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苏轼的中秋诗情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2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轼的中秋诗情

 

张振营

◉核心提示

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

千古一人的苏轼,无论在当时的宋朝还是后世都人见人爱。

他的诗词有很高的造诣,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唱大江南北。

他是超级吃货,真正的美食家,一道美食“东坡肉”蕴涵着生活的智慧。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种人生态度,凝结幸福生活的秘诀。他对人的宽容和对生活豁达的态度都充分体现了浪漫情怀,让他在文学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他在文、诗、词三方面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书法、绘画亦是成就突出,医药、烹饪、水利等方面的技能同样令人刮目相看。

千百年来,苏轼的形象不断被呈现、描绘和刻画。人们诵读苏轼的文章词赋,临摹他的书法,谈论他的生平轶事。他是永不过气的偶像,追随者不分老幼、不分国籍,跨越古今。

“西方有莎翁,不及我东坡。”苏轼是人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是灿烂银河中的一颗耀眼明星。我们平顶山有幸与苏轼结缘。

苏轼来过平顶山五次,这里的山山水水留有他的足迹,这里的名胜古迹留有他的诗篇。苏轼与弟弟苏辙葬在郏县,其父苏洵在郏县有衣冠冢。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融入了平顶山大地,融入了平顶山历史,融入了世世代代平顶山人民的心中。苏轼热爱平顶山,平顶山是他灵魂的家园,平顶山父老更是热爱苏轼,甘做苏轼灵魂的守护者。苏轼的“德泽沁人”获得世人的敬仰,因而对其墓、祠倍加爱护,使得苏坟在900年的风雨沧桑中得到完好保存,三苏文化得以弘扬。

郏县文艺界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中秋节都要进行“赏明月拜三苏诗歌之夜”活动,郏县籍文学爱好者依次登台诵读苏轼的作品,并在三苏园举办三苏父子祭拜仪式。

中秋赏月是我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习俗,这一习俗在宋代尤为盛行,无论贫富贵贱都要在中秋节这天安排家宴,子女团圆,饮酒赏月,其乐融融,故而流传至今。苏轼对明月情有独钟,写有大量的吟诵明月的诗、文、词。借月抒怀是他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文人情怀。他一生创作的诗词有3000多首,写到月亮的就有500多首。中秋赏月更是苏轼的必备功课,让我们从他的中秋咏月之作中感知他的喜怒忧愁,探知他所走过的崎岖之路。斗转星移已千年,可每当吟诵这些佳作时,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和他一样置身其境、感同身受了。

1 苏轼秋月诗中的兄弟深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情境交融,感情饱满,耐人寻味,因此900年来传诵不衰。当代更有邓丽君等歌星艺人倾情演唱,可谓中秋佳节必备的精神食粮。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般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

很多人看到这首大气又绮丽的词,会认为是一首爱情诗。又是朱阁,又是绮户,又是婵娟。但这只是看到的表面,实际是比爱情更牵动人心的一种感情。因为苏轼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子由是苏辙,苏轼的同胞兄弟,比苏轼小两岁。兄弟俩的感情仿佛前世修定,两人一起长大、一起读书,而且还是知己。

哥哥苏轼非常喜欢弟弟,到哪里都带着他,苏轼的性格中有豪放浪漫的一面,弟弟内秀沉稳,他们在性格上也是一种互补。

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同时在这年春天考中会试,母亲却在四月份亡故。照顾父亲的责任落在了两兄弟肩上。苏轼去凤翔做官时,弟弟放弃外派的官职,请求留在父亲身边照顾父亲。

在苏轼29岁和苏辙27岁时,他们又失去了父亲。苏轼对于苏辙的爱包含了长兄为父那种情怀。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八月十五日苏轼在密州时所作。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到密州任职。熙宁九年中秋,月色如水,银辉遍地,苏轼与胞弟苏辙已7年未得团聚。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人有悲欢离合”。虽然兄弟两人都才30多岁,但是已经领略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父母早逝,兄弟聚少离多,仕途不是年少时想象的那么风光。已经失去了父母的两个兄弟,都将对方看作人间至亲至爱的人。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这里的“但愿人长久”,更包含着健康、忧患,无不是最深的心情。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连在一起。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也是苏轼借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表现了苏轼的旷达和乐观。

就在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后不久,苏轼兄弟便得到了团聚的机会。熙宁九年(1076年)冬,苏轼得到移知河中府的命令,离密州南下。次年春,苏辙自京师往迎,兄弟同赴京师。抵陈桥驿,苏轼奉命改任徐州。四月,苏辙又随兄来徐州任所,住到中秋以后方离去。7年来,兄弟第一次同赏月华,而不再是“千里共婵娟”。融融圆月之下,他们共话手足之情,感叹良辰美景不再。明年的此时此刻,我们兄弟又会在哪里赏月呢?人生的哀伤和感慨,苏辙有《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记其事,苏轼则写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中秋月》)

携手看月。那黄昏的云彩消散,天空如此清凉带着寒意。

河汉高远,万籁无声,看着月亮如玉盘玉轮缓缓转动。

此时,苏轼39岁,苏辙37岁,父亲离开他们已经10年。经历了家人去世,这人间的两位至亲兄弟更懂得中秋的含义和团圆的珍贵。他们在一起,曾经的苏家就未曾破碎;他们在一起,就是一轮圆月,一个心里的家。

且中秋之月,是一年中最美最清最圆之月,与他们更是7年之后的月光普照,怎么能不珍惜感怀?

人生在世,处处江湖,就算是有心,只怕也很难有机会年年相守啊。

果然,第二年中秋,他们没能在一起。

“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

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

徘徊巧相觅,窈窕穿房栊。

月岂知我病,但见歌楼空。

抚枕三叹息,扶杖起相従。

天风不相哀,吹我落琼宫。

白露入肝肺,夜吟如秋虫。

坐令太白豪,化为东野穷。”(《中秋月寄子由三首》节录)

这是苏轼于元丰元年(1078年)中秋在徐州创作的五言诗。作者在中秋夜憔悴卧病,对月感怀,思念弟弟子由,因赋此诗。诗中回忆去年中秋与子由同在徐州观月情景。明月依旧,兄弟却已天各一方,使作者备感人生聚散如浮萍,黯然伤神。

病中的苏轼,分外怀念弟弟,也只有在家书和诗词中,看到苏轼最伤感的一面。

弟弟,去年中秋我们在城东看水看月,今年我病了,且窗户也是破的,好在可以通过窗子看月亮。而且我今年收入也不好,没了李太白的豪气,变得穷困潦倒。

也许只有在自己的弟弟面前,苏轼才可以真正倾诉人生的失意。

“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

回顾坐上人,聚散如流萍。

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

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

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中秋月寄子由三首》节录)

这三首诗无不是写的兄弟情,弟弟,我不只是牵挂你,我很想回到过去的岁月啊。也许此时苏轼已经预感到了前途叵测,感觉风雨将至。人世间最能抚慰心灵的就是和弟弟苏辙的兄弟情。

果然第二年,“乌台诗案”陡然降临,43岁的苏轼因文下狱,行将问斩。苏辙在皇帝面前以削掉自己的官职和前程为条件,乞求保住苏轼的性命。在一百来个日夜里,苏辙为了救苏轼能跑的门路都跑遍了。

苏轼更是觉得对不住苏辙,自己身死事小,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都会落在苏辙的身上。作为哥哥,他情何以堪。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这首绝命诗是写给弟弟苏辙的,与君世世为兄弟,这是遗言,足以掂量出情感的力量。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五月,苏轼在赴任汝州团练使的路上生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七月二十八日,苏轼病逝常州,次年六月,由弟弟苏辙主张,苏轼的几个儿子从常州扶柩至郏城钧台乡上瑞里(今郏县茨芭镇苏坟寺村)安葬。宋政和二年(1112年)十月,苏辙在许昌病故。苏辙遗言将自己和苏轼埋在一起。如今,两兄弟再也不用担忧长路崎岖,也不必再奔波流离,他们长眠的地方尽管离故乡那么遥远,却也有一座小峨眉山静静陪伴,仿佛在抚慰他们一生的漂泊,用无尽的注视还给他们故乡的安宁与温暖。

苏轼和苏辙为什么会同葬在郏县?真相就源于血浓于水的亲情。

三苏园里,年年明月照古柏,中秋月,中元月,春江月,月下联诗,兄弟在另一个世界里永远少年。

2 苏轼秋月诗中的家国情怀

每年的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是杭州的钱塘大潮活跃期,汹涌澎湃,堪称天下奇观。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至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苏轼任职杭州通判。公元1073年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微风吹拂。杭州城几乎万人空巷前来钱塘观潮,“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苏轼乘兴观潮,心潮澎湃,作《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内含五首。这组看潮绝句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有意到笔随之妙。有实写,有虚写;有感慨,有议论;有想象,有愿望,淋漓恣肆,不落俗套,体现出苏轼诗风英爽豪迈的特色。第一首开头两句:“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这一年中秋,适逢晴朗,所以作者预知月亮会很圆,心情也倍加欣喜。但正是这组五绝给他带来了麻烦和灾难。

带来灾难的是第四首: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这是苏轼以地方官的身份,因看潮而抒发的议论。一是怜借弄潮人的重利轻生,担心他们踏波逐浪,常有被溺死的危险;二是讽喻当时朝廷兴建水利多不切实际,害多利少,难有成效。

后来的“乌台诗案”就把这首诗作为罪证之一,诬陷苏轼谤议朝廷,硬是要把他置于死地。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太守。其间,与表兄文与可相交甚厚,经常有诗文往来。文与可知道苏轼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情感,对咏月的诗作有着敏锐的感受,特作诗《待月》寄给苏轼,以期得到回应。诗云:“城端筑层台,木杪转深路。常此候明月,上到天心去。”果然,苏轼寄来了《待月台》一首:“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只従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

苏轼认为明月与高雅之士是有约期的,君不见,每到十五、十六月亮最圆满的时候,高人雅士都会观月赏月咏月,这难道不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吗?月光入户侵檐,给人以娟娟似蛾眉的柔情美态。“只従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写出了因满招损的自然规律。满月给人间曾带来无限美景和喜悦之情,然而满即缺之始。诗人久久伫立,眺望远海,观月动情,以人拟月,借月抒感,他联想自己官场失势,心中不免泛起淡淡的愁绪。此时诗人那官场失势的往事,大概正随着海上徐徐升起的明月而浮现在犹如海波一样动荡不宁的思绪之中了。

公元1079年四月,苏轼任湖州知州,八月就因“乌台诗案”锒铛入狱。他因此而斯文扫地,备受凌辱,胸中充满着愤愤不平的块垒。这年中秋,他作《妒佳月》:

“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洁白。”

诗中把莫须有的诬陷喻为“怒飞千里黑”的风伯,再圆满的月亮也因之而黯然失色。“佳月”对此不嗔不怨,相信“毋烦风伯来,彼也易灭没。支颐少待之,寒空净无迹。”

“乌台诗案”总算渡过劫波,免除了死罪,可贬斥是万万逃不过的。

3 苏轼秋月诗中超然的人生态度

因“乌台诗案”苏轼被发配到黄州。他没有因此而悲观消沉,而是和前贤哲人一样,以豁然达观的积极态度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这一时期的诗词创作也多是“发愤之所为作也”,其中的《西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最具代表性,并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佳作。

在黄州,苏轼中秋夜对月独酌。此时距“乌台诗案”已近一年,回首往事,瞻念前程,不免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作《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对月独酌,何等凄苦。他感叹年华逝水,对负罪放逐,势利小人避之唯恐不及感慨良多。有酒少客,门庭冷落,世态炎凉,人情纸薄。月明云遮,才高人妒,忠而见谤,因谗入狱。在这万家灯火的中秋佳节,他却成了一个天涯沦落人,“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情思不尽,落寞不尽。

《西江月》中苏轼有凄然落寞的感慨,却没有消沉,躬耕于黄州城东的荒坡,自号“东坡居士”;但入世的理想并没有泯灭,每当出游登临之际,激起思绪万千。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和十月间,他两次秋游黄州城西的赤壁(赤鼻矶),竟三咏赤壁,先后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诵不绝的杰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在怀古的缅想之中,抒发他“奋厉有当世志”的胸襟和抱负,同时泄遣他与时不遇的抑郁和人生如梦的空寞,在阔大的气势背后隐藏着浓郁的伤情。

在黄州的日子里,名闻京都的大文豪苏轼放下身段,与各类人交往,甚得当地人喜爱。他常常是布衣草鞋,一叶扁舟,三四好友,行走游弋在山水之间,把盏饮酒,放浪形骸。早出夜归,但逢明月当空,心情尤为愉悦,往往为之陶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想象丰富,感情真挚。溪水平静,微风拂面,弥弥浅浪,明月映照。苏轼骑马而行,尽量勒紧马缰,唯恐马蹄声声踏碎这美玉一样的溪光月色。这是他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一种境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赤壁赋》节录)。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了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后赤壁赋》节录)

《后赤壁赋》是《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姊妹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赋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同工异曲,各有千秋。《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

纵观苏轼的一生,他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史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生理想,又保持着超凡脱俗的文化追求。从《赤壁赋》里,我们看到了苏轼在逆境中苦闷彷徨,追求精神解脱的心路历程,同时也从中体验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郏县三苏园的三苏纪念馆里有一张图,标示着苏轼一生中到过的地方,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去的地方多是所贬之地。一身才华的苏轼几十年的人生几起几落,风风雨雨,失意坎坷,但他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豁达。就像杨绛先生说的那样:“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苏轼选择我行我素,有一种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风雨、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苏轼对月亮的喜欢、对月光的追逐,其实是内心的纯净。

在郏县三苏纪念馆里还有从苏轼任职地采来的各色土壤标本,它们融合起来就是坚实的大地。中秋夜里,我仿佛看到苏轼从大地上款款走来,仰望明月吟诵千古诗句。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