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舞钢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治理“飞线”
舞钢市加快推进“旅游+”行动
修建花坛美村容
全面阐释 生动丰富
庙街乡村集体经济“多点开花”
耕耘一叶茶 带富一方人
科普基地农时忙
“护苗号”小火车助力“扫黄打非”
尚店镇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舞钢市紧盯社区燃气安全
舞钢市开展校园微电影创作活动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耕耘一叶茶 带富一方人
——记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千宝农业种植公司总经理安晓军
 

5月23日,虽然过了采茶季,但是千宝农业种植公司总经理安晓军依然早早起来,先是到山上察看茶苗长势,再换上工作服进入车间安排制茶工作。“今年气候适宜,白茶产量和品质均达到最佳状态,预计干茶总产量1000公斤,销售额有望突破200万元。”今年35岁的安晓军身材高挑,因为常年在山上风吹日晒,皮肤黢黑,言谈举止间透着老成与自信。

2003年,安晓军因家中变故不得不辍学,先后在浙江安吉、江苏溧阳等地担任舞钢市一棉纺厂的驻外业务员。“南方种茶,南方人也爱茶,无论到哪个厂里跑业务,大家都会泡一壶茶,坐下来聊。”安晓军说,日久天长,他养成了爱喝茶的习惯,也看到了南方茶叶市场的无限潜力。

一次偶然的机会,安晓军邀请南方朋友到舞钢市游玩,湿润的气候环境让朋友惊呼:“这里和南方的环境差不多,白茶树在这儿应该也能生长”。

一语惊醒梦中人。回到南方后,安晓军拜访了江苏溧阳“余氏六碗茶”创始人余永安,并将3000余株茶树运回舞钢市灯台架景区一处老林场里移栽试种。

一年后,再次从南方回来的安晓军喜出望外:“在没人管理的情况下,3000余株茶树成活率60%,这简直是个奇迹。”他当即采下3斤茶叶加冰保鲜,并带上土壤样本连夜运往江苏,请白茶大师品鉴。

“茶叶品质很好,你们老家的水土气候环境完全适合种植白茶。”专家们的定论对安晓军来说犹如一颗定心丸。

从最初毫无章法地胡乱移栽到多次拜访中科院和常州市茶研所取经,专门开辟9亩“试验田”试种,几年间安晓军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潜心钻研、比对数据。2010年,他拿着试种采摘的几斤茶青去江苏参加茶叶评比,一举拿下金奖。这更加坚定了他回乡种茶的决心。

2015年,安晓军回到家乡,流转200余亩荒山,种植120余亩白茶,开启“南茶北引”的规模化种植之路。

“人一旦有了目标理想,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安晓军直言,刚开始那几年虽然经历了“操不完的心”“遭不完的罪”,但是他始终不言放弃。

“村民的无私帮助实在让我感动,故而选择坚守。”安晓军说,记忆犹新的是2016年12月的一天,当天最低气温零下12℃,他急需塑料薄膜罩茶树,以免茶树根部冻坏。“薄膜买齐了,却找不到人上山干活。我给人头山村党支部书记韩帅远打电话求助,不到两个小时,村委会干部就带着几十名村民赶来,三下五除二把茶树一一覆盖了个遍。”

梅花香自苦寒来。安晓军生产的白茶获得全国绿色食品A级认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获评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千宝农业种植公司创建为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被中科院评为糖链植物技术示范基地,获评河南省返乡下乡助力脱贫攻坚示范项目、“三品一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乡村振兴劳模出彩基地等。安晓军也被评为全国首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平顶山市“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人大代表、第二届脱贫攻坚“鹰城榜样”等。

怀着“一人富了不算富”理念,安晓军一直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周边群众的生活境况。他在白茶种植基地创新推出“保起来”“扶起来”“帮起来”“带起来”等“帮扶引种套餐”,带动群众一起种白茶,吸纳周边9个村的村民前来务工,扶持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近20万元。

“晓军引来的小小白茶成了俺家的‘摇钱树’,这辈子怎么也没想到,俺能靠当茶农走上致富路。”村民刘国荣说。

如今,依托白茶种植,人头山村的九龙茶乡景区顺利通过国家3A级景区评审,安晓军成为我市今年唯一的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青春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下一步,将结合乡村振兴走好茶旅融合之路,以茶为本、以茶为媒,与特色民宿、茶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深度结合,以一束光发出一份热,用一叶茶带富一方人。”安晓军说。

(本报记者 杨德坤)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