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以梦为马踏歌行
要闻简报
习近平分别会见来京述职的林郑月娥和贺一诚
叶县双向联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汝州市完成党报党刊发行工作
郏县完成党报党刊发行工作
汝州市重点项目建设质效双提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梦为马踏歌行
——我市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综述
今年,平高集团“252千伏真空灭弧室及真空断路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入省一流课题备选项目。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今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创新体制、壮大主体、引育人才,坚定走好创新驱动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引领高质量发展航船破浪前行。截至11月底,我市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92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8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9家。

优化生态,创新体制激活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

我市着力完善科技创新“1+N”政策体系,今年出台了《平顶山市创新人才价值实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平顶山市科技揭榜挂帅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实施意见》等科技政策,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今年,我市实施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制度,组织征集省、市科技“揭榜挂帅”技术需求19项,其中宝丰五星石墨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承担了省“揭榜挂帅”项目。“‘揭榜挂帅’打破了科技体制机制上的条条框框,充分调动了创新主体的智慧和能力。”市科技局局长赵会杰说。

优质的创新生态不仅要有好政策,还要有好服务。我市持续推动首席科技服务员工作,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今年选派市、县两级科技管理部门的153名工作人员担任首席科技服务员,前三季度共服务企业900余家(次),征集创新需求2914条,已解决2900条;组织科技型企业融资路演暨银企对接,促使15家金融机构与全市197家科技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授信额度42.61亿元,投放额度22.85亿元。市信瑞达石墨公司总经理赵冬冬说,该公司在活动中融资900万元用于厂房扩建项目。

优化资源,壮大主体促发展

我市建立完善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努力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让更多企业依靠科技创新驶入高质量发展的“蓝海”。市科技局副局长吴鹏飞说,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8%,高出全省平均增速6.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

创新平台是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强磁场”。截至11月底,我市已建设省级产业研究院2家,新增中原学者工作站1家,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2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家、市级众创空间3家、市级星创天地16家。

创新主体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我市盯住“领头羊”、瞄准“成长型”、发掘“独角兽”、关注“潜力股”,推动创新主体数量大幅度提升。今年以来,全市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的企业达484家,同比增长69%;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家,同比增长38%,总数达219家,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隐形冠军”。

平顶山市神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首创的低辐射可变紫外光源连续化生产技术,破解了国内氯碱行业氯碱不平衡的难题,公司今年获批成为省“专精特新”企业。在该公司创始人吴秀云看来,企业近年来实现跨越发展的秘诀,“一靠坚定不移的科技创新,二靠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借助创新力量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平顶山经验”成功“出圈”,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在全国推广。

优化人才,蓄势聚力增后劲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今年以来,我市全面开展科技合作,创新柔性引才政策,为加快建设“四城四区”蓄势聚力。

一流课题才能聚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我市建立动态重大科研项目库,今年已入库“一主两优四新多支撑”制造业产业体系重大研发项目40余项,其中13个项目入选省“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重大研发计划项目。

科技合作是“借脑生金”的重要手段。我市先后与中科院理化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合作。同时,柔性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王力荣、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副院长韩一帆、河南农业大学泡桐研究所所长范国强,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了高层次人才引育新突破。

招才引智是积蓄发展“活水”的有效渠道。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引育体系,打造以高层次人才为“旗舰”、“归根”人才为“航母”、本土人才为“千帆”的新时代人才“联合舰队”。通过建立“归根”人才和项目信息库,我市已征集在外优秀人才2200余名。在第四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系列活动中,累计有5588人与我市初步达成意向,签约入职2067人,其中博士40人、硕士545人、本科1480人,落地科技项目14个,为我市创新驱动引擎注入强劲动力。

一手抓人才引进,一手抓人才培育。今年,我市认定259人为市拔尖人才;开展“1+10求才寻才大行动”,联合省内10所大学,选拔一批优秀学子,重点跟踪培养;在全省率先开展“归根”人才助力家乡工作,共对接“归根”人才200余人,对接贫困村450个;选派197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示范典型培育等工作;以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抓实乡土实用人才培养。

…………

创新没有“休止符”,只有“催战鼓”。在打造创新高地、构建创新体系的征程上,鹰城正以梦为马、阔步前行!

(本报记者 孙鹏飞)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