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众志成城 筑牢疫情防控线
3上一版
 
我市积极应对市场价格波动
鹰城亲情档,同坚守
退休不离岗 抗疫在一线
市总工会携手爱心企业捐赠物资助力疫情防控
推选防疫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卡点遇车祸 齐心救伤者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鹰城亲情档,同坚守

夫妻二人在为家长会做准备 杜杉杉供图
孙秀月蹲在路边吃午饭
李炳昕在采集核酸样本

志愿者供图
王亚美在采集核酸样本
刘镇伟在防疫卡点执勤

杨德坤 摄
王树臣提醒村民正确佩戴口罩 孙伟芳 摄
祖孙三代齐上抗疫战场
高明帅 摄
 

编者按:

疫情当前,没有旁观者。

本轮疫情突如其来,我市迅速反应。在众多抗疫志愿者队伍中,有父子、母子、夫妻、一家三口……他们全家总动员,在抗疫战场上并肩作战,携手筑起坚固的生命防线。

致敬,在这次抗击疫情中作出努力的“夫妻档”“父子兵”!加油,温暖又坚韧的“亲情拍档”!

伉俪共携手 教研比翼飞

“孩子们天天上网课,得提醒他们适度使用电子产品,注意保护眼睛。”“在家待久了,亲子矛盾频发,家庭教育的问题也得好好跟家长们谈谈……”5月14日,尽管当天没有网课,但是刚吃过早饭,市九中教师郭鹏飞和妻子杜杉杉又进入了工作状态,俩人热火朝天地谈论着家长会的流程内容等,8岁的儿子见状识趣地抱着书本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郭鹏飞今年38岁,是市九中七年级年级主任,七(14)班班主任,教数学。杜杉杉今年37岁,是市十四中八(9)班班主任,数学教师兼数学组教研组长。疫情来袭,这对党员教师伉俪用心上网课,在平凡之中诠释着师者的使命与担当。

备课、上课、组织教研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和家长沟通……夫妻俩常常一人占据一个房间,忙得不可开交。“有时我们俩会互相帮忙给对方拍教学视频,发到各自班级微信群里,帮助学生学习。”郭鹏飞说。

夫妻俩都是班主任,疫情当下,两人都非常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每天都要抽时间与学生、家长交流。

每天的用餐时间成了夫妻俩的家庭教研时间,从教育教学到班级管理,从专业引领到教师成长,以及网课遇到的困惑和难题等,两人总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我们的时间大都陪学生了,特别对不住儿子。”杜杉杉说,有时晚上备完课,孩子已经睡着了。“他也习惯了自己做自己的事儿。”杜杉杉很欣慰。儿子虽有怨言,但从不会打扰他们的工作。“儿子喜欢和我一起跳课间操,这是我们互相陪伴的快乐时光。”杜杉杉说。(本报记者 邢晓蕊)

母子同出征 抗疫多牵挂

年过5旬的母亲是一名护士长,疫情发生后深入我市封控区上门做核酸采样;25岁的儿子是CT室影像技师,也被紧急调往核酸采样点。几天来,孙秀月、李炳昕母子同上抗疫一线的故事,在市第二人民医院被传为佳话。

5月14日下午1点多,记者与孙秀月联系时,她刚刚接到新的任务:转战新华区矿工路街道乐福小区,值守乐福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于乐福小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已全部被隔离,小区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偏多,就医成了问题,需要他们马上顶上去。

孙秀月是市二院心内科四病区护士长,拥有31年的护理经验。5月6日,我市本轮疫情首例确诊病例出现在新华区天润花苑,次日孙秀月和一组同事就进驻天润花苑执行核酸采样任务。

孙秀月在封控区忙碌的时候,儿子李炳昕也没闲着。5月7日,李炳昕被抽调至新华区焦店镇褚庄村做核酸采样,几天后又转至丰莱果品批发市场。母子俩只有忙完一天的工作,到了晚上才抽空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互相叮嘱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

在李炳昕童年的记忆里,妈妈总是很忙,很少陪伴照顾他,节假日接到电话就往医院赶是常事儿。参加工作后,他才真正理解妈妈的辛苦和伟大,也更心疼妈妈了。

“作为医疗战线上的一个新兵,能够参加一线抗疫,有机会向妈妈和前辈们学习,我感到很自豪。”李炳昕说。 (本报记者 王春霞)

结婚纪念日 视频互祝福

5月12日凌晨不到5点,家住舞钢市朱兰街道清华嘉园的刘镇伟和王亚美夫妇便早早起床洗漱,将4岁的女儿和年仅8个月大的儿子托付给孩子奶奶照顾,便急忙赶往各自的工作岗位。

今年33岁的刘镇伟是舞钢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八台中队班长,妻子王亚美是舞钢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也是这对小夫妻结婚6周年纪念日。

“原本打算好好庆祝一番,但现在是关键时期,抽空在视频里互道祝福吧。”临下车前,王亚美半是提醒地说道。丈夫刘镇伟略显愧疚地说:“放心吧,等疫情结束再好好补偿你。”说完就赶往30公里开外的国道345线舞钢市王店路段执勤卡点。

刘镇伟所在的卡点位于舞钢市和南阳方城交界处,这一路段车流量格外大、人员格外复杂。他和卡点的同事不分昼夜坚守,严格查验驾乘车辆和人员信息,每天累计查验、消毒消杀的车辆达上千台。

“今年的护士节肯定要在‘沉默’中度过了,但因为我们工作充实,再苦再累也不会觉得委屈。”王亚美淡淡地说。

疫情发生以来,王亚美在重症监护室轮班间隙主动报名参加医院和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到相对偏远的地区为农民工、学生等做核酸采样。

“他是民警、我是护士,本身我们平常见面的时间就是以小时计算,沟通基本靠语音或视频,在这个特殊时期,虽然我们不在一个‘战场’,却面临的是同样的艰苦‘战斗’,我们俩都心甘情愿舍小家、为大家,守护一方安康。这样的结婚纪念日也更有意义吧。”王亚美说。

(本报记者 杨德坤)

亲人变战友 并肩护家园

“做核酸的村民来了,快点把口罩戴好,准备开始工作。”5月14日早上不到6点,王树臣反复叮嘱女儿注意自我防护,帮她穿好防护服,送她奔赴战“疫”一线。

在多轮核酸采样工作中,新华区焦店镇张庄村第4村民小组组长王树臣和家人坚守在岗位上。“我的女儿王月英在全员核酸采样工作中负责信息登记。目前月英干得不错,她很用心。”王树臣说着穿上红马甲开始了工作。

作为村民小组长,王树臣特别敬业,每天早上5点出门,6点接回医护人员,立即拿起小喇叭通知村民来采样点,还带领医护人员挨家挨户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村民采集核酸。下午他统计村民的生活所需,安排采买、配送等,有时候晚上还要在疫情防控卡点值班到半夜。

王树臣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儿王月英和女婿赵碧波。

赵碧波是一名律师,此轮疫情发生后,他看到岳父和妻子没日没夜地在疫情防控一线奔波,便主动请缨到所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帮助登记个人信息、维持现场秩序等。在得知新华区金沙湾隔离点急需防疫物资时,他多方筹措购买了酒精、喷壶、毛巾、香皂等价值7000余元的物资送到隔离点。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日子里,我们焦店镇有很多家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抒写家国情怀。平时他们是父亲母亲、是儿子女儿、是亲人爱人,现在他们都是身处抗疫一线的‘战友’,他们肩负起保卫群众健康安全的重任,全力以赴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焦店镇党委书记许跃华说。

(本报记者 毛玺玺 通讯员 罗思颖)

祖孙齐上阵 同心抗疫情

在新华区青石山街道西吴庄村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有这样一个家庭,祖孙三代奋战在防疫一线的不同岗位,共同为疫情防控发挥光和热。

近日,当得知西吴庄村成立“疫情防控志愿者战队”后,39年党龄的70岁老人张德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志愿战队,然后一直坚守在村里的疫情检测点,风雨无阻。红马甲加上满脸慈祥的笑容,俨然成为张德的“标配”,也成为前来核酸采样居民眼中安心的存在。

张德不仅自己冲锋在前、坚守一线,还带动52岁的儿子和22岁的孙女一起加入志愿者行列。

儿子张国民负责在疫情防控点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往来居民量体温、做登记。刚刚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的孙女张旭阳也来到核酸检测点协助医护人员采集核酸样本。

“疫”起坚守,他们既是家人,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祖孙三代每天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一个人掉队。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们3人却乐此不疲。“趁身体还挺硬朗,来这儿服务群众,为村里做些贡献就很满足。”张德说。

“受爷爷的影响,现在我们家做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有义务有责任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对社会来说,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对个人而言,这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张旭阳笑着说。在该区疫情防控阵线还有很多这样的“夫妻档”“母女档”“父子档”,在疫情来袭之时吹响家庭“集结号”,他们起早贪黑,穿梭于社区楼宇之间,用无私和辛劳织就一张严密的“防护网”,成为最闪耀的一道风景线。

(本报记者 毛玺玺 通讯员 苏丽香)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