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栾花如蔻
如歌岁月 一路相随
助我人生起飞的平台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歌岁月 一路相随

 

◇ 李人庆

闲暇的时候,总喜欢打开那一摞报纸剪贴本翻翻看看。那里面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河南日报》……但最多的还是《平顶山日报》。每当此时,看着《平顶山日报》那五个熟悉的字体还有自己的名字,就感觉非常亲切,也非常自豪,心里总会充满深深的感激之情和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比较喜欢作文课,到了初中,我的作文时常被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念给同学们听,这也让我养成了喜欢读书的习惯。初中毕业回乡后,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是单调的,也是枯燥的,特别是在大山深处的偏远山村。

上世纪80年代,我的家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电还没通。想读点书,但可以接触到的书籍少而又少,只能一遍又一遍翻看家里仅存的、不知看了多少遍的书。偶尔借本新书,就像是得到了宝贝似的,读起来如饥似渴,甚至是就着昏黄的煤油灯通宵达旦地看。

让我庆幸的是,父亲担任村会计,村里订阅的报刊一般都是由投递员每隔几天先送到我们家,然后再由父亲带去村部。在我的记忆里,这些报刊就有《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和《平顶山日报》,这不仅让我有了接触新鲜文字的机会,也给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特别是报纸的副刊,有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还有诗歌、故事、插图,一下子就深深吸引了我,那鲜活的文字让我浮想联翩,也勾起了我写作的欲望。虽然自己也认为把文字变成铅字发表在报纸上是个天真的、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我还是试着把一篇篇稚嫩的文字投寄出去。

1990年12月18日,我的第一篇作品《给一位文友》在《平顶山日报》副刊《学习之友》栏目发表了,虽然是篇不足300字的短文,但第一次在家乡的党报上发表作品,还是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勇气,让我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那时,家乡正兴起一股外出打工、经商的热潮,特别是春冬农闲时节,村里的青壮劳力或南下,或北上,几乎是倾巢而出。我也和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挤上南下的火车,在四川卖丝绵,直到春节前回到家看到报社编辑寄来的样报才知道自己的作品发表了。捧着散发着墨香的报纸,看着变成铅字的文字,激动了好一阵子。那一张几块钱的稿酬通知单我也是看了又看,留存了好长时间都舍不得去邮局领取。1991年1月19日,时隔一月,我的第二篇文章《游乐山大佛》又一次发表在《平顶山日报》副刊。之后,通过编辑老师精心的润色、修改、指点迷津,见报的文章也慢慢地多了起来。那个年代,在偏远的深山村,一个农家孩子能连续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也凭着那一篇篇见诸报端的文字,走上了工作岗位。

参加工作之后,写作的积极性更高了。我写散文,也结合工作写新闻报道,其中发表在2013年3月29日《平顶山日报》头版的《鲁山一农民祖孙三代67年守护无名烈士墓》荣获2013年度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一等奖。但让我情有独钟的还是《落凫》副刊,一周不见,就像是少了点什么。

乳燕试飞,总有老燕护航,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杜耀磊、曲令敏、王冬梅、郭琳、刘美华、蔡文瑶,这一茬又一茬的副刊编辑每个人都给过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尤其让我感动的是,这些编辑老师之前都不曾认识,直到现在,有好几位老师都未曾谋面,但他们的敬业精神、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作者的关爱和倾心帮扶,从被采用的一篇篇稿子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年,经过编辑老师编发的稿子,有的被收入各种读本,有的上了《人民日报》,散文《在回望中感受一种力量》还荣获了河南省报纸副刊奖三等奖。

《平顶山日报》复刊的四十年,是祖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四十年,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十年。从懵懂少年,到知天命之年,《平顶山日报》一路陪伴,给了我进取的力量、信心,也给了我宝贵的精神财富。尽管如今的媒体格局、传播技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平顶山日报》依然是我最美最丰盛的精神大餐,也是我奋力耕耘的沃野。这份难以割舍的情结,会在以后的道路上一如既往地延续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