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风行四十载 奋进新时代
3上一版  下一版4
 
培训技能提素质 促进就业惠民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2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训技能提素质 促进就业惠民生
——我市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综述
5月28日,我市启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职业教育夏季攻坚活动,副市长赵军(前排中)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
4月15日,全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现场会举行,市人社局局长侯树辉(后排中)带队,观摩学习汝州市相关单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评价的经验做法。
郏县采取送培训进村等形式,实现全县15个乡(镇、街道)就近就地培训全覆盖。
宝丰县通过完善“培训、评价、取证”链条式服务,推动群众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舞钢市联合该市新起点培训学校开展“人人持证、青年先行”技能培训(资料图片 杨德坤 摄)
新华区积极动员各成员单位与辖区培训机构合作,开展补贴性培训,提升闲散劳动力、重点人群致富技能。
石龙区针对不同群体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并于培训结束后组织专场招聘会,帮助群众实现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源。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助推转型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把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供需对接,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培训,把技能提升作为促进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增收的关键举措,为实现全市更高质量发展和更加充分就业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7月28日,市人社局传来消息,截至目前,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6.5万人,完成省定任务14万人的118%;新增高技能人才5.9万人,完成省定任务4.7万人的125.5%;新增评价机构151家,完成省定任务71家的212.6%,均超额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

高位谋划,建起四梁八柱

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技能培训至关重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而推进实施的一项战略工程、民生工程。

平顶山闻令而动。去年10月22日,我市第一时间召开全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动员部署会,市委书记张雷明讲话,市长赵文峰主持会议,并对有关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这次会议擂响了我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战鼓。

高位谋划细部署。市委、市政府把“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高位谋划,专门成立了以赵文峰为组长、相关市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构建“政府主导、人社牵头、部门参与、县区共建”的工作格局。

聚焦关键定责任。去年12月,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工作方案,方案包括三大部分15条政策举措,明确了我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目标任务、时限要求以及责任单位。

跟踪问效抓落实。今年4月14日,全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副市长赵军要求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制度,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开展督导检查。

现场观摩促提升。4月15日,全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汝州市举行,各县(市、区)人社局局长、相关科室负责人现场观摩学习天瑞集团铸造有限公司、汝州技师学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评价的经验做法。

定期通报督进度。4月26日,全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成员单位推进会召开,通报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对12个县(市、区)、29家成员单位开展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压实工作责任。

…………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安排,一件件全面细致的部署,构筑起“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的四梁八柱,形成各级人社部门牵头引领,有关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有力推动了技能社会的建设步伐。

分解任务,夯实培训基础

“指导服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现、收集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及时就地解决;需要市级层面推动解决的,形成问题清单及意见建议,提交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工作例会上,市人社局局长侯树辉都会着重听取“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提出要求。此外,他还多次深入重点企业、培训院校,督导调研工作进展情况。

作为牵头单位,市人社局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全力推动,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组建12个活动服务工作组,由县级干部任组长,抽调精干力量为组员,分别联系县(市、区)、成员单位、重点院校、规上企业、社评机构,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确保每项举措、每个目标落地落实落细。

坚持科学设置培训项目。针对第一产业类培训,紧盯乡村全面振兴,加大对高附加值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从业人员的培训;针对第二产业类培训,紧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结合我市产业结构,重点开展“高精特新”技能人才培养;针对第三产业类培训,突出康养照护和新经济、新业态、新职业培训,破解“一老一小一青壮”难题。

坚持“一县一品牌”建设。围绕平顶山区域特色,市人社局重点培育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容量的人力资源品牌,持续打造汝州瓷器、舞钢织女、宝丰电商、郏县红牛、鲁山香菇、叶县艾草等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品牌,推进“一县一品牌”建设,促进劳动者稳定就业,打造我市就业名片。

坚持应培尽培、愿培尽培。瞄准重点群体、重点领域,用活集中课堂、线上课堂、实践课堂、流动课堂,鼓励企业职工、重点就业群体参加培训取证,落实好各项奖补政策;在资金保障上,全市已统筹失业保险基金、就业专项资金共计5600万元,用于“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职业教育夏季攻坚活动,通过宣传发动、政策解读、典型引领,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坚持健全完善评价机制。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企业职工技能定级晋级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院校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备案工作的通知》,积极指导全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开展定级评价和晋级评价,实现技能类职业(工种)全覆盖;严格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备案源头管理,全面提升第三方评价规模、质量和社会公信力。

坚持紧盯资金监管。落实属地和管行业、管培训、管评价责任,严格按照全省培训评价等补贴资金使用管理要求,加强全过程监管,加快培训评价补贴资金支付。从开班申请、过程监管、抽查公示等环节,加大培训评价补贴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管力度,防止发生骗取套取培训、评价补贴资金行为,确保培训资金安全,培训评价成果经得起检验。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随着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工作的全面推进,我市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素质稳步提升、活力充分释放。

增技赋能,助力转型发展

一技在手,就业不愁。稳业增收是一座城市最吸引人、最具活力的风景。

“这次‘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让我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我将继续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投入工作,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陈友明是一名退役军人,在卫东区举办的首期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中学习了西式烘焙。他表示,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自己退役后的就业路会平坦不少。为了让退伍军人更好融入社会,卫东区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丰富培训专业,创新培训模式,帮助退役军人续写人生精彩,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再立新功。

“企业转型升级,人才得先行,这期技能培训专门针对急需紧缺工种,为我们解决了现实难题。”日前,中国平煤神马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培训,生产一线员工的技能得到提升,企业也会将其纳入骨干力量使用。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市人社局出台硬核举措,加快人才培养,跟进企业用工,围绕用工需求开展定向培训。

一份证书,不仅是劳动水平的证明,也是就业择业的通行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一系列措施的落地实施,越来越多劳动者实现了“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致富路在脚下铺就”。

针对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湛河区组织了特色小吃、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系列技能培训,不但促进了妇女就业增收,而且提升了产业服务水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依托产业优势和平台优势,组织市公交公司、威佳泰宏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同市增彩技工学校精准对接,开展汽车维修、汽车营销专业培训,着力打造“新城汽修”人力资源品牌;宝丰县人社部门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开发电商直播、网络营销等课程,帮助个体工商户调整运营思路,跟上时代发展;平高集团围绕产业链发展部署,强力推动职工培训,逐步实现全员持证,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帮助越来越多人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靠技能吃饭”“技能强市”理念得到更多认可。

今年,我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除了完成19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外,还将新增技能等级评价机构120家,把新增培训人数、持证人数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将进一步促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质效双提升,建强区域劳务品牌,确保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充足、更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致广大而尽精微,积跬步以至千里。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围绕产业集群用工需求、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做强做优鹰城劳务品牌,抓牢组织培训、开展认定、持证上岗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扩容、提质、增效,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以增技赋能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蔡文瑶)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人社局提供)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