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辉煌百年路 奋进新鹰城
3上一版  下一版4
 
项目工地上 挥汗赶工期
娘庙村:种养结合致富忙
王集乡:因地施策产业旺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1年7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集乡:因地施策产业旺

 

7月14日早上6点半,郏县王集乡孙集村头的苦瓜种植基地就开始热闹起来,来自附近赵刘庄村的邵双霞、苏桂兰妯娌俩和其他村庄的近20名妇女搬着塑料筐、拿着剪刀开始采收苦瓜。“6点来,10点收完,一次60元,基本上可以忙到立冬,一个采收季能挣万把块钱,自家的农活也不耽误,还能接送孙子上下学。”苏桂兰笑着说。

这个苦瓜种植基地占地38亩,已有4年历史,共建有大棚26座,收获季节平均每天可采摘近两吨苦瓜。像这样的种植基地,在王集乡比比皆是。

距离苦瓜基地约两公里远的马头王村西侧,占地80亩的猕猴桃园内,56岁的王自良和妻子李素军正忙着清理藤蔓下的杂草。“今天气温高、收工早,刚才有20多人呢,一人一天60元。”王自良说。

王集乡属城郊乡,辖30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耕地4.5万亩,北汝河在该乡流经13个行政村,土质肥沃,灌溉便利,发展农业得天独厚。

近年来,该乡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打造郏县农贸物流集散地,通过蔬菜种植促增收、农贸物流促发展的思路,做大做强花生米产业,发展苦瓜、生姜、韭菜等规模化种植,丰富市民“菜篮子”、装满群众“钱袋子”,不断壮大盘活乡域经济。

王集乡每年种植花生2万亩左右,占全乡耕地面积的近一半。加上外购的花生,该乡每年可脱壳、加工花生4万余吨,营业额4亿多元,从业人员近千人,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乡种植生姜近千亩,亩收益过万元。目前,在乡党委、政府指引下,该乡正在雨霖头村筹建占地60亩的花生米加工园区,2022年可完工投入使用,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左右。

除了大田种植,该乡林下经济也是生机勃勃。该乡依托北汝河湿地公园及农博城项目建设,在大墙李村、竹园寨村和郑渝高铁线路附近的董村,利用廊道发展菌类种植2000余亩,带动群众就业1000余人,各村村集体可增加收入5万余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新型农民的培训、培养、培育力度,努力让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增收渠道,让村民在小康路上越走越踏实。”王集乡党委书记雷红亮说。(本报记者 张鸿雨)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