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秋遐思
我的精神故乡
一缕阳光照我身
丰收在望
读懂父亲
会说话
平报让我人生充盈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秋遐思

 

◇ 杨静

今年的中秋节和教师节“双节”同至,这样的巧合本世纪仅有三次,这是第一次。明月当空,指引家的方向;师恩如炬,照亮知识的殿堂。

这幸运加倍的“双节”着实令人喜欢,小时候过中秋节虽然不放假,但这一天,当教师的姑姑们总会带着表弟表妹回爷爷家团聚,一起吃月饼、过节,热热闹闹。有一年家里买的月饼包装盒上印着一句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算是中秋诗词对我的启蒙,也是中秋节的第一层境界。小学作文中老师曾对我的语句重点画线:月亮像一块金黄色的月饼,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看到老师的红笔圈画,我兴奋了好多天。

表姊妹中我是老大,每年的切月饼活动自然由我主持。那时平顶山月饼的花样没有现在的多,常见的只有传统老式、广式和京式。每次拆月饼盒前我都怀着紧张与期盼的心情,就像开盲盒一样,先猜测一番里面是什么味道。然后我们经过讨论,挑选出几个符合全家人口味的,五仁、蛋黄莲蓉、豆沙一般是必不可少的“三兄弟”,可能会再加上两个没尝过的味道。我会把每一块月饼都仔仔细细地平分成11份,然后拿起属于自己的一小块放进嘴里细细品尝,感受着中秋带给我的甜蜜。

在外地上大学的几年中,中秋节开始一个人过。第一次吃的咸味月饼是同学带我买的两块沈大成鲜肉月饼,之后又品尝了牛肉、鸭肉等月饼。头两年还会在中秋节给自己买几块,后来索性连月饼也不吃了。当发现平常热闹的校园里冷清下来,猛然察觉今天是中秋节了。吃过晚饭走在夜深人静的校园里,望见天上的月亮和平顶山的一样,还是那么圆、那么亮,仿佛是独属于我一个人的,伸手就能触碰到,又似乎迷醉在桂花的香气中,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成了现实。“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难道说的是我。忽然想起三岁那年的中秋节,爷爷因为身体不适没吃晚饭就休息了,等大人们分好月饼开吃时,我非要拿着月饼去北屋给爷爷送去,爷爷接过月饼,一高兴抱起我说,病好了,咱出去一块过节去。有些爱,像藏在月饼里的甜馅儿;有些爱,就躲在回忆的细节里。爷爷奶奶,我想你们了,你们想我了吗?电话铃声将我从幻想中唤醒,耳边听着家人的关怀,我的中秋不再孤单。“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乐。”这是每一个游子的期盼,也是中秋节的第二层境界。

今年的中秋节单位早早发了一提“神马”月饼,我又在网络上预订了一盒故宫博物院直营网店月饼,还收到了大学同学寄来的沈大成鲜肉月饼。看着这三盒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月饼,勾起了我对中秋节无限的遐思,也感受到了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我想起了太姥姥,她出生于1900年,见证岁月的四季,105岁的高龄且儿女孝顺,人生可谓美满,但她还有一个遗憾。姥姥曾多次说过,过去每年过中秋节,只能买一块月饼全家人分着吃,每次太姥姥都会切下一小角放起来。她的一个儿子,那一年被带到海峡的对面再也没有了音讯。但我们都坚信,那缺失的一角必将回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这是中秋节的第三层境界。

团圆是家庭永恒的主题,幸福是每个人不懈的奋斗。天上的明月、窗外的桂香、酥甜的月饼,有看的、有闻的、有吃的,想一想就让人动心,还有浓浓的亲情与满满的家国情怀,这样的节令谁不喜欢呢。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