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文化
3上一版
 
又是一年清明节
铫期故里考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4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是一年清明节

 

◇叶剑秀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阳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复苏,大地呈现一派春明景和的气象。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指干支历(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有着久远的历史,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清明节起源

清明节大约始于我国周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了西汉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自觉遵循先祖的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敬奉天地,二是祭拜祖先。具体表现形式为扫墓,即为“墓祭”,以虔诚肃穆的姿态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清明节不仅有祭扫、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习俗。通过清明节的追思形式,把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融汇在一起,完美体现了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充分彰显中华民族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有华裔的地方。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传说

春秋时期民间流传着寒食节和介子推的感人传说。

晋文公为逃避政治迫害而流亡国外,路上饥饿难耐,又找不到吃的,随臣介子推就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给晋文公做了一碗肉汤。后来晋文公做了国君,封赏群臣,却唯独忘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做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背起年迈的老母悄悄隐居山中。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晋文公依计而行,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身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被烧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止。在装殓介子推时发现一纸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为缅怀介子推,晋文公晓谕天下,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清明节习俗

扫墓。清明节最早与墓祭无关。在中国古代,只有贵族有墓,老百姓都是薄葬。秦汉时期,封建等级不再那么森严,老百姓葬后开始有墓地,那时贵族的墓地称“墓”,可以立碑。平民的墓地叫“坟”,只是一个土包。开始时,墓祭是贵族活动,百姓不举行墓祭,只举行家祭。墓祭分春秋两祭,有春祈秋报之义。到汉唐以后,墓祭逐渐形成风俗。

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缅怀先人的方式,其习俗由来已久。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扫墓祭祖,是对先祖的敬奉和缅怀,也是清明节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是到唐朝才开始盛行的。清明祭祀各地有所差异,按照平顶山周边的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先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清明节祭扫先人墓地,历来为百姓十分看重的事情。如果不祭扫,就会被认为是“断后”。因此,无论后代多穷困,这天都要到祖坟上去看一看,以尽缅怀思念之意。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都是当地人认为的并且按祭祀者的经济能力能拿得出来的美味佳肴,或合于时令的特色食品。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是传承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

踏青,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汴京外汴河周边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中,画面人物有 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中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由于我国时差不同,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我们这里的踏青,一般在农历三月开始为宜。

放风筝。风筝又称“纸鸢”“鸢儿”,即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飞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在平顶山的一些县区,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会到郊外田野或公园绿地放飞风筝,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以期除病消灾。

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返绿的时间,在平顶山地域,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这是因为春季天气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当时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寓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植树。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荡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丫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在我国不同地区还有拔河、斗鸡、射柳、蹴鞠等民间习俗,不再赘述。

清明节饮食

寒食。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但寒食习俗起源更早一些,可以追溯到《周礼》。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寒食节是流传于我国古代北方中原一带较早的节日,寒食节禁烟火、只吃冷食。寒食节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再不流行,我们这里只有少数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记得吃寒食。

馓(sǎn)子。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馓子深受世人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平顶山地区的馓子以麦面为主料,个大精美,可做扫墓祭品。

鸡蛋。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最好的食品。

清明饼。用青菜、萝卜丝、花生等原料,掺和相当比例的面糊,铺展烙饼,提前做好,作冷食用。清明饼在中原地区普遍流行,尤其在平顶山地域至今沿用。

在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饮食的内容和花样十分丰富,各有特色。

结语

清明节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传说中的晋文公把介子推的血书藏在身边,焦木削屐,自谦足下,以此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成就了他强国富民的治国宏业。

清明祭扫坟墓的风气,秦汉时代犹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原野,调节缓解哀伤的心情。

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守和巩固着盛大节日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是赋予了清明节新的含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一片萦绕的惆怅哀思中,我们更能够体悟活着的美好,于是便有了逝者如斯,光阴轮回的释然。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这纷纷扰扰的细雨,承载着太多的惆怅,太多的悲伤,太多的生离死别,透着春天的阴冷与寂寞,丝雨细如愁,多少人在这忧愁中徜徉留恋,对岁月的感叹,对先祖的敬畏袭上心头,祭奠和怀念便赓续传承。

“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一个以悲伤和纪念命名的节日。扫墓祭祖是思念缅怀祈福,是寄托和感恩。在祖先面前都是渺小的生者,虔诚的哀悼和殷殷的祈愿是不能少的,但也要明白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的自然规律。培一锨黄土,把悲伤掩藏,借一缕东风,把关爱传承,托一抹云霞,把烦恼抛开,播一阵细雨,让心情释怀,迎一缕阳光,让生活多彩。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天地万物,四季轮回,无数的生命在这流转的时光里延续,不要让清明沉浸在悲泣里,把思念和伤感打包封存,不负气清景明时节。“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挽一盘青枝柳叶戴在头上,转身便是生活的开始。在新一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愿天堂静好,愿人间安康。做好自己,活出精彩,或许是最好的感恩和报答。

清明节,不只有思念和悲痛,还有春暖花开,继往开来。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