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众志成城 筑牢疫情防控线
3上一版  下一版4
 
鹰城守护者,谢谢您!
线上下单线下送 严把质量价格关
交通运输系统做好运输服务保障
坚定信心 坚持到底
爱心企业为高新区捐赠物资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5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鹰城守护者,谢谢您!

5月11日,湛河区河滨街道郭庄村核酸检测志愿者刘晓庆与女儿打招呼。 本报记者 姜涛 摄
5月11日,“大白”上门做核酸采样。 本报记者 王亚楠 摄
 

编者按:

新一轮疫情来袭,鹰城各行各业闻令而动、奔赴“疫”线、守护家园。他们有的直面病毒,与实验室里数千份核酸样本相伴;有的前往封控区,爬楼入户为居民做核酸采样;有的为社区居民化解急难愁盼;还有不分昼夜奋战在执勤点的交警、为保障垃圾日产日清吃住在单位的环卫工作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用温暖的守护点亮了城市闪亮的精神坐标,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让我们由衷地道一声:谢谢您!辛苦了!

数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5月11日早上7点,天气有些阴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新华大队大队长尹成学来到位于市区建设路与稻香路交叉口执勤。

“10日晚上,在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谢书军,交警支队支队长朱平生的带领下,我们会同新华区委区政府、相关局委负责人,一条一条勘查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直至凌晨时分才确定封控区范围和执勤卡点点位。”尹成学说,自从5月6日我市出现疫情以来,虽然路面车辆、人流量大幅减少,但是他们的工作不减反增。

“根据防控要求,我们不停地调整封控区域和管控区域,执勤点也随之调整。”尹成学说,目前新华区共有10个24小时交警执勤点。执勤点的调整要提前实地考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正说着,尹成学接到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电话,一名住在封控区的女士要把胰岛素送到独居母亲的手中,需交警协助。“这样的事儿每天都有几起。”他说。

从6日下午到11日,新华大队128位交警连续奋战在一线,尹成学默默关心着大家:替同事站岗,让他们吃口热饭;送防护服,提醒大家做好防护……他说,工作的时候最牵挂的就是手底下的这帮兄弟。

下午1点半,安排妥当所有执勤点,新华大队副大队长韩永刚和尹成学终于吃上了当天第一口饭。

“这几天忙起来经常忘了吃饭。”韩永刚说,虽然很累,但是看着执勤点设置得越来越规范,他们感到一切都值得。

“我现在最想吃的,是家里的炒青菜和清粥。”尹成学说,这几天顾不上喝水,他嗓子又哑又疼。他住在市区中兴路北段,虽然这几天数次路过,却没有时间回家看看。

12日凌晨1点,尹成学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新华大队,又忙了一会儿工作后才回到宿舍。临睡前,他定了6点15分的闹钟。 (本报记者 刘蓓)

一天清运垃圾约900吨

5月11日凌晨5时许,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5个环卫中转站责任人赵小枫离开家前往福佑路环卫中转站。“预计今天垃圾有100吨,我们提前1小时上班,确保垃圾日产日清。”赵小枫说。

同样是凌晨5时许,卫东区黄楝树环卫中转站班长祁晓军也离开家前往自己负责的岗位。黄楝树环卫中转站所负责的辖区有大型医疗机构,在做好医疗废弃物妥善处置的同时,中转站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每车次进出前后都对垃圾中转站卸料口、墙体、地面、压缩装置及周边环境消毒。

5时20分许,新华区垃圾清运车队司机班班长李方从平郏路西果店环卫中转站驾驶装有医疗废弃物的车辆前往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一路上,李方小心驾驶。“这些‘特殊垃圾’要认真对待、安全处理。”李方说。

为安全处置“特殊垃圾”,市区各环卫中转站采取增加清运次数、垃圾直运焚烧厂等方式进行专项处置,400余名工作人员全部吃住在单位。

早上6时10分,李方驾驶车辆到达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后身穿防护服,佩戴口罩、面罩的工作人员,按照“一车一消杀”的要求对转运车进行了消毒。

“来自不同区域的垃圾转运车辆要停留在不同的区域,驾驶员不能相互交谈。”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负责人程向阳说。针对垃圾渗出液,该厂采取对卸料大厅及卸料口进行消杀等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连日来,主城五区各中转站及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每天有值班人员500余人,清运中转站生活垃圾约900吨。

(本报记者 王孟鹤)

检测室一待就是6个小时

5月10日晚上10点半,忙碌一天的九三学社社员、市二院检验科主任路丽影回到家后还惦记着工作,紧紧盯着电脑屏幕,通过远程系统了解PCR实验室的工作情况。

新一轮疫情发生后,检验科的担子更重了,大批样本源源不断送来。

11日上午9时许,第一批样本送来。这一天,他们要完成6万份核酸样本检测任务。

核酸检测,“取”是第一步,“检”是重头戏。一个咽拭子样本需要经过录入、提取核酸、配置试剂、加样、上机检测等多个环节,才能得出最终结果。

为提高效率,检验科昼夜不休,每6个小时轮一次班,每组3-4名医务人员,两台机器同时运转。但是因为样本太多、人手不足,有时医务人员要连续轮班,手臂累到抬不起来。

张春阳是实验室负责人,不仅要参与核酸检测,而且要监督整个操作流程的生物安全管理,盯紧每一个环节,把好质量关。

“颈椎病和腱鞘炎几乎是每一个检测人员的职业病。”张春阳说,他负责提取核酸环节,大拇指每天要按压移液器数千次,经常犯腱鞘炎,他常常打封闭针缓解疼痛。

作为距离病毒最近的医务人员,每次进入实验室前,他们都要花十几分钟穿戴防护装备,穿好已是汗流浃背。而一旦进入实验室,就要进入6个小时的封闭状态。为此,他们进去前不敢喝水,还买了尿不湿备用。

每次从实验室出来,湿透的衣衫和疲惫的面容都在默默诉说着他们的艰辛。尽管如此,检测结束后,他们还不忘擦拭所有检测设备,细细拖地,打开紫外线灯,为实验室消毒,迎接下一次“战斗”。

(本报记者 杨元琪)

封控区“大白”坚守120个小时

“明天与西市场街道办事处对接……三环佳苑400多人,乔燕晓和王甜甜负责;安坦戎负责凌云大厦280多人……”5月8日凌晨2点多,在光明路一宾馆内乔燕晓开着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写着第二天的工作安排,这里是她和同事们的临时安置点。

44岁的乔燕晓是市第二人民医院优诊室护士长。5月6日,她带领29名同事在中兴社区为26000多名居民做核酸采样。晚上7点多,她和12名同事被临时安排在宾馆。第二天早上接到通知,她们要去天润花苑和西市场街道封控区。

“我们算是咱市第一批进入封控区的医护人员。由于人手不够,7日早上,院里又派来7名同事支援,大多是90后。”乔燕晓说。

到达封控区后,乔燕晓被临时任命为组长,带领7名同事为西市场街道9个封控区1600位名居民做核酸采样。51岁的心内四科护士长孙秀月为副组长,带领12名同事为矿工路街道3个封控区1500多名居民做核酸采样。

每个小区或每栋楼由1-2人负责。每层居民错时下楼,在单元门口核酸检测点采样。针对密接和次密接,医护人员还要上门采样。为了提高效率,每个医护人员身上都绑着两个黄色垃圾袋,一个放医疗废物,一个放采集标本。

8日晚上9点,乔燕晓接到通知,乐福小区在20合1混采中筛出阳性,需要紧急对61栋楼的居民逐一进行抗原检测。众人一直忙到9日凌晨2点多。

当被问及是否害怕时,乔燕晓说:“穿上白大褂,我们就没考虑那么多。”

截至5月11日,市二院一行20人已在封控区里日夜坚守120个小时。

(本报记者 王亚楠)

管控区内有孩子生病了

“社区工作人员在哪儿?我家孩子生病了!”5月11日中午12点左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湖滨路街道龙翔社区常绿大阅城9号楼居民小买来到小区南大门志愿者登记处,隔着隔离线问道,情绪很激动。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晓琪放下正在整理的志愿者信息,急忙询问情况。

小买是名90后新手爸爸,家里一岁男宝这几天上吐下泻,起初通过社区医生线上诊疗,症状有所减轻,但近日气温骤降,孩子再次着凉腹泻。

“孩子拉了几天,滴水不进,必须去医院。”小买急切地说。

“别着急!你先签订承诺书,我帮你向街道报备。没有私家车的话,街道派专车送你们过去。”刘晓琪说。

小买立马签了“接受闭环管理,不私自接触他人,不造成疫情扩散”的承诺书。刘晓琪联系街道,派来专车。

10分钟后,小买夫妇和孩子顺利到达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此时,孩子意识模糊,出现休克现象。

“幸好送来得及时,否则可能危及生命。”护士小陈说。下午3点左右,孩子经过治疗已经脱离危险。

常绿大阅城小区33号楼和35号楼为封控区,若无特殊情况,居民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而包括9号楼在内的其他楼栋为管控区,若无特殊情况,居民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管理。

“小区面积大,常住人口近5000人,难免会有居民出现紧急情况。若有居民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出小区,可以签订承诺书,乘坐由街道提供的专车,闭环运输至目的地。车辆每出动一次便消杀一次,且司乘人员都要穿上防护服,杜绝运送途中产生疫情传播风险。”刘晓琪说。

(本报记者 曹晓雨)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