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
3上一版  下一版4
 
高等教育“三级跳” 大学城市“大融合”
张朝岑:永远在路上的精神侠客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6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朝岑:永远在路上的精神侠客

张朝岑在贵州和村民一起背水
 

“理想的启航,从《平顶山日报》开始。我的人生之路与这张报纸密不可分。”6月14日,今年55岁的鲁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朝岑说。

1967年,张朝岑出生在大山深处的鲁山县尧山镇,少年时上山背过坑木、抬过石头、做过砖瓦。艰难的生活经历让他对农村有着深刻体验。在繁重的劳作之余,他发奋自学,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通讯员。

1994年,张朝岑采写的稿件《宁肯吃苦挖荒山 不占集体一寸田》在《平顶山日报》发表,当年获得全国地市州盟报好新闻二等奖。29岁时,他被推荐到鲁山县原广播电视局当记者。

“我要到贵州去,扯下那最干净的白云,擦拭快要生锈的灵魂。”张朝岑在他的散文《追寻高原的白云》里写下了自己的初衷。

2004年的一天,张朝岑在报纸上看到在贵州支教的大学生徐本禹的事迹,被深深打动了。后来,他又看到河南女孩王东灵到贵州深山支教的故事,再一次被志愿者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他决定到那里去看看。

2005年春天,张朝岑自费到贵州大山深处考察。他走遍了贵州12个贫困山区县,走访了45名青年志愿者,与每个人的接触都在张朝岑心灵深处引起极大震动。

2006年9月,在贵州省大方县采访时,张朝岑发现那里人畜用水异常困难,就拿出44000元稿费帮助大方县达溪镇大湾村建起55座水窖。

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河南各界纷纷加入捐建活动。截至2016年活动结束,张朝岑21次赴贵州,带动6万多河南各界人士捐款近200万元,为大方县达溪、羊场、核桃等乡镇捐建水窖1133座。这些水窖被当地人命名为“河南水窖”。

2006年6月,本报“好人之歌”栏目以《精神侠客张朝岑》为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事迹。当年10月9日,本报头版头条再次报道了他到贵州捐建水窖的事迹。张朝岑成了众多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

“公元2006年9月17日,河南省鲁山县广播电视局新闻中心张朝岑记者不远千里来到大湾,出资2.4万元建起水窖30座。接下来的几年,张朝岑又召集社会各界筹资10多万元,在大湾建起水窖167座,解决了170多户700多人的吃水困难……”贵州省大方县达溪镇海拔1000多米的苗寨大湾村村头立起一座石碑,碑文上如是写道。

“在外打拼的鲁山人有30万,这是极其丰厚的人才资源,怎样把故乡的关心与关怀传递到鲁山老乡们的心田上,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关心家乡、支持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张朝岑一直在思索。

2015年,在张朝岑的推动下,鲁山电视台创办了“天南地北鲁山人”栏目,栏目组奔赴全国各地采访鲁山人在外奋斗创业的故事。

为了做节目,他带着栏目组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地采访,截至目前共采访鲁山籍在外人士近千人,播出节目286期。通过采访拉近情感,56位企业家受到感召返乡创业。

2020年,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张朝岑努力奔走,各界人士通过他捐赠口罩9万余只、消毒液5吨,捐款80余万元,其他物品价值45万元,并带动众多人士为家乡捐款捐物。

从1999年开始,张朝岑就在鲁山县从事公益扶贫活动。23年来,他坚持不懈,牵线搭桥,资助困难学生近千人,每年高考录取工作结束后,走访、资助困难学生成了他的常态化工作。

2008年南方发生冰雪灾害,张朝岑只身一人深入灾区救灾。在重灾区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田心乡,看到一个贫困村的学校教室被冰雪压倒,他主动捐款5000元,并发动爱心人士捐款22万元,帮助重建学校。汶川地震后,他联合平顶山市志愿者协会,招募12名心理学专家赶赴灾区开展心理援救等活动,坚守20余天。雅安地震后,他深入重灾区,把最真实的受灾情况传回后方,使部分河南救灾物资准确及时地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2007年,张朝岑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201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我始终心怀感恩,给自己定下了‘既要做好记者,又要做好人’的人生信条,在职业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社会责任,让公益理想开花结果。”张朝岑说。

(本报记者 常洪涛)

(图片由张朝岑提供)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