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耿剑)2月26日上午,晚报小记者学习自救系列活动如期启动,在当天举办的两场自救学习和学唱一首歌活动中,近90名小记者分批参与了学习和体验,度过一个与众不同的周末。
当天上午9点,自救学习活动准时开始。此次自救系列活动得到了平顶山市尚邻社工的全力支持,社工成员关冰倩是壹基金公益河南灾后儿童训练营培训师。关冰倩作为主讲老师,给小记者讲解了气管异物梗阻、心脏骤停两大自救项目学习。
气管异物梗阻的黄金抢救时间是4至6分钟。关冰倩介绍说,老人和孩子都是高发人群,气管异物梗阻后,要第一时间向他人发出求救信号。“这时候你已经不能发出声音,需要双手重叠呈V字状,放在下巴下面的位置,用肢体动作告诉他人你遇到了危险。”在实施自救环节,她借助专业工具给小记者做了急救演示。讲解结束后,她邀请小记者报名进行演练,牢固掌握这门自救技术。
小记者李荣俊和妈妈成为幸运的第一组演练人员。在关冰倩的指导下,他们很快熟悉并顺利完成了一整套自救动作,赢得现场小记者和家长的掌声。小记者雷诺告诉记者,她有个年幼的弟弟,去年曾经发生过异物堵塞气管的情况。“参加这样的学习感觉收获很大,我会把这个方法告诉身边的朋友。”她笑着说。
第二个学习内容是心脏骤停急救项目,这一项目的学习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心肺复苏人工急救方法,另一部分是如何使用AED除颤仪。讲师分别就两种方法如何实施现场急救进行了详细讲解。不少学生和家长通过操作练习,熟悉和掌握了心脏骤停的两种急救方法。
在当天下午进行的学唱一首歌活动中,小记者学习了冬奥会歌曲《雪花》,30名小记者分成三个声部进行学习,不到两个小时时间,孩子们已经顺利学会这首歌的演唱技巧。
本次小记者活动的开展,让小记者掌握了特殊的技能。应广大小记者要求,本周末我们将继续开展系列活动,请小记者务必关注小记者证背面的微信平台,通过关注微信平台进行线上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