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辉煌百年路 奋进新鹰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巡礼·郏县篇
3上一版
 
堂街镇:打造乡村振兴标杆 描绘绿色幸福画卷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6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堂街镇:打造乡村振兴标杆 描绘绿色幸福画卷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李利国 摄
“山儿西”烟富农
羊肚菌撑起致富“伞”
领导班子奋发有为 高鹏程 摄
临沣古寨焕发光彩 李利国 摄
红牛养殖红红火火 高鹏程 摄
乡村美景如画
北汝河畔绽新颜
 

美丽乡村如诗如画,特色产业生机勃勃。近日,记者走进郏县堂街镇,一幅绿水青山、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近年来,我们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党建为引领,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文旅富镇、实干兴镇’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迈出了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堂街镇党委书记高永伟说。

聚焦基层党建 夯实发展根基

抓好学习增动力。堂街镇将干部思想教育作为抓好党建的首要任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确党史学习12项任务,为全镇党员干部配备4本必学书目,积极开展“书记讲党课”“重走红色足迹”“红色经典朗诵比赛”等主题活动,累计受教育党员8000余人次;突出为民办实事,开展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点亮微心愿、爱心捐款等活动,为群众解决各类实际问题60余项,组织社会各界为小谢庄烧伤姐弟捐款近20万元,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建好堡垒强实力。近年来,该镇按照“统筹规划、高效实用、功能齐全”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610万元,对全镇36个行政村的党群服务中心(站)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党建示范点12个;积极开展六星党支部创建和“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成功创建六星党支部5个、五星党支部22个。现在,各村党员活动有了固定阵地,村内议事有了固定场所,无职党员作用发挥有了平台,党建基础进一步夯实。

选好“头雁”聚合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选好新一任村级“领头雁”,在今年初完成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堂街镇党委提前谋划部署,做到“三个精准”,即精准摸排情况、精准选人用人、精准安排部署,推动换届工作平稳顺利完成,全镇36个行政村均实现了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新一任“两委”干部的年龄、学历“一降一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备好人才添活力。该镇充分利用春节、中秋节等特殊时间节点,组织各村开展“引回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将流动党员、返乡人员中的优秀人才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号召在外成功人士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回归创业。2021年春节期间,各村共召开返乡人员座谈会、茶话会39场,收到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建议59条,经梳理采纳38条;达成返乡创业合作意向12个,概算投资额5000余万元;成功吸引王骞、李振中、周少峰、周陆军、赵紫峰等一批优秀人才返乡投资创业,带动35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实现了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效应。

聚焦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近年来,堂街镇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坚持“政府主导、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思路,确定每周六为“党员群众义务劳动日”,突出抓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国土绿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工作,建立健全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镇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农民生活方式“绿”起来,农村生态环境美起来。

“污水革命”让污水变清水。该镇不等不靠,持续开展“清四乱”行动,今年累计投入机械600台次,清理河道36.5公里,清运垃圾2000吨,沿河栽植金丝垂柳等树木5200余株,实现了“水清、河畅、景美、岸绿”的河道整治目标。

“垃圾革命”让垃圾变资源。该镇积极与保洁公司加强合作,实现了镇域内垃圾日产日清;在全县开展的“双违”整治及一户多宅治理中,该镇累计拆除违建1883宗55.4万平方米,整治一户多宅1432宗,打通断头路320条,拆除的废旧砖石、条木等建筑垃圾大部分被用作建设村内游园的步行道和特色墙。

“厕所革命”让“方便”更方便。在处理好垃圾的基础上,该镇扎实推进“厕所革命”,采取党员干部带头的方式,累计完成户厕改造3622户,建设水冲式无害化公厕37座。

“村貌革命”让乡村提颜值。该镇全面整治农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行为,通过周六义务劳动日、清洁家园行动等,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清洁行动。2020年,全镇升级道路37公里,改造危桥2座,美化墙体3.6公里,设计打造游园12个,绘制墙体彩绘29幅,打造精品道路52条,清淤下水道8200米,铺设污水管道6800米,建成人工湖1个。

聚焦特色产业 实现富民强村

堂街镇党委坚持把产业发展与加强基层党建、促进农村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相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取得了良好成效。

王楼村位于该镇西南部,村内一座座蔬菜大棚排列整齐,棚内生菜、上海青等蔬菜生机勃勃,不时有大型货车满载蔬菜而去。该村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村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具备发展蔬菜产业的先天优势。堂街镇党委顺势而为,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该村建设绿色蔬菜基地,采取在蔬菜基地规划区内给予种植大户每流转一亩土地奖补100元、每建一座大棚奖补1000元的政策,推动项目实施。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基地流转土地500亩,建成大棚210座,常年带动20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到今年底,该基地将建成大棚300座,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

圈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建成80亩羊肚菌种植大棚,实现年产值500万元,常年带动60名村民就近务工;石桥店村优秀党员带领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建成500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实现年产值900万元,常年带动12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孟庄村返乡创业党员带领群众发展韭菜种植;关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发展红牛养殖和洋葱种植;孟庄、小谢庄等10余个村建起了自己的红牛养殖场;全镇红牛存栏11000余头,红牛龙头企业有两家,生产的“雪花牛肉”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国家级烟叶产业综合体、省级郏县红牛育种示范实验基地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各种产业竞相发展。

目前,堂街镇已形成郏县红牛、“山儿西”烟、绿色蔬菜、羊肚菌、林下经济、文化旅游六大特色产业,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2020年,全镇农业产值1.9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4.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万元,超过郏县平均水平。

聚焦全域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堂街镇东依紫云山,北环汝河水,境内文化遗存和历史遗存众多,是一个有山有水有故事、有寨有泉有文化的中州名镇。为充分发挥优越的文旅、康养资源优势,近年来,该镇明确了打造“文化堂街”“生态堂街”“康养堂街”三张旅游名片的目标,镇域景区美誉度、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

临沣寨位于该镇朱洼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让这座千年红石古寨进一步焕发光彩,该镇积极申请项目、资金,对寨内外进行整体提升,先后完成寨内两期文物修复工程,对134所古建筑进行了修复;依托水系连通工程,对4.5公里寨河进行治理,“以水围寨”的历史风貌得以恢复;围寨打造微景观5600平方米,改造道路7公里,建成游园6个,完成停车场整体升级,建成石沣农业世外桃源景区,吸引众多游客到此游玩。同时,该镇启动了祁建华故居纪念馆、王来湾竹文化博览园、紫云山中华汉字园建设,三教堂、摩陂大营、黄巢寨、运粮河、回军庙等历史遗存文化挖掘工作也正在进行,“文化堂街”已具雏形。

该镇积极配合做好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对辖区河道进行大规模整治,沿河修建休闲步道7公里;积极开展国土绿化,根据紫云山、白象山、邵山等不同地质地形,种植桃、梨、石榴等果树及黑松、五角枫等观赏树木5000余亩,在村内开展“四旁”造林7000余亩。现在,清澈的汝河水贯通了杨柳河、芝河、临沣寨寨河等河道,新修的休闲步道成了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以往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前来采摘、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生态堂街”的建设成效不断显现。

此外,该镇围绕“康养堂街”建设目标,一方面抓招商引资,半山居康养庄园、紫云鑫鼎亲子庄园等一批康养项目陆续建成开园;一方面抓资源挖掘,建成2248米地热温泉深井一座,其水质、水温可满足康养温泉、热带水果种植、天然理疗矿泉水、城市供暖等需要,东部山区地热温泉井勘探开采也正在进行,“温泉小镇”“康养堂街”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我们将继续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聚焦六大特色产业,凝心聚力,务实重干,为谱写新时代堂街发展新篇章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堂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新阳表示。

(本报记者 张鸿雨 通讯员 高鹏程)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张鸿雨摄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