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教师节邂逅中秋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天涯共此时 难忘是师恩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丰收季,田野放飞歌
畅分享,师生情谊浓
常陪伴,独居不孤单
忙学习,异乡月亦明
长相忆,思念无绝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9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相忆,思念无绝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9月7日上午8时,金沙湾大酒店六楼大厅,刘福朝老人端坐于中式屏风前,白发白眉,仙风道骨。老人今年已90岁高龄。

“我从教一辈子,老师多,学生更多,可这么多年我还是感念初三时的班主任常万里。”老人沉浸在深深的回忆中。

说话间,老人拿出两页纸,上面写着一篇文章——《使我终生难忘、改变我一生命运的初中毕业班主任常万里老师》。为了这次采访,老人前一晚写了这篇回忆文章。

1932年,刘福朝出生于鲁山县仓头乡下仓头村,家中兄弟四人,他是老大。解放前,贫困、饥饿,上学是不敢想的事,1947年鲁山解放后他才得以上学,21岁小学毕业,考入鲁山县第二初中。三个弟弟仅老三上了小学,考虑到家里的条件,初三时刘福朝想辍学,常万里老师劝他继续上学,并为他申请了每月3元钱的补助。

那时邻居中有个手艺好的铁匠,家里条件相对好一些,时常接济些红薯面给刘福朝家,母亲就做成咸火烧让他带到学校吃。常老师总去食堂看他们吃得咋样,能不能吃饱。

初中毕业时,刘福朝想考师范,缓解家里的压力。当年鲁山县成立高中,报考的人不多。常老师找到刘福朝,告诉他要去上高中,将来才有机会上大学。

人生走过近一个世纪,老人万分感恩常老师。他成为鲁山高中第一届学生,高中毕业考入郑州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回鲁山高中教学,后来成为校长。

采访当天,老人送给记者一本他编著的书——《华夏刘姓》。老人说他能著书,也得益于常老师。常老师是他的语文老师,“他教得好,文字功底深厚,上课旁征博引,我们都听得很投入。”老人说,也许是那时埋下了文学的种子,才有了日后的生根发芽。

“对常老师,我还有个遗憾。他后来回洛阳栾川老家了,我自上高中后就再没有见过他。我曾四处打听甚至到栾川去,都没能再联系上他,没能再见上一面。”老人低声说,“60多年了,时常想起,师恩难忘呀!”

(本报记者 张秀玲 文/图)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