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辉煌百年路 奋进新鹰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巡礼·郏县篇
3上一版  下一版4
 
龙山街道:砥砺奋进新征程 扬帆起航再出发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山街道:砥砺奋进新征程 扬帆起航再出发

街道党工委书记龚琳(左)在社区走访
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勇军(右)在查看社区环境整治
表彰老党员
美食节上游客众 李利国 摄
孝善文明代代传
大铜器展演
党建助力社区文明
颂歌献给党 筑梦新征程
“红色大礼包”砥砺红色初心
文化龙山迸发青春魅力
朝阳社区健步走团队活力四射 李利国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张鸿雨摄
 

城市的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居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丰硕的工作业绩有目共睹。近日,吃过晚饭,记者漫步在郏县龙山街道中兴路华联商贸圈,只见商铺、饭店灯火辉煌,行人、车辆络绎不绝,夜生活的繁华让古老县城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彰显着龙山街道在繁荣商贸服务业的基础上奋力推进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龙山街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万里茶道上的璀璨明珠——山陕会馆;文脉深厚的仝轨故居,数百年来留下了无数动人传说;承载千年文化的郏县文庙,更是让文墨书香氤氲在古老县城的每个角落。这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浸润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龙山大铜器”、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郏县饸饹面制作技艺”。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将以党建高质量推动龙山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物流餐饮业、文化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推动背街小巷提档升级,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龙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龚琳说。

筑牢基层堡垒 提高治理水平

每天晚饭后,在郏县龙山街道大观堂社区一组和二组、三组交界处,长约300米、宽6米的党群同心路上,随处可以看到居民在纳凉聊天,儿童在追逐嬉戏。

“这条道路原来的路面只有一辆架子车宽,一年四季都是‘水泥’路,但因为沿路群众私设小菜园、私划停车位、乱占土地堆放杂物,涉及3个组近50户的土地,难以统一意见。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后,按照街道‘大排查、大走访、大起底’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我们党支部把社区需要解决的难题进行汇总,大家一致认为,这条连接生产路和南马道的小道需硬化。我们‘三委’成员兵分三路,逐户做思想工作,动员大家主动拆掉小菜园。对于不愿配合的,我们每天一次、两次上门,或者动员他们的亲戚进行劝说,最终把小菜园拆除完毕,把路修好了。”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克亮说。

“‘两委’换届后,社区这帮人就是中,费了多大劲儿啊,终于把这条30多年没修成的路修好了。我们沿线100多户700多口人出行都方便了,很感谢社区党支部的为民之举。”87岁的吴连英老人说。

选好“领头羊”。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结合社区“两委”换届,龙山街道提前谋划,精准研判,不仅圆满完成了选举任务,还选优配强了社区干部队伍,产生社区“两委”成员113人,全部为高中以上学历,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1人,35岁以下成员23人,实现了“两升一降”,社区“两委”战斗力、组织力明显增强。

建强桥头堡。该街道按照“一有七中心”要求高标准打造规范化社区示范点4个,并对其他10个社区阵地进行规范提升,为社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场地;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建成日间照料中心3个,为社区老人提供便利、优质的养老服务;建成儿童福利中心4个,为社区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了好去处。

织密治理网。龙山街道始终围绕打造高质量党建示范点,建立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片区党小组”的四级治理体系,持续推进“五个一”工作机制,强化社区党员干部素质培训和标准化管理,健全民呼必应接诉即办工作体系,提升社区整体服务水平,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统筹协调、共建、共治、共享的区域“大党建格局”。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社会治理应急体系,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发展特色产业 促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龙山街道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围绕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的工作规划,扛牢责任,狠抓落实。

发展特色种植业。结合辖区群众种植习惯,对现有9000亩耕地进行规划和流转,继续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培养致富带头人,让群众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成为农业产业工人。郏县森强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1000多亩土地发展种植业,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力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增收。

森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森强告诉记者:“咱种的麦中优质麦比较多,优质麦的质量比较好,市场价每公斤比普通麦多两毛钱,在自己致富的基础上,还带动周边群众种这麦,都能增加点收入,为乡村振兴也作出点贡献。”

发展特色餐饮业。依托炖三宝、饸饹面、豆腐菜、宋三牛肉、谢老婆烧鸡等知名品牌,做大做强三产,打造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食品品牌和食品餐饮培训品牌。连续三年举办“中国·郏县美食文化周”,宣传推介特色美食,带动产业发展,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

发展文化旅游业。充分发挥文庙、山陕会馆等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旅游精品路线,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产业链,让居民就近创业就业,实现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做好产业链协同、人才协同、区域协同,更加高效集约地布局经济发展要素,形成实现产业发展突破的重要路径。

提升城市品位

建设“靓美龙山”

记者在东关街社区柳巷看到,干净平坦的柏油马路、整齐划一的仿古装饰,寓意深远的墙体绘画,古朴中不失典雅。依托茶馆文化,龙山街道对柳巷道路进行提档升级,铺设柏油路面800多米,整治“小门台、出前沿”等300多平方米,拆除广告牌63块,规范各类违规经营10余处,同时还进行了“三线治理”,统一粉刷了墙体,改变了柳巷路面老化、排水不畅的旧貌,让“老巷”换了新颜。

为了进一步探索古城新变化,记者来到南后街社区。该社区依托文庙文化,抓住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和国土绿化的好时机,对坑坑洼洼的老街道路进行了整修,铺设了柏油路,美化了墙体,拆除社区党群综合服务站南侧14户老旧房屋,建成近5000平方米的游园广场,栽种了桂花、广玉兰、白玉兰等树木,把南后街社区打造成特色明显、底蕴深厚、乡风文明、和谐宜居的城市新型社区。

像东关街社区、南后街社区一样,该街道各个社区都在依据社区特色进行背街小巷提档升级、路域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让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一路攀升。如今的龙山街道,设施完善,美丽宜居,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这一切得益于龙山街道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综合施策。

以共建共享促工作提升。按照“政府补一点、社区筹一点、贤达捐一点”的原则,以及稳步推进的原则,分批次对辖区内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整治。几年来,共对75条背街小巷进行提档升级,建设精品道路24条、游园广场8处,城区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靓美龙山”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以党员带头促全民参与。通过每周四的“清洁家园、党员先行”活动以及每季度开展的“党建+人居环境整治”观摩活动,不断强化居民环境卫生意识,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升。

以项目建设提城市品位。在棚户区改造、道路畅通、教育倍增、医养结合、生态水系、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项目中,龙山街道克服种种困难,坚决完成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为城市建设作出了极大贡献。如今,八一公园、郏城遗址公园、新县幼儿园、县医院、八一路小学、新体育场、道路畅通工程等一大批民生项目的实施完成,天广小区、安居工程小区、政府集资楼小区、信用联社小区、肉联厂家属院等老旧小区的升级改造,以及十米路道路路域环境的升级改造,极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

开展多彩活动

培育文明新风

在南街社区党建主题广场,每天清晨和傍晚时分都能看到群众自发地跳广场舞、进行酷走锻炼,每周五晚还会定期开展戏曲演出,丰富群众文娱生活。

像南街社区一样,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倡导下,每个社区都培育了2至3支文艺队伍,各社区通过集中展演大铜器、龙狮舞、竹马旱船、秧歌、戏曲等文艺节目,给群众带去了文化大餐,让健康向上的文化休闲方式逐步深入人心,培育了文明新风,也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

近年来,龙山街道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全力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创建工作,让人民群众通过创建活动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通过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的评选活动,选树先进典型,达到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做好志愿服务常态化,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成为每一个龙山人的文明标签,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辖区居民的精神面貌。

实施引凤归巢

助推人才振兴

在大观堂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享受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精心照料,除了能够吃到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一日三餐外,还能和老伙伴们一起打打牌、下下棋、唠唠嗑,幸福地安度晚年。老年人能够享受这一福利,完全得益于龙山街道的引凤归巢政策。

张龙攀、霍梦菲夫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感召下,返乡创业成立了郏县天佑益康老年人养护服务中心,依托龙山街道的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接手了龙山街道大观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该街道几笔创业贷款的支持下,通过运营管理,让周边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在龙山街道迎宾街社区的河南恒誉轻钢房屋智造有限公司厂房内,一架超长航吊正在吊起一套建成的“房子”进行装车。正在一边指挥的程校团是该公司的总经理,他告诉记者:“这是一套客厅加卧室的成品,客户催着要,我们马上就要送房子上门了。卫生间内配套设施齐全,客厅预留的有空调、电视的接入口,通上电就是一个完整的家。这样的房子既环保又时尚,我们的订单排得满满的!”

1982年出生的程校团,2014年在龙山街道及迎宾街社区的帮助下找到了合适厂房,加上各项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让他的企业有了质的飞跃,企业发展步入一个新天地。该企业的主要产品为轻奢景观民宿小屋,造型美观新颖,安装快捷,可随时移位,主要应用于景区、生态农庄、民宿、田园综合体等,这样的‘小屋’能够根据客户需要量身定做,产品供不应求,销往全国各地。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固定员工58人的企业,其中大学本科生7人,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多万元。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只有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育出来,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振兴。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龙山街道建立了乡村振兴人才库,把成功人士、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等各行各业、专业人才等纳入人才库,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他们返乡创业,同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培训力度,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在下步工作中,我们龙山街道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开拓奋进,坚定信心、善谋善为,接续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龙山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勇军说。

(本报记者 张鸿雨 通讯员 朱艳丹 闫秋辉)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