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桃子论个卖 背后启示多
指间垃圾分类 心间文明提升
新华区开展安全督导检查
志愿服务队助力抗旱
为农田“解渴”
张海洋捐资打井反哺家乡
高效灌溉“润”好田
我市9座大中型水库持续放水灌溉
齐心协力抗旱保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指间垃圾分类 心间文明提升

 

徐明卉

国家为垃圾分类真是操碎了心。从最早的“一个筐”到现在的“四个桶”,从“宣传号召”到“常规教育”,从“全凭自觉”到“奖罚分明”再到“计入征信”……一项项更加严格,一步步更加紧迫。垃圾分类,举手之劳,看似事小,实则事大。它不仅关乎公众的生活环境,而且关乎资源的节约利用,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咱鹰城在这方面也下了大功夫。今年4月,《平顶山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出台;新华区多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现场宣传活动,全力动员居民参与学习;不少单位向分包社区赠送分类垃圾桶,替代原来的“粗放式”垃圾桶;有的志愿者还在垃圾桶上绑上绳子,便于居民投放垃圾时保持清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湛河区推出垃圾分类智能设备,居民分类正确可获环保金或兑换礼品……一系列举措,让垃圾分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引导措施千万条,落实才是第一条。虽然不少小区的垃圾投放点都准备了4个垃圾桶,虽然每一个垃圾桶上都标明了接收的垃圾种类,虽然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但是在真正投放的那一刻,多少人能够做到打开手中的垃圾袋、分门别类挑出来、一一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里去呢?又或者,有多少人在家里就已经提前做好了垃圾分类处理呢?“知道”与“做到”之间横着一条鸿沟,这条鸿沟考验着管理者的精细化治理能力,也考验着居民的文明素养。

垃圾分类的实现,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为让分类理念深入人心,有的城市专门在小学开设垃圾分类课堂,从娃娃抓起;有的在小区成立垃圾分类宣教基地,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为提高分类率,有的城市在小区垃圾投放点增加引导志愿者,有的投放厨余垃圾破袋机器人,有的引入第三方专业处理机构。办法多样,可有的效果明显,有的却收效甚微甚至反弹。毕竟,积习难改,重塑好习惯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社区、物业、志愿者、居民等多方参与,而且需要投入财力、物力、人力等多方力量,更需要长时间探索磨合。

垃圾分类是小事,小到每一个公民都是主角;垃圾分类又是大事,关乎着14亿人的生活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扔垃圾前想一想、分一分,用指尖文明提升城市文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