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理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坚定理想信念 提升统筹能力
报史资料征集
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鉴往知来学党史 砥砺前行再出发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乔东丽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重点任务扎实推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要使规划和政策真正落地并有效实施还需长期不懈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环境是我国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三农”问题始终是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党带领亿万农民实现了翻身解放、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兑现了“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也不能落下农业农村,这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关系现代化的质量和成色。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让乡村尽快跟上国家发展步伐。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在内的全面振兴,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乡村生态环境变好了,才能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乡村宜居了,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广大乡村变美了,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生态宜居”就是强调要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宜居”贯穿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的全过程,并为其提供优越的外部环境。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乡村现代化、生态化建设。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补上乡村振兴短板。目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但我们应看到乡村振兴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短板,一是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二是农村公共服务短板,三是农村科技和人才短板,四是农村环境治理短板。这些短板制约着乡村振兴,消除不足,补上短板,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工作。其中,治理农村环境任务还很艰巨。目前,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增产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长期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地膜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导致的耕地板结、土壤酸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必走之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走绿色发展之路。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对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毁坏农村生态环境现象进行治理。要加大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继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要加强宣传引导,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不是单向的,而是多方面作用的综合性的文明成果。要把文明理念融入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加强乡村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村容村貌建设几个方面入手来探索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实现绿色乡村建设走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