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09版:辉煌百年路 奋进新鹰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巡礼·舞钢篇
3上一版  下一版4
 
舞钢市:高质量推进“两示范、四标杆、一样板”重大工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6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舞钢市:高质量推进“两示范、四标杆、一样板”重大工程

特钢及特种装备制造产业 杨德坤 摄
工人在银龙纺织公司忙碌
公共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杨德坤 摄
今年“七一”前夕,新布置的水灯精彩亮相 杨德坤 摄
在舞钢市一幼儿园,老师在陪伴孩子做游戏 杨德坤 摄
志愿者的靓丽身影是城市的最美标志
舞钢市举行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
舞钢市丰厚的红色资源吸引众多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 王尧 摄
建业城市书屋功能完善 杨德坤 摄
氧吧里的马拉松
庙街乡白茶种植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新村新貌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山、水、林、城融为一体是舞钢市独特的气质 高耀显 摄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县域治理“三起来”要求,即“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从此,“三起来”在我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县域面貌为之一新。

2020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舞钢市等15个县(市)被命名为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该市紧紧把握这一契机,以强市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在经济布局中找准定位、发挥强项,借势发展、借势超车,加快形成特色突出、竞相发展新格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县级基本财力提升、基础设施升级,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高质量推进“两示范”(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四标杆”(乡村振兴标杆、全域旅游标杆、基层治理标杆、绿色发展标杆)、“一样板”(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重大工程,始终保持“赶考”清醒、奋力写好时代答卷,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舞钢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尤其是近几年来,舞钢市紧紧扭住乡村振兴战略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抓住工业强筋壮骨根本、擦亮服务业品牌底色,立足全域统筹融合,抓重点、破难点、补短板、强弱项,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水灯文化之城、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最佳休闲养生城市和最具竞争力绿色生态城市等殊荣,并于近几年新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以及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市、区)、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等称号,并成功入选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走出了一条符合舞钢实际、具有舞钢特色的发展之路。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1990年撤区建市之初全市生产总值4.2亿元,2020年达到140.9亿元,是1990年的33.5倍。2020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782元,是1990年的34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990年以来,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特别是随着全域旅游战略的深入实施,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至2020年,该市产业结构由1990年的28.2∶52.2∶19.6调整为9.6∶52.0∶38.4。

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工业实现了总量由小到大、重点行业从无到有的转变。工业总产值从1990年的6.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00.9亿元,增长到48.5倍;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钢铁及装备制造行业实现总产值233.2亿元、纺织服装行业实现总产值20.1亿元。

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199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亿元,2020年48.5亿元,增长到38.8倍;199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84元,2020年达到27162元,增长到56.1倍……

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

从曹集“露水集”掩护下的土地革命星星之火到虎头山阻击战、大韩庄战斗的烽火硝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时的“治淮第一坝”到上世纪70年代十万大军会师“平舞大会战”……红色始终是舞钢大地最亮丽、最生动的“底色”——老区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给养”。

“七一”前夕,位于尹集镇南部山区的虎头山新四军革命烈士纪念园内,一拨拨前来缅怀凭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党员干部或静心聆听,或驻足观看,或俯身默哀。“最多时一天有3000人次前来参观,今年以来的月均接待规模保持在5万人次左右,掀起了陵园建成后接待参观的新高潮。”尹集镇宣传干事、虎头山义务讲解员白东亮耐心讲述着当年“新四军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在这里与日军艰苦战斗并有27名战士长眠于此”的英勇故事,尽管声音沙哑却始终高亢有力。

舞钢市属全域性革命老区,境内一直是原舞阳县地区革命活动最集中、最活跃、最富有成效的主战场、大本营、根据地,革命者的活动足迹遍布舞钢全境,因此,利用境内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四红”建设、传承红色基因,成为该市今年党史学习教育的一大特色。

“舞钢处处珍藏着红色热土、冒着红色热气,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英雄故事唤醒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建党10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干好党的光荣事业。”在今年的一次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上,舞钢市委书记刘文祥语重心长地说。

该市把组织部门的党建引领、文化部门的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党史学习教育等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老促会作用,严把标准关,对建设进度进行周督查,有力推动“四红”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红色场馆3个、红色文化村室5个、红色文化墙(绘)3处、红色遗址保护碑4处。

“我们通过‘四红’场馆建设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用足用活本土红色资源‘活教材’,让广大干群始终铭记党的奋斗史和发展史,不忘初心跟党走、忠诚履职践使命,激发出了愈发旺盛的干事创业热情。”舞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爱珍说。

筑牢党建引领“主阵地”

“今年的乡镇党委换届选举担负着‘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时代重任,高标准、高质量选出优秀党员干部,意义重大、事关长远。”该市市委组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说。为此,该市按照“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树立好导向、形成好气象”目标,通过周密部署、规范操作,严肃纪律、注重质量,突出“早”、标准“严”、质量“优”、风气“正”,截至5月30日,涉及党委换届选举的7个乡(镇)全部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共选出新一届党委班子成员63人、纪委委员35人……在平顶山市各县(市、区)中率先完成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该市始终坚持将党的建设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探索创新将高质量推进“五位一体”全域党建作为落实基层社区治理“五个一”工作机制的有力抓手,实现基层党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围绕打造以“红色引擎”为抓手的党建引领机制,坚持条块结合、分级管理、区域兜底的组织覆盖模式,实施动态跟踪、及时跟进,目前191个联合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活跃在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城市“红色商圈”党组织、各类功能型党支部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围绕“头雁引领”行动和打造以“全科网络”为终端的三级服务运行机制,持续强化村(社区)“两委”干部县级备案管理,备案建档率、档案资料完整率均达100%,每村均储备3至5名后备干部;同时,立足“民呼必应、优质服务”,进一步厘清县级、街道、社区服务职责,每300户设置一个网格,由在职党员担任楼栋长、庭院长、信息员等兼职网格长,加强网格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围绕开展“帮扶助力”行动和打造以“民呼必应”为目标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收集解决群众、基层和企业各类问题;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共驻共建活动,驻区单位每季度为社区至少办理1-2件实事;深入开展“帮扶助力”行动,实现党组织结对率100%;围绕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面推行“党支部+产业链”等工作模式,以点带面带动周边村发展集体经济覆盖率达100%、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到30%;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方面成效显著,纵向建立三级群众诉求纠纷调解中心,实现调解组织网络全覆盖,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市、矛盾不上交”。

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

夏日的钢城,多个项目工地一派热火朝天场面:位于武功乡境内的宇龙纺织5万锭紧密赛络纺扩建项目工地上,数十名工人正在按照预定工期加班加点推进施工进度,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全部采用智能化纺织自控设备,建成后总生产规模达15万锭,可安排就业岗位650个,目前已招收的110名新员工正在进行培训;与此同时,位于该市产业集聚区的云龙纺织二期扩建项目也在赶工期,今年2月破土动工,预计至7月底开始安装设备,建成后能提供上百个岗位。而特钢及特种装备制造产业作为另一大传统支柱性产业,该市在持续加大产业发展和技术改造力度的同时,上游着力推进矿产、矿业公司的资源绿色化、智能化开发和综合利用,筹建废钢加工基地和合金产业园,保障特钢原料供应;下游筹建钢铁加工配送中心,在压力容器、金属复合管制造、贵金属复合板生产和特钢深加工等方面落地一批项目。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1970年11月1日,当杨庄公社地面上挖开舞钢公司建设的第一锹土时,舞钢市的工业引擎便正式启动,如今已有规模以上特种钢铁生产及装备制造企业37家、规模以上纺织及服装生产企业9家。其中,“一黑”方面,已形成了采、选、炼、轧以及特种装备复合材料、机械加工、制造全产业链发展态势,2020年铁矿石产量203万吨、生铁产量185万吨、粗钢产量326万吨、钢板产量231万吨,今年继续围绕钢铁及特种装备制造产业升品质、提产量,从技术改造和管理上深度挖潜,生铁、粗钢、钢板产量均有望提高百万吨以上;“一白”方面,2020年完成棉纱产量10万吨,实现产值20亿余元,宇龙纺织、银河纺织以及云龙纺织3家企业龙头齐舞、同步扩产,将为该市建成世界最大的单体紧密纺生产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种下绿色产业“金种子”

山、水、林、城融为一体是大自然赋予舞钢市的独有气质。藉此,该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境内大小25座湖泊、近40个游园广场、40.2%以上的森林覆盖率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生态经济牌,将满城山、水、林变成增收的“金银山”“聚宝盆”“摇钱树”,已初步形成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互惠共赢局面。

大力实施绿色产业。该市把绿色产业作为继钢铁及特种装备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之后谋划实施的又一个主导产业,打造经济增长“第三极”。该市坚持生态优先,遵循生态规律,持续深挖生态资源经济潜力,并探寻与乡村振兴、县域经济等重点工作的结合点,有的放矢发展休闲康养和现代鸽业,通过做足做活“绿色”文章,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为契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目前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16.9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围绕道地中药材、特色林果业、食用菌等本地特色品种,积极推动鸿康中药材、食用菌产业园、誉森葡萄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广“南茶北移”成功经验,全面提升白茶基地综合实力;瞄准现代农业延伸绿色经济链条,以天成鸽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鸽业养殖,创建由多个园区组团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全国最大的肉鸽养殖示范基地,倾力打造“中国鸽都”城市名片,一大批鸽业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加快推进高效种养业、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品牌创建战略,切实提升农业产业质量和效益,持续推动特色优质农产品做大规模产量,着力打造国家高品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全域旅游稳步推进。改革开放以来,舞钢市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旅游模式也由过去的单纯景区游向现在的全域游转变,游玩内容由景色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变。近年来,该市围绕“建设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明确了构建“一城、一带、三区、七小镇、全市美丽乡村”产业布局,旅游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全新引擎。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该市已吸引宿联中国、过云山居等高端民宿集群落地,总投资5.6亿元的3个民宿集群项目,将以3种不同的建筑风格逐步呈现;与此同时,馒头山民宿集群项目拟入驻5个民宿品牌,袁门水库民宿集群项目拟入驻6个民宿品牌。今年前5个月,舞钢共接待游客27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9.4亿元。“七一”前夕,该市精心打造的第十八届水灯节将会集中亮灯,新制作展出的15组绚丽灯组,在集中展示党的建设发展成就、党史学习教育等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的同时,为辖区群众及游客带去最具享受的视听盛宴。

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该市以“三清”行动为抓手,全面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创建人居环境改善示范村96个;优选21个人居环境改善示范村,规划建设精品示范带,围绕“一村一韵”持续发力,助推乡容村貌全面提升,立足做好地域特色、生态绿色、惠民本色“三篇”文章,全域推进“绿富美”兼容并包的生态美丽小镇建设,已成功创建全国卫生乡镇3个、省级卫生乡镇两个,尹集镇姬庄村、杨庄乡红石崖村、红山街道楼子沟村等,成为乡村体验游的新选择、新亮点。

谱写惠民发展“新华章”

连日来,“飞线”入地了、背街小巷道路整修一新、游园广场也被精心装扮,城市的“天际线”解放了、出行的断头路通畅了,无数舞钢市民通过微信朋友圈“炫耀”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喜人变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大交通、教育、医疗、文化及城乡生活环境等民生事业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改善社会民生,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民生问题走访调研、谋划实施了一大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实事。

该市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可持续、均衡、健康发展,保持学前教育全省领先地位,完善了学前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质量进一步提升,基础建设投资逐年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16年至今,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达15亿多元。“十三五”期间,新建第七小学1所,迁建武功中心小学、九龙山小学两所,扩建学校42个,每个乡镇2-3所寄宿制学校;同时,为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引领作用,投资3000余万元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装备计算机和智慧黑板等,利用“空中课堂”模式推送优质课例,“空中课堂”优秀课例覆盖小学、初中各学段各学科各单元,师生利用班级多媒体或其他终端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有力地推动了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均衡发展。

近年来,该市实施路网提档升级、自然村通达、路面状况改善、运输服务提升“四大工程”,荣获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市称号;在建成千吨万人乡镇水厂3座、单村联村供水站86座,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以上的基础上,该市历时近两年实施贯通南水北调中线舞钢引水工程,让群众吃上了安全优质的“丹江水”;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运处机制,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目前,建成农村污水处理场站36座,完成农村户厕改造近5万户。

该市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与郑大一附院携手建成多功能区域协同医疗综合服务平台,对上连接平顶山、省城的大医院、专家,对下与乡村卫生院(室)连接,形成了省、市(县)、乡、村四级心电诊断网络,目前已有10余万人次受益于远程会诊;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医疗健康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先就诊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增加医疗卫生投入,先后完成中医院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及村集体卫生室建设等,完善基本药物救助制度,继续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专项资金安全、快捷、按时、足额拨付到位,险费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率先在全国建立健康体检基金和大病风险基金,实现远程联诊共治,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

“城市发展要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根本遵循,统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更宜居,让群众生活更美好、更幸福。”舞钢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志骞说。该市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按照“引领发展、优化布局、补齐短板、普惠民生”原则,谋划城市“补短板、惠民生”“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等项目,石漫滩水库清淤堆岛、环湖栈道、音乐喷泉升级改造顺利完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4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2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历史不会忘记,星火仍在传递。回顾百年征程,英烈先辈们留下的革命火种、奋斗遗志,正化作无穷的动力,指引新时代舞钢人奋勇争先、百尺竿头,阔步向前。

舞钢市委、市政府领导表示,站在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节点,面对“十四五”开新局、起好步的时代重任,舞钢市牢固树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发展导向和“借势发展、借势超车”的进取意识,大力营造“以发展重振雄风、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发展赢得未来”的浓厚氛围,凝聚全市人民和各行各业的奋斗激情,掀起干事创业的热潮,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努力开创富民强市新局面,为高质量推进“两示范、四标杆、一样板”重大工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杨德坤 通讯员 郭风丽 王晓磊)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舞钢市委宣传部提供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