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叶县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艾”“深耕”出大产业
村法律顾问成了村里“说事人”
党员干部带头干 为民服务办实事
田庄乡3天拆迁腾地15.6亩
乘风发展
让党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
千村堂:反哺家乡的“摇钱树”
接受红色教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5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村堂:反哺家乡的“摇钱树”

 

5月6日,在位于叶县常村镇的河南千村堂公司院内,村民李彩军等人正将货物装上两辆货车。“装满后将拉到连云港港口再运往韩国。”该公司董事长董必甫说。

货物中有艾产品和苍术、白芍等中药材,这些均是常村镇近年来随产业结构调整而种植的“土特产”。常村镇属叶县最为偏僻的山区乡镇之一,土地贫瘠,传统种植作物收成低,村民多外出务工增收,也曾是省重点扶贫开发乡镇。

常村镇的土地适宜中草药生长,艾草满山遍野,吸引了南阳等地的中草药商前来收购。到2018年,当地出现了20多家收购点。

依托这一特色优势,常村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民种植艾草,使种植面积很快扩大到上万亩。随着艾草产量不断增加,为避免“草贱伤农”,该镇千方百计寻找延长艾草种植产业链条的办法。

董必甫是常村镇瓦房庄人,1999年外出务工,从小就割山上的野艾草换钱。长大后,他在天津等地药材企业打工,积累了丰富经验,就自办企业收购加工药材,将产品销往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该镇领导的动员和支持下,尤其是看到家乡艾草产业的快速发展势头,怀着反哺乡亲的朴素感情,2019年,董必甫在常村镇废弃的烟站院内注册成立河南千村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村堂),当年就收购艾草上百吨,如今每年收购量在300吨以上。

有了千村堂这一支撑,常村镇的艾草面积到2020年就扩大到两万亩。常村镇尹湾等村还种有木瓜树,早已经到了挂果期,因没人收购,只得眼睁睁地看着木瓜烂掉。自千村堂成立后,木瓜也在这里换成了钱。当地山脚地头容易生长桑树丛,与庄稼争养分,村民每年都要将其刨根斩断后,或扔在沟里或当柴烧。桑树根剥皮后就成了桑白皮,千村堂大量收购,使农户又多了一个增收项目。此外,当地到处生长枳实,从前被村民当作杂草铲除,如今千村堂将枳实的收购价提到了每公斤50多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为实现当地中草药业的健康发展,千村堂流转村民200亩土地示范种植苍术、白芍等中草药,并在该公司院内辟出试验田,种植十几种中草药,每种药材标明产量和亩收益等,向乡亲们承诺提供种子及管理技术,并统一收购。在示范带动下,当地的白芍、苍术等中草药种植面积也逐步扩大,其中大毛庄村村集体流转土地200亩种植白芍。该药材4年成熟,每亩地保守收益在两万元以上。

千村堂将收购的中药材进行分拣、切片、粉碎、包装,然后按订单销往海外。尽管岗位技术不高,但是每道程序都需要人手。于是,一些村民就被招聘到了千村堂,不用出远门每月平均能拿到2000元以上。千村堂的出口产值逐年增大,2019年销售600多万元,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出口销售额仍增至1000万元,今年一季度出口销售额达到300多万元,同比增长30%以上。

随着产值的增加,千村堂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在增加,目前就业人数已经从当初的10人增加到40多人,千村堂每月的工资支出都在8万元以上。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常村镇制定了发展中草药小镇的蓝图。为助推规划早日实现,2020年,董必甫又注册成立河南千村堂食品有限公司,机器设备已经安装到位,正在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该企业以经营的中草药为原料生产系列营养食品,投产后第一年的产值就能达到300万元,既能延伸产业链条,又能增加20多人就业。“我就是要通过在家乡的土地上深耕产业,助推中草药产业做大做强,把千村堂培育成为乡亲们致富的‘摇钱树’!”他说。

(本报记者 杨沛洁)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