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了那一片灿烂的金黄
使命在肩 永不止步
线韵长长
不晚斋记
史海泛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7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那一片灿烂的金黄

 

○ 叶剑秀

黄沟不是一道山沟,是一个村名,坐落在豫西鲁山县四棵树乡的大山深处,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村。

现在的黄沟村已是一个美丽乡村、旅游示范村,热闹得很。

再次见到驻黄沟村第一书记陈京玉,是在五一前的一个上午。他从北京领完奖回来一直在忙,忙着迎接五一长假的筹备事宜,这是一年中的重要节日,四面八方的游客会蜂拥而至,他是主角。

陈京玉刚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浑身闪耀着金黄的光芒,但长期当教师养成的儒雅微笑,依然灿烂和真诚。

我和他并肩走在蜿蜒的山间小道上,环望着山坡上一片片金黄的葵花,俯瞰村子里络绎不绝的游客,仿佛看到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卷。

荣誉,疾病,他有足够的理由离开,也算是完美收官了。他坐在一块石头上歇息,接连咳嗽几声,他的肺炎一直没有彻底治愈。他说:走不得啊。2015年8月入村,6个年头了,我对村里的风土人情熟悉,与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融在一起了,“自助式农家院”刚刚起步,如同没有做完的数学题,换别人来一时摸不着头绪,怕耽搁了。

陈京玉是市教体局下派的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原本是一名中学教师,站立三尺讲台,面对黑板耕耘,为孩子们授业解惑。接到通知,被派到贫穷落后、交通闭塞的山村里,他说,他一下子就蒙了,像一个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学生,茫然无助地走进了考场。

听从指挥,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天职。既然组织让你来,说明这里需要你,你可以干好的。当时想得纯朴简单,带着动力就来了。他淡然一笑,一脸坦诚。

来了,总要干点什么,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黄沟村361户151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就有108户404人。没有集体企业,村集体没有经济来源,长期处于赤字状态。村子里垃圾遍地,小河里污浊不堪,全村没有路灯。到了晚上,他躺在黑暗的村室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失落与叹息,空谈与高调,不如来点现实的。乡村走向富裕要靠一步一步走出来,要让百姓得到永久性实惠,心里才会踏实。

陈京玉开始忙碌起来,四处奔走。协调有关部门对入村主干道进行硬化,路两旁栽种了银杏树、红叶石楠等绿化树木。

打了几眼深水井,对石桥水塘进行了加固清淤。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彻底改变了村民夜间出行难的问题。屈指算来,2016年以来,他先后协调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2017年共协调资金150万元,完成了村里饮水工程改造,彻底改善了人居环境。说起来三言两语就完了,其间的酸甜苦辣,陈京玉咽回肚里,不愿多说。不管怎么说,村子终于像个村子了,总算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脱贫致富,说到底是为百姓找到经济收入的门路。

陈京玉抬手指向一块大石头,我趋近看到了一地烟头。

坐在这块石头上,能遍览全村,不知有多少个早晨,我就在这里苦思冥想。他说。

黄沟村人均耕地少得可怜。这里虽然林幽景美,但没有独特的优势,靠旅游发展经济如同纸上谈兵。最大的依靠是党的扶贫政策,如春风可滋润万物。还有黄沟村的党员干部团结实干,似坚强的堡垒和后盾,还有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淳朴善良踏实勤劳,这就足够了。

最终想起四个字:因地制宜。

陈京玉把想法和规划和盘托出,村“两委”当即拍板定下来。根据黄沟村的气候、土质、温度、湿度,决定实施产业项目,种植赤松茸、油葵,当年贫困户获利5万多元;发动农户种植天麻,预计年产值达30万元左右。为了鼓励群众种植,贫困户种天麻由村集体免费提供苗种;以果园为主,种植日本甜柿子、蜂糖李、车厘子、八月炸等果木。

全村动起来了,项目一个个落地生根,漫山遍野有了收获。

几年下来,黄沟村的生猪养殖基地、村级光伏电站、采摘园产业项目,支撑起了全村经济,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年收入达到30余万元。

通过盘点,喜悦挂满村头农户。陈京玉忽然发现,这只算小打小闹,解决了温饱,距离富裕还有一段路程。既然序幕已经拉开,就要演一场持续精彩的大戏,经典流传。

陈京玉把黄沟村当作一幅画来描绘。既然黄沟的底色为黄,他就把“黄”作为基本色调,在“黄”字上下功夫。“春来油菜花开,夏季油葵绽放,秋天银杏叶黄,冬日蜡梅飘香”,一年四季都有金黄元素的黄沟,成为深山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回想几年前,他一头乌发,身影背后是一片低矮破旧的村居。如今身染多种疾病,面前却是一片殷实和富足,梦想变成了多姿多彩的现实。

2018年秋天,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候,陈京玉每天像只陀螺,被繁重的工作抽打得团团转,跑项目、筹资金、现场指导、技术培训、摸排群众情况、整理扶贫档案,连续几天的低烧被忙碌的他忽略。一天夜里12点多,陈京玉屋里还亮着灯,同事过去催他休息,可叫了几声没有应答,走近一看,只见他趴在桌子上发不出声音,摸摸头,滚烫滚烫……

村委会的几个干部到了,附近的老百姓闻讯也赶来了。连续几天的大雨,大河涨水漫过了桥面,道路冲毁难以通车,村里没医生,人们焦急万分。“抬也要把陈书记抬到医院去!”黄沟村的村民喊出了他们的豪气和心声。一个简易的担架绑成了,几个村民小心翼翼地把陈书记放在上面,盖上厚厚的被子,前后左右4个人撑着一张雨布为陈京玉遮着雨,十几个人轮流扛着担架,走在河面上时,他们把担架高高举起,唯恐河水打湿了担架,后面跟着一群黄沟村的百姓,就这样在一个深秋的雨夜,蹚过山村的水路,把他们的驻村书记送到了几里外的国道上,与市医院过来的救护车相接。

陈京玉累倒在了追梦路上。高烧、肺部感染、甲亢,但他没有安心住院,因为他牵挂着村里的工作。稍有好转,他就带着药回到了黄沟,由于治疗不彻底,肺部仍有絮状,落下了喑哑和气虚的毛病。

他说得云淡风轻:这点病比起枪林弹雨中的先烈算什么,现在我已是黄沟村的荣誉村民,要为村里留下一束闪亮的光,照亮这里的每一寸山水、土地。此刻,我分明感受到了他的情怀和自豪。

脱贫摘帽只是走完第一步。这是一项久远的富民工程,需要保持长期稳定和发展。

黄沟村是大山怀抱的明珠,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郑尧高速、二广高速、207国道周边环绕;不仅与下汤温泉小镇相邻,山上还有清朝的古山寨遗址;农业项目、林果产业已经兴起。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犹如天生丽质的农家女深藏闺房,无人知晓。应该拓展思路,推介形象,让更多的人慕名前来一睹芳容。

打造特色民宿,走低端自助小院的路子,让普通市民、家庭式游客消费得起,能在山区小院体验一回农家生活。

这思路稳妥可靠。老支书张向党拿出7万元,投资修建黄沟村的第一个自助小院,陈京玉给它起名“静园”。

自助小院是利用村里长期闲置的房屋进行精心打造,屋还是那个老屋,只是被刷粉了墙壁,铺了木地板,换上了原木家具,陈设走的是80年代怀旧风,搪瓷茶杯、铁皮茶瓶,浓浓的年代感扑面而来,像是踏进了旧时光。

自助小院别致新颖,设施一应俱全。卫生间、洗澡间、餐厅干净整洁。厨房里放着米面油调料等生活必需品,吃住游玩一切自助,不设服务员,不提供餐饮,自己到田园里采摘蔬菜、河塘里网钓鱼虾、厨房里生火做饭,舒适安逸地享受原生态田园生活。客人来了可以自己做饭吃,烧柴火的大灶台,能蒸馍的大蒸屉,村里到处都有走地鸡、柴鸡蛋、有机蔬果;小院中的秋千、烧烤架一应俱全,葡萄藤撑起一院的清凉,几杆修竹筛下苍翠的诗意,静得只能听见风声鸟啼,让人顿觉尘嚣渐远。生活在紧张和快节奏中的市民慕名而来,仿佛寻到一湾幽静的去处,放慢脚步,回归心灵的原乡。很多客人都说在这里住得开心自在,找回了童年的味道,留住了乡愁。

游客可以带上钥匙,锁上大门,挎上篮子,走出小院,进入自助式果园、菜园,采摘新鲜蔬菜,采摘时令瓜果,尽情享受自给自足的田园时光。

自助小院规模大小不一,四居室至六居室,可容纳两个家庭到四个家庭不等,无论多少人,每天按院落大小收费,经济实惠,适合工薪阶层入住。

自助小院采取专业公司承包经营模式,每座小院每年给村集体交7万元,一半给帮助打扫维护的贫困户发工资,另外一半归村集体所有。

创新有了收获。2020年底黄沟村接连打造了12个这样的小院,其中“静园”“雅园”“慧园”等自助小院,在2020年1月份已通过县级四星评审,只要一到双休日和节假日,就变得“一房难求”,生意火爆。

留住客人,就是留住了财富。一波一波的游客来了,在这里度过开心的周末和假期,离开黄沟村的时候,不免要带上大袋小兜的特产。望着离去的游客,陈京玉就站在村口挥手相送,站得久了,就把自己站成了一尊雕像。

黄沟变成了黄金沟,四季以金黄明艳的色调为主。这是丰收之色,更是象征着富足丰饶的颜色。

在这片金黄的土地上,陈京玉把自己融入金色的背景里,散发着温暖和光亮。他坚持落实开发式扶贫方针,深入开展调研,组织人员克难攻坚,注重培育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他创新开发扶贫,立足黄沟村情探索出发展“自助式农家院”的金点子,被当作带贫模式的先进典型在全省推广,因此他也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最高领奖台。

现在黄沟村已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离开村子的时候,正是遍地流光溢彩的季节,热风吹拂着陈京玉的一头银发,勾勒出岁月的沧桑巨变,极似一帧山乡简约的素描。望着他那双布满红丝的双眸,仿佛看到了一面熟悉的旗帜,斧头和镰刀的影子连同那神圣的誓言,在那一方金黄的山区大地上不断地跳跃、回响……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