧到了养猪场附近。
2001年退伍后,刘小宁曾到深圳打拼多年。与家里人聚少离多,让他产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贾合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积极支持的同时,也曾帮着刘小宁找项目。2019年,叶县生猪养殖“千头线”项目方兴未艾,刘小宁考察后决定从事养殖业。
方向确定后,贾合林帮助刘小宁协调土地手续,向他宣传退役军人扶持政策,联系相关银行为项目贴息贷款20万元,联系相关培训机构让他免费参加养殖培训……2021年,头茬猪苗顺利投进圈舍。
项目投用后,贾合林经常到刘小宁的养猪场了解情况,还帮着联系技术人员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刘小宁发挥军人作风,带领更多的人致富。
两年前,刘小宁建起了年出栏5000头的养殖项目,事业走上了正轨。在贾合林的鼓励下,刘小宁还成为叶县退役军人种养协会的副会长,与大家交流分享创业经验。
把好方向,时刻关注“兵支书”的成长
11点多,贾合林来到下马村境内的澧河河滩。“再有一个多月桃花、李花就开了,这里会吸引成批的游人前来。”他说。
原来,在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进京的带领下,该处河滩去年整理后栽植上桃树、李树等。
“这得感谢贾站长为俺捋思路。”正在此处巡视果树长势的李进京感慨地说。年轻的李进京也是一名退伍兵,一年多前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尽管有一腔热血,然而村里的事情千头万绪,刚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李进京一时不知道从哪里做起。于是,他就找到了对侯庄村村情了如指掌的贾合林。澧河穿侯庄而过,有着相当长的一段河滩,但因疏于管理一直荒废着。贾合林建议李进京在河滩利用上做文章。说干就干,李进京带着村干部组织挖掘机整理河滩,陆续整理出300亩(1亩≈666.67平方米)地,又整合周边的果园,总面积600多亩。在贾合林的帮助协调下,该村有了160多万元资金,河滩地种上了绿化树、果树。
贾合民还帮着该村协调修建了3.7公里的柏油路。平整的河滩地、整洁的村公路,让村民对刚上任不久的年轻村党支部书记另眼相看,在李进京的努力下,村班子凝聚力大大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
今年,该村又流转600多亩土地,招引外地种烟大户,示范带动该村烟叶种植。
在夏李乡,像李进京这样的“兵支书”有五六个,在基层有着多年经验的贾合林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成长,并为他们的工作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本报记者 杨沛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