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众志成城战非典 抗疫精神永流传
范长春:“中国好人”彰显孝善真谛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范长春:“中国好人”彰显孝善真谛

范长春展示“中国好人榜”证书
本报记者 邢晓蕊 摄
 

15岁时父亲去世,他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家,在贫困中求学,在逆境中自强,从来没有放弃过梦想。考入大学后,他带着生病的母亲求学,靠勤工俭学甚至捡废品完成学业……他的坚强和孝行曾让许多鹰城人感动落泪。他就是范长春,一个用行动践行中华孝道的典范。

如今,范长春从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借调至中国平煤神马物业事业部物业管理科工作。“百善孝为先,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把孝敬父母放在第一位。孝敬的是父母,成就的是自己。”9月1日,回顾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43岁的范长春发自肺腑地说。

祸不单行,少年成为顶梁柱

范长春生长在南阳市南召县板山坪镇一个小山村,家境贫寒,“露趾鞋、补丁裤,粗食山菜红萝卜”便是他记忆中的童年生活。

“我爸的毛笔字写得好,每年都免费为乡亲们写春联。”范长春说,那时虽生活清苦,但一家人相亲相爱,温馨幸福。

“上初中那年,爸爸为了给我凑学费,跑10多里路找人借钱。我能报答父母的只有刻苦学习。”范长春发奋苦读,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995年冬天,范长春的父亲只身到宝丰县一家小煤窑打工,只干了两个多月就遭遇了塌方。不幸猝然而至,父亲再也回不来了。闻此噩耗,范长春的母亲承受不住,精神崩溃,神智错乱。

15岁的范长春强忍悲痛,料理父亲的后事,照顾生病的母亲,小小少年自此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发誓无论多苦都要照顾好家人。

带母求学,孝心感动一座城

“有一天,妈妈犯病后离家出走,我快要急疯了。”范长春说,当时他四处寻找母亲,借的钱花完了,就边要饭边寻母。后来,他在南阳市郊一个偏僻的乡村找到了蓬头垢面的母亲。

为了给母亲治病,他到饭店打工、到工地运砖,吃尽苦头。

母亲的病时好时坏,范长春的求学之路断断续续。2002年,他考上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学习矿山工程专业,交完学费,兜里仅剩50元。“最难的时候,我一天只吃一顿饭,饿得心慌气短,不得不捡废品卖钱。”回忆起这些,范长春红了眼眶。

后来,学校得知情况后免除了他的学费,还给他安排了勤工俭学岗位,他终于不用再为生计犯愁。

妹妹出嫁后,范长春放心不下母亲,日日挂念。2003年3月,他把母亲接到平顶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民房。课余,他一个人打三份工,养活自己和母亲。

范长春的孝行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事迹见报后,许多市民深受触动。2005年,范长春被评为“鹰城十大孝星”,2007年登上“中原孝贤”榜,2008年入选中央文明办组织评选的“中国好人榜”。

心怀感恩,立志传递正能量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很庆幸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撑过来了。”在范长春看来,曾经的苦难早已变成了一笔财富,植根于心底的孝道和善良是他奋发向上的源泉。

“如果不是为了父亲的期望,如果不是想让妈妈过得好一点,我可能早就放弃上学了。”他坦言,正是因为心中装着父母,肩上担着责任,他才会一路向前,在厄运中学会坚强,在艰难中乐观向前,在困苦中不言放弃。

大学毕业后,范长春留在学校工会工作,也收获了爱情。2008年国庆节,他和学妹刘俊文走进婚姻的殿堂,如今儿子已上中学,女儿也快要上小学了。

范长春一直非常感激学校师生和众多好心人对自己的帮助,平时他也经常帮助别人,奉献爱心。

在“中国好人榜”颁奖晚会现场,他认识了十年如一日背着患小儿麻痹症的姐姐韩珍艰辛求学的韩渺。得知韩珍在平顶山学院上学,范长春就去看望韩珍,还把自己攒了大半年的2000元捐赠给了她。

范长春孝敬母亲的同时,对岳母也尽心尽力。2009年,岳父病逝后,他把岳母从信阳老家接来,像亲生母亲一样侍奉。

去年冬天,范长春的母亲因脑梗入院治疗,他和妻子日夜照顾,母亲转危为安。令范长春欣慰的是,一双儿女对老人也非常孝敬,有好吃的总让老人先品尝。

“这些年,我读了本科、研究生,还考了经济师资格证,获得了‘市五一劳动奖章’,从不敢停止奋斗的脚步。”范长春说,他想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传播孝善文化,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本报记者 邢晓蕊 实习生 韩旭)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