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贯彻依法治军战略 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在新征程上担当实干奋勇争先 不断开创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归根”工程牵引 聚集发展“第一资源”
以创新为引领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春风又绿湛河岸
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积极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
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
文明花开香满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明花开香满城
——我市高质量推进“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综述
 

3月2日,郏县科协以“志愿践行雷锋精神 科技助力农业稳产增产”为主题,到郏县润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科技咨询、现场指导等志愿服务。

3月3日上午,市志愿者协会携手卫东区光华路街道光华社区、新华区蓝天救援队在社区广场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共建美好家园”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免费理发,讲解《平顶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安全防护知识,传授心肺复苏急救方法等。

3月4日,市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学雷锋 我行动”文明实践活动,参与义务献血、义务植树。

“为文明城市创建出力添彩是每一个市民应尽的责任,我是‘鹰城大妈’,我骄傲!”3月5日上午,湛河区“学雷锋 我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月启动,“最美鹰城大妈”代表丁改芝的发言赢得热烈掌声。

…………

积小善立大德,积小善为大爱。

3月1日,我市启动“文明实践推动周”系列活动,市文明办向全市各县(市、区)、各级各单位发出倡议,依托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合实际开展学《条例》争做文明市民、悟思想争做红色文化传承人、强意识争做勤俭节约人、守规则争做秩序维护人、献爱心争做志愿服务人“五大主题文明实践活动”。

市文明办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周来,全市机关单位党员志愿者、各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等发挥所长、积极响应,参与活动的志愿服务队伍达450支,开展活动2000余场次,受益市民60000多人次,媒体报道400多次,其中省级以上媒体报道56篇。

成风化人讲正气,激浊扬清聚民心。自2018年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有效提振了群众精气神、增强了基层凝聚力。

3年多来,我市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有“决心”、构建文明实践体系“用心”、策划文明实践活动“精心”,成绩有目共睹。2019年,汝州市、舞钢市、叶县分别被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国家级试点县。经过3年的努力,我市已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个、实践所151个,覆盖率达100%,建设实践站2090个,覆盖率达86%。

在加强阵地建设的同时,我市在学习传播科学理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整合区域资源力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新模式,各县(市、区)涌现出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活动品牌和有效做法,如汝州市的“十融十创”文明实践模式,叶县的“农民夜校”“小广播大喇叭”,舞钢市的“讲、评、传、帮、颂”五字工作法等。

志愿服务是文明实践的主要形式,志愿者是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为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谁来做”的问题,我市构建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应急救援、心理健康、康复治疗等专业志愿服务组织,多方位培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创新“专职+兼职+志愿者”三合一文明实践队伍。目前,我市实名注册志愿者63万余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达4000多支,各类志愿服务站共800多个。

文明实践“搭台”,志愿服务“唱戏”。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同时,我市紧扣中心工作,着眼群众需求,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逐步打造了“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文明交通示范岗、社区温馨驿站等品牌项目。“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近两年来,通过新冠疫情、7·20汛情等重大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反应来看,志愿服务队伍是反应最迅速的力量。”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结合以往的经验,我市正在进一步探索“平战结合”的志愿服务模式,通过行业部门建立科技、卫生、医疗、司法援助、应急救援等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通过不断加强志愿文化宣传,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号召广大市民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逐步健全“平战结合”应急志愿服务机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志愿服务队伍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文明城市创建的亮丽名片。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推动周活动期间,我市每天一个主题活动,全市同步进行,凝聚了红色力量,传递着关爱友善,温暖着鹰城大地。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我市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坚持既“塑形”又“铸魂”,建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本报记者 孙聪利)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