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郏县
3上一版  下一版4
 
遮阳棚 送清凉
巡察辨“病症” 整改除“病根”
环境好起来 乡村美起来
创“五星”支部提治理效能
送锦旗 表谢意
创建示范县 发展添活力
开展安全演练
站好健康岗 护航高考生
强责任意识把保密关口
农机“戏”田间 收种“一条龙”
织密“安全网” 全力防溺水
绷紧禁烧弦 筑牢“防火墙”
修坑洼道路保安全出行
秸秆有“下家” 废物变“宝贝”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秸秆有“下家” 废物变“宝贝”

 

本报讯 (记者张鸿雨)6月3日,位于长桥镇东长桥村的绿禾农业千亩小麦示范方里,一台台收割机往来穿梭收割小麦,一排排“平躺”的秸秆被搂草机“吸走”;打捆机紧随其后,使劲“吞咽”着成垄的秸秆,经过自动旋转、压缩、捆绑,最后从尾部“吐出”一捆捆整齐的长方体草捆。最后,工人将一个个草捆绑好、装车,运至集中堆放点。

作为郏县优质小麦主产区,长桥镇聚焦秸秆禁烧,坚持源头管控,通过秸秆打捆及综合利用、粉碎还田等技术变废为宝。

“这台搂草机是去年买的,配合我的打捆机一起使用,每天能作业200亩(1亩≈666.67平方米)左右。”今年42岁的高飞是长桥镇石羊赵村村民,精明能干的他2016年购置了搂草机、打捆机、粉碎机,又租了一块闲置空地,专门从事秸秆回收。回收的饲草大多销往省内外养牛场和秸秆利用企业,按每吨650元计算,年收益在20万元以上。

“我和老伴儿帮牛场拉打好的麦秸捆,一天收入近百元。”在王凤梧村一处集中堆放点,62岁的确李村村民李建芳忙着装运秸秆。

高国芳是薛店镇养牛大户,养了52头郏县红牛,对小麦秸秆需求量很大。2016年,他购买了一台打捆机,麦收季节将秸秆打捆,除留作牛饲料之外,还销往周边养牛场。

“一头成年母牛每天需要喂秸秆约15公斤,牛粪又是很好的农家肥。这是我们循环利用秸秆的主要方式之一。”副镇长孙鹏飞说。

“打捆机边收割边打捆,提高效率。打捆后的秸秆可用于发电、养殖、施肥、工艺品制作等,有效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实现秸秆循环利用。”该镇党委书记李朝锋说。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