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众志成城 筑牢疫情防控线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同城共抗疫 夫妻一线牵
鹰城半边天,有力量
卫东区纪委监委一线监督疫情防控
物业架桥梁 近邻来帮忙
孕妇滞留新华区 身体不适需就医
志愿搭把手 他乡有温情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鹰城半边天,有力量

乔月(右)在生产车间调试设备 本报记者 高轶鹏 摄
杜小笼在卡点值守 本报记者 孙聪利 摄
 

编者按:

危难面前,女性从未缺席。

在鹰城儿女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中,随处可见女性的身影,她们是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是各行各业筑起生命防线的“木兰战士”,也是一抹光彩夺目的“巾帼红”。她们不怕苦、不畏难,舍“小家”为“大家”,贡献着“她”力量。

铿锵玫瑰,“疫”路前行,传递着爱与温暖。

勇敢军嫂 再度“逆行”

“明天大家都提前到,核对村民信息,做到应检必检、不落一人。”5月11日晚上,陈冰冰在电话里安排第二天核酸采样工作,未满一岁的儿子在她怀里哭闹。

陈冰冰是新华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工会主席,也是新华区曙光街街道李庄村驻村第一书记。90后的她还有一个身份——军嫂,她的丈夫是一名现役军官。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陈冰冰果断推迟婚期,不顾自己手术后身体还没恢复,主动投入抗疫一线。如今,已成为母亲的她毅然奔赴疫情防控一线。

在核酸采样工作中,陈冰冰经常第一个到达现场,搭建帐篷、摆放桌椅、拉警戒线、挂小喇叭……忙得停不下来。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维护采集现场秩序、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录入信息、安抚哭闹的孩童……在同事看来,瘦瘦小小的陈冰冰只要一投入工作就像换个人似的,气场强大。

一次清点防疫物资时,陈冰冰发现防护服用量紧张,主动自费购置了50套防护服和250只N95口罩等防疫物资。“一线工作人员就是冲锋在前线的战士,我不能让战士没有铠甲。”陈冰冰说。

新华区全域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管控措施,部分医护人员和一线人员反映要外出工作,对此,陈冰冰结合实际制作了“通行三色卡”。

“陈书记有耐心,总能把繁琐的工作变得井井有条。”李庄村四组村民李向红夸道。

陈冰冰太忙了,常常连回复家人信息的时间都抽不出。每当核酸采样现场有妈妈带着孩子出现,她总会多看两眼,想起自己的孩子。

(本报记者 毛玺玺 通讯员 李颖)

“沉浸”科研 加速攻关

主动“逆行”,封闭在厂;“沉浸”科研,工作完成量倍增……刚刚过去的一周,在平棉集团生产技术部部长乔月眼里,成了推动她科研攻关的“加速器”。

5月6日,接到生产厂区封闭管理的通知后,乔月迅速到达生产一线。

平棉集团正处于棉纺成功转型麻纺、稳定市场的关键时期,订单质量标准、交期已定,如何确保重点品种的质量不降低、交货不延期成了疫情防控期间的重中之重。

乔月白天深入生产一线,全流程跟踪、监控,晚上汇总、沟通,确定下一步措施,确保生产顺畅、质量稳定。如今,平棉55/45L/兰精R15S品种喷气生产效率达到91.6%,在原麻产品平均效率83.62%的基础上提高了8个百分点,实现了质的突破。

为确保新设备尽快安装、调试,乔月与总工程师李季媛、新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陈红霞每天抢时间、赶进度,确保了主力品种干纺纯麻产品的顺利生产、质量平稳、满足交期。

在各车间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乔月负责的日常操作技术练兵活动依然每天进行,精益管理活动也同步推进,全员培训工作也按计划执行。为确保申请绿纤资质证书顺利,乔月安排人员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她自己坚持每周学习两次中国纱线网培训课程。

乔月说,公司在竭尽生产的同时,员工生活保障也绝不忽视,防疫工作也很到位,大家工作态度很积极。她唯一担心的是母亲的身体。母亲长年卧床不起,未能留在母亲身边尽孝,她的心中很是亏欠。

“大家虽然一直在忙,但充满干劲,因为一切都值得。追逐光的方向,希望就在前方!”乔月说。

(本报记者 高轶鹏)

“九朵金花” 因爱绽放

“没有特殊情况请不要出门,自觉配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5月15日上午8时许,在湛河区高阳路街道杨西新村,志愿者李小允和一个姐妹骑着电动车、带着小喇叭在村里反复播放疫情防控政策。

同一时间,在村委会核酸采样现场,志愿者马素平、张晓军、买胜利协助医护人员和村干部维持秩序、录入信息。在村口卡点,志愿者王彩霞和杜小笼正在值守。

“除了我们7个人,还有两个姐妹,她们下午来卡点值班。”马素平说,“我们9个人在一起跳舞,我是队长,现在我们都当了志愿者,被大家称作‘九朵金花’。”马素平的语气中透着自豪。

“九朵金花”和村里其他志愿者一起分工、排班,争当政策宣传员、信息登记员、入户排查员、卡点值守员、后勤保障员,成了防控“多面手”。

村里有老人因病卧床,无法到现场参与核酸采样,她们就骑电动车带着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有人想到村外去,她们就耐心劝导,讲政策、讲规定;有居家隔离人员采购物资不方便,她们登记清单,就近购买送上门……

当天上午11点30分,核酸采样结束,张晓军脱下防护服,汗水浸透衣背,摘下手套,手掌发白起褶,脸上也被护目镜勒出了痕迹,但她来不及休息,和马素平等人在村委会大院全面消毒、打扫卫生,直到12点多才回家。

“杨西新村是我们的家,我们做点事是应该的。”王彩霞说。

“我是党员,虽然退休了,但只要党和国家有需要、社会有需要,我就会站出来。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我们都是一分子,责无旁贷。”买胜利说。

(本报记者 孙聪利)

一袋母乳 穿越半城

8个月的孩子在家嗷嗷待哺,护士妈妈在核酸采样一线不能回,只好每天用吸奶器吸奶,让孩子爸爸带着母乳穿越半座城市送到孩子姥姥手中。

这位妈妈名叫张明珠,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五病区护士。本轮疫情发生后,市二院抽调300余名医护人员参加核酸采样,正处于哺乳期的张明珠看到人员紧张主动请缨。

张明珠的婆婆王改红住在湛河区姚孟街道姚孟村,参加村里的核酸采样工作,在湛河区民政局工作的丈夫刘冬阳在卡点做信息采集工作,张明珠只能把孩子托付给住在高新区的父母照顾。

5月15日中午,张明珠完成新华区光明路街道迎宾社区国宾府小区的核酸采样任务,回到宾馆,用吸奶器将奶水吸干净,用袋子装好,放进另一个房间的冰箱里冷冻起来。

“现在我一天吸3次,早上去采样之前吸一次,中午和晚上各吸一次。”说起这些,张明珠有点不好意思。

11日下午,丈夫把吸奶器和储奶袋通过光明路湛河桥交通卡口递过来后,张明珠看街上没啥人,就躲在路边吸奶,吸完后交给丈夫带回去,第二天又在凌云路湛河桥交通卡口将吸好的奶交给丈夫。

13日,张明珠在宾馆找了冰箱,把母乳冷冻起来。存几袋后,她将母乳通过凌云路湛河桥封堵围挡下边的缝隙递过去,丈夫接过消毒后,骑40多分钟电动车将母乳送到高新区孩子姥姥手中。母乳解冻温热,再喂给孩子。

“我只是个普通人,也做不了大贡献,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疫情赶快过去,早点见到孩子。”张明珠说。 (本报记者 王春霞)

铁骑柔情 为民守护

“疫情凶猛病毒恶,全民抗疫心一样。铁骑变身快递‘姐’,物资到位心安乐!”5月13日下午,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机动大队女子铁骑队队员刘楠楠收到群众发来的感谢信息。

当天下午2点多,26岁的刘楠楠和同事刘子妍、李培在建设路沿线巡逻,走到开源路与建设路交叉口时,一名男士将她们拦住。

这名男士的妻子和孩子被封控在新华区阳光花苑小区,孩子的奶粉已经吃完,还缺少蔬菜,但他因工作身在卫东区,无法为妻儿送物资。了解情况后,刘楠楠和同事将物资装进摩托车车厢里,15分钟后就送到这名男士的妻子手中。

“以前我们的工作大多是纠正市民违章行为,现在求助很多。”今年25岁的女子铁骑队队长项思楚说,本轮疫情发生以来,6名队员坚守岗位,负责建设路新华路至凌云路段的日常巡逻。

早上7点到岗,晚上7点下班,每天12小时的超长工作时间让姑娘们有些疲惫。“说不累是假的,但是作为一名警察,国有所需,我必前行。”项思楚说,最让她感动的是,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5月14日上午,在长青路与建设路交叉口,一名“大白”骑着电动车带着一大袋医疗垃圾不慎摔倒,项思楚看到后急忙上前,但“大白”老远就阻止她,说:“医疗垃圾有风险,你千万别碰!”项思楚瞬间破防,湿了眼眶。

李培也有相同感受。在路上碰到医护人员、警察或是志愿者,他们总会相视一笑,有时是一句“加油”,有时是一句“辛苦了”。大家虽然职责不同,但身处同一个战场,有着同样的信念。 (本报记者 刘蓓)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