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鲁山
3上一版  下一版4
 
紧盯重点项目 确保安全生产
学深学透筑牢思想之基 走深走实凝聚发展之力
医疗专家入村义诊
张店乡种养加齐头并进
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星空”
高海琴一年卖出30多吨黄粉虫和大麦虫
校园迎来残奥冠军
“巡”回的机关党委
鼎力相助灾后重建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星空”

 

12月7日,记者从鲁山县委组织部了解到,近年来该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创新“组织融合、‘双雁’高飞、‘红鹰’引领、党员带头”模式,托起基层党建“一轮月”,照亮集体经济“满天星”,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星空”。目前,该县555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全覆盖,且均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145个村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组织融合:撑起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主心骨”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该县瓦屋、土门、观音寺、背孜等乡(镇、办事处)香菇种植历史悠久,但过去各自为战,规模上不去,市场占有率低。为做大做强香菇种植产业,该县打破体制、隶属、级别壁垒,以瓦屋镇为中心,辐射土门、观音寺、背孜等地,成立鲁山县西北山食用菌产业党总支,带动21个村连片发展食用菌种植。目前,食用菌大棚增至2500座,吸纳1160余人就地务工,年种植香菇2000万袋,产值2亿多元,带贫550户。去年,瓦屋镇1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

以党建打底色,促发展有成色。该县围绕兴产业、壮主体、强科技、促增收,推广并拓展“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人才育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工作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养基地”,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质量。

该县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优势互补原则,跨区域、跨行业、跨层级建成10个产业党总支、101个产业党支部,让各领域的党组织融在一起,合而为一,多向发力,精心打造了下汤镇万亩桃园、董周乡万亩酥梨园、辛集乡万亩葡萄园、库区乡万亩蓝莓园等60多个特色产业基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双雁”高飞:擎起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顶梁柱”

熊背乡大年沟村党支部书记王长海坚守“让坡坡岭岭都种上血桃,让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初心,采取“支部联小组、小组联党员、党员联农户”工作法,带领村民破解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使血桃种植规模从800亩发展到3800亩,年创效益35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5万元,成功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打造“雁阵”,振翅高飞。该县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中心大局,突出培强“领头雁”。深化村党支部书记“年度轮训全覆盖”和“学历+能力”双提升行动,创新开展“六星党支部”评选活动,激发“头雁引领、群雁跟飞”效应。同时,研究出台返乡创业政策指引、中小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扶持奖补办法等优惠政策,推进“鲁山英才计划”和“在外优秀人才归根工程”,打造“归雁经济”,并让“归雁”变“头雁”。

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团城乡寺沟村党员梁群返乡创业,以清水河沿线寺沟村、牛王庙村、花园沟村为景观带,打造集观光旅游、饮食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端民宿,“多彩田园”等生态旅游业,让绿水青山蝶变“金山银山”,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带动3个村集体经济收益20万元以上。2019年7月,梁群被推选为团城乡清水河旅游党总支书记。

“红鹰”引领:扛起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引擎”

库区乡围绕打造红鹰创业工程示范基地,引进豫尧、蓝沃、奕源等公司,建成蓝莓种植园区19个,种植面积达6800多亩,年产值5000多万元。群众流转土地年收入420万余元,就地务工年收入300万元以上。目前,18个行政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

该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红色引擎赋能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红鹰创业工程,拓展推广“抱团发展、联村共建、基地带动、引凤还巢、异地置业、链条集聚”等经验做法,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资金、项目等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着力打造辐射带动力强的集体经济标杆村、示范村。

四棵树乡黄沟村地处大山深处,村党支部以红鹰创业工程为依托,将闲置房屋打造成静园、雅园、慧园、耿园等特色民宿,发展休闲旅游。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2020年,黄沟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

党员带头:当起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排头兵”

张良镇闫洼村返乡创业党员杜飞飞,打破发展藩篱,创办圣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党员群众种植生姜2000余亩,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在今年村级换届选举中,杜飞飞被党员群众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该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党员认领政策宣讲、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等产业发展示范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围绕推动产业发展,出台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开展“一名党员和一名致富能手联系帮带一户贫困户”活动,让党员在产业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

下汤镇尹和庄村地处深山区,过去集体经济零收入。2017年9月县法院90后干部吴家宝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带领村民依托绿水青山资源,发展蜂蜜、香菇、柿子、花椒等特色产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2020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今年8月,吴家宝被授予“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

(本报记者 常洪涛 通讯员 郭祥昭)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