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鹰城公益
3上一版
 
何栓岗:志愿服务让生活扬帆
航航有自己的床和书桌了
残障小伙想要一些厚衣服
匠心汝瓷魂 浴火成天青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9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匠心汝瓷魂 浴火成天青

民建中央原主席陈昌智(左)与李浩中合影
仿宋汝瓷捐赠仪式
两岸汝瓷文化融合交流活动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局长、发言人马晓光(前左一)高度赞扬汝瓷杯
 

李浩中,男,1970年6月生,中国籍,汉族,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河南省高级民间艺术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平顶山市汝瓷研究会会长,民建平顶山市委会文化委员会主任,中国书画世界行河南委员会副主席,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特聘教授。

4年烧制终成“器” 泥火淬炼成“天青”

李浩中的汝瓷研究之路已经走了20多年。

1998年,他凭着兴趣爱好学习汝瓷知识,并拜访老师深入学习汝瓷制作技艺。沉醉于这一抹天青宝色,加上积累和学习,李浩中对汝瓷有了更多了解,同时也更坚定了亲自烧制出汝瓷的信心。2000年,他自建窑炉开始烧制汝瓷,以实现自己的“汝瓷天青梦”。

“造天青釉难,难于上青天”。想要复烧历史上的汝瓷,绝非易事。李浩中投入了近百万元仍不见成品,内心有了动摇。对汝瓷的狂热喜爱和家人的支持让他最终没有放弃。

他拜师学艺,走访名家,潜心学习。李浩中跟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王君子学习汝瓷烧制技艺,大师的匠心精神、技艺和用心传授让他领悟颇多,他结合自身所学总结并继续研发,一次次试烧,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的烧制,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后,2004年,在时间的磨砺和泥火的淬炼中,“天青”终成。

继承传统技艺 不断探索创新

李浩中烧制的汝瓷一经问世,就被诸多收藏家争相收藏。他烧制的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色泽独特,随光变幻;观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抚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赏心悦目。专家、学者都高度评价。

汝瓷作为传统工艺,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寻求当代文化的精神和需求,手艺才不会过时。

“汝瓷作为曾经的官瓷被皇室垄断,寻常百姓很难接触,现在有条件了,应该被更多的人接纳、欣赏,只有这样汝瓷才能重现辉煌。”李浩中说。

如今,汝瓷的用途普遍是观赏摆件,如何与生活更紧密地结合,用途更广泛呢?李浩中开始了汝瓷实用器型的研发。

李浩中在继承古法汝瓷烧制技艺精髓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相继推出了汝瓷旅行杯、茶具、酒具、餐具、香炉、文创等产品,拥有外观设计专利15项、版权保护60个,包括扭转乾坤壶、龙凤青铜樽、七宝香炉、将军罐、德杯、罗汉杯、五福杯、小龙杯、官帽杯等。他把非遗鸟虫篆字和汝瓷烧造技艺进行融合创新,研发了《中国梦将军瓶》《扭转乾坤壶》《龙凤樽》等双非遗汝瓷作品。其中,《腾龙出香》获得2014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龙凤樽》获得中国历史名窑名品当代陶瓷作品交流展银奖。

“汝瓷正在步入产业化”

李浩中20多年如一日从事汝瓷的研究、烧制,作品凝结了他作为手工匠人的赤子情怀。对于汝瓷的未来,他有自己的见解并充满信心。

2022年6月28日,以“同根同源、大师匠心、弘扬两岸文化交流融合”为主题的新华区“大宝龙窑”两岸汝瓷文化融合交流活动在平顶山市汝瓷研究协会举行。在交流活动中,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携手李浩中,共同为平顶山市新华区“大宝龙窑”瓷坊揭幕。在交流座谈中,围绕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等内容进行交流,以汝瓷文化搭建两岸携手共进的桥梁。

7月22日,李浩中仿宋汝瓷捐赠仪式在武汉博物馆举行。李浩中将两件仿宋汝瓷作品《玉壶春》和《长颈瓶》,分别捐赠给武汉博物馆和江汉关博物馆。

9月18日,黄河文化创新成果发布会在郑州举行,李浩中受邀携作品参展,他的作品受到高度认可。他将参展双非遗专利作品《中国梦将军瓶》赠送给全国人大第十一届、十二届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陈昌智,赠送《和谐猫》给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晓林,赠送《双耳瓶》给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陶鸣。

“平顶山的汝瓷行业正在走向产业化,未来产业生产指日可待。”李浩中说。 (徐玉涛/文 郑翠芳/图)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