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
郏县成为省美丽乡村重点县试点
主城五区今天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以“铁肩膀”挑“硬担子”
主城五区5月4日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防控不放松
我市建成投用30座鹰城书苑
精益求精,成就出彩“大国工匠”
“五一”假期全市治安秩序良好
平安大道断行公告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益求精,成就出彩“大国工匠”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平高集团首席工匠赵进良
 

开栏的话

无奋斗,不青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奋斗永远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永远是开启伟大梦想的钥匙。肩负责任、牢记使命,我市许多优秀青年在平凡岗位上长才干、砺品格、淬作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唱响青春之歌、展现青春风采。今日起,本报开设“奋斗者·正青春”专栏,报道各行各业杰出青年典型的奋斗事迹,展示其坚守岗位的担当和艰苦奋斗的风貌,激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发展信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无愧于伟大时代、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5月4日,平高集团电气机械制造事业部数控车间加工中心班内机器设备轰鸣,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加工中心班班长,赵进良一边仔细查看加工完的零部件,一边向身边徒弟认真讲解。

赵进良一直把“小赢于智、大赢于专”作为工作信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专注极致、精益求精都形成了习惯,任何岗位都能出彩。”这是赵进良24年扎根生产一线的心得。

从普通工到“多面手”

赵进良是平高集团首席工匠、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靠着执着的工匠精神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中原大工匠、国网工匠等50余项称号。今年“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4年来,他先后设计出铣具、夹具、刀具等工装180余套,申请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4篇,编制作业指导书11份,累计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4500余万元。

1998年,赵进良从市技工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平高集团铣工班。为拓展业务范围,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他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技术,对每个工件的加工都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从而练就了娴熟的铣床、加工中心编程及操作技能。他不但能操作普通铣床,而且能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国内外先进的数控机床,从一名普通铣工成为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从0.01毫米以内到合格率100%

2008年,平高集团参与建设我国第一条自主研发的特高压交流实验示范工程——晋东南变电站,为其提供特高压产品。该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的重点工程,工程项目的质量事关国家电网公司的荣誉和平高集团的兴衰成败。“作为特高压产品的生产者,对每个零部件的质量都负有重大责任。”赵进良回忆说。

“这样干不行啊,导电杆6个加工面需要5次换算角度,换算极易出错。”当年8月的一个夜晚,精密机加车间灯火通明,几名员工正围着一根百万伏导电杆激烈地争论着,大家浑然不觉时钟已指向了凌晨两点。赵进良手拿万能角度尺和计算器来回测算着,一边量一边若有所思地说:“万能角度尺不好换算,我们要设计角度样板,一个一个加工面地攻克。”

“每天满脑子都是图纸,躺在床上睡觉时还盘算着哪个环节怎么改。”赵进良说,有时吃着饭灵感突现,就扔下饭碗开始画图。经过连续几天反复试验,他设计制作了4个形状各异的角度样板,最终实现了加工零件合格率100%,生产效率提升300%以上。为让更多人掌握这一技术,赵进良又马不停蹄地编制了图文并茂的作业指导书,使得这一技术迅速推广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由于该工艺改进开创了平高集团导电杆类、多加工面、多角度零件加工方法的先河,被命名为“进良”导体加工法。之后,赵进良先后改进了法兰、接头等多项工艺。他将接头加工精度控制在0.01毫米以内,合格率100%,获得第十五届“海洋王”杯全国QC小组成果优秀奖,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从1人到18人再到1000多人

2015年,赵进良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建设。在赵进良的带领下,18名班组成员团结协作,通过培训学习、实践创新,能操作两种设备的多达10人,连续4年荣获集团零缺陷标杆班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拥有丰富经验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赵进良深感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做好“传、帮、带”,先后与20名员工签订师徒协议,与两名员工签订名师带名徒协议。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讲授编程、刀具的使用、工艺安排等,1000余人接受培训。

在徒弟周文辉的眼中,赵进良工作认真严谨、技术全面、踏实肯干,对工作有钻劲儿。“师傅不仅教给我谋生的手艺,还经常教我怎样做人做事——与人为善、精益求精。”

机械制造业融汇着精湛的工匠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是以赵进良为代表的高技能职工掌握了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特高压开关设备关键制造技术,为我国第一个特高压交流实验示范工程及扩建工程、“西电东送”“青藏联网”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优质设备,不仅为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带动了开关行业及国内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打破了国外企业技术垄断,实现了国内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全面升级,为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电气装备集团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王民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